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7262|回复: 11

[吴风楚韵] 岳家拳线上教学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3

9217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中校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2206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21-1-16 11:54:4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岳家拳线上教学

黄冈新闻网
2小时前

1月4日,黄梅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岳家拳传承人、中国武术八段雷杰(前中)携儿子雷超,受邀在黄冈师院武术馆为中小学生录制一字拳、连环手等岳家拳教学视频,并在黄冈师院进行为期3天的讲学。同时,黄冈师院文学院(苏东坡学院)聘请他为传统文化(传统技艺)特聘教授。

(鄂东晚报记者 王慧 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1123

2万

主题

60万

帖子

77万

积分

超级版主

人在天涯ξ灵气袭人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775605

东湖元老勋章东湖服务奖章东湖水王勋章东湖精华勋章

IP属地:湖北省

发表于 湖北省 2021-1-16 15:07:20 | 显示全部楼层
知道了。
活着应该快乐,因为你会死很久。
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
如果你涉世未深,我会陪你看遍世间繁华;如果你历尽沧桑,我会带你坐十遍木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3

9217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中校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2206

IP属地:湖北省黄冈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黄冈市 2021-1-16 18:52:5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赤壁风情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向黄梅县文旅局捐赠黄梅戏电影《传灯》
发布日期:2021-01-15 11:19


近日,黄梅戏电影《传灯》剧组向黄梅县文旅局捐赠《传灯》电子数据、光盘及使用版权,无偿、永久授权黄梅县文旅局在黄梅县境内放映黄梅戏电影《传灯》。北京赤壁风情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段宗德、县文化和旅游局局长张贵球参加了捐赠活动。  

  由北京赤壁风情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投资拍摄的黄梅戏电影《传灯》是结合“黄梅戏”和“佛教祖师传说”两项黄梅县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拍摄的电影。为传承文化,宣传黄梅,回报家乡。出生于鄂东黄梅县的北京赤壁风情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段宗德先生担任出品人,投资1800万,用黄梅戏形式拍成佛教黄梅戏电影大片《传灯》。电影《传灯》,将再现黄梅禅宗四祖传五祖,五祖传六祖的传奇故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3

9217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中校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2206

IP属地:湖北省黄冈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黄冈市 2021-1-16 18:54:10 来自手机
东山脚下福果香
发布日期:2020-11-09 09:59
“‘源缘五祖’是我们五祖福果园红心火龙果的商标,打造中国原生态火龙果第一品牌,是五祖福果园的发展目标和方向”。11月7日上午,在黄梅县庆祝第二十一个记者节采风练兵活动、网络媒体乡村行活动走进五祖镇暨第四届黄梅火龙果采摘文化旅游节上,湖北大唐慧农生态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魏宜华在和我面对面交流时,谈起了他对自己产品的定位。



五祖福果园火龙果基地是湖北大唐慧农生态科技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是大型生态采摘旅游体验园。

现年52岁的魏宜华,是湖北省应城市人,柱着双拐,虽然行动不太方便,但他身残志坚, 是一个有着理想和追求以及顽强斗志的人。他把“南国”产品火龙果带到湖北黄梅,让它落地开花,并结出累累硕果,成为了黄梅旅游观光产业的知名品牌,他创造了奇迹,并铺开了当地41名贫困户就业的脱贫致富之路。

   认识魏宜华先生是缘分,第一次见到他时,我还是一名电视新闻记者。那是2016年3月,当时魏宜华先生在黄梅籍人士中外新闻社记者部主任兼湖北首席代表李思远和黄梅县委宣传部的招引下来黄梅考察,后在五祖镇政府内签约,当年底,湖北大唐慧农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

经过四年的发展,公司迅速成长,首期科研性示范种植占地260余亩已成功挂果,并于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连续举办了黄梅县四届火龙果采摘文化旅游节。特别是口感甜美的火龙果坚持原生态、树上熟、无公害、无残留,深受广大游客的好评。

2016年签约的时候,很多人替他担心,南国的产品——火龙果能不能在黄梅这个地方开花结果?其实,魏宜华当时来黄梅考察时,就地域文化、风土人情和地形、土质、气候、交通等作了大量调查研究,经过充分论证和反复权衡利弊,最后落脚五祖镇刘岳村一片“风水宝地”。

红心火龙果,聚高营养值、高附加值及高观赏性于一体。怕冷,怕旱、怕涝、怕虫害、怕鸟害,在恒温30℃之间才能开花、结果。因此,红心火龙果被称为“水果之王”。福果园创业时,魏宜华吃住在基地,每一个大棚的搭建,每一个沟渠的开挖,每一棵幼苗的栽种,他都事无巨细,件件过问,可谓在吃到甜蜜的火龙果前,吃尽了艰辛创业的苦头。天道酬勤,“基地种植+生态体验”这种生态种植新模式在黄梅大地“开花结果”。目前,大唐慧农已是我县3A农家乐,现正积极争创4A农家乐。

魏宜华致富不忘乡亲,造福桑梓。他在带领公司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积极投身产业扶贫、乡村振兴的同时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帮助弱势群体,帮残助残回报社会。通过流转土地、提供务工岗位等形式助力精准扶贫,有41户贫困户在生态产业园工作,每年发放务工人员工资200多万元。

展望未来,魏宜华信心满满,他表示,公司要突出农旅融合,因地制宜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后期将计划投资3亿元,对生态产业园扩规提档,改造升级,规模扩展到2000亩以上,项目配套建设园区管理处、生态阳光餐厅、果特商店、特色游乐项目等,打造以果特种植、体验观光为核心,以都市生态农业休闲、都市营销网络为支撑,集农业科技、农业观光、都市休闲、文化传承为一体的农旅融合生态产业园。

    我们期待着,魏宜华的五祖福果园就像他的红心火龙果那样红红火火!
支持 反对

来自
湖北
精华
3

9217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中校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2206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21-1-16 18:55:5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曲《黄梅恋》 带你走进大美黄梅
黄梅文旅 黄梅县文化旅游
    一曲黄梅吐芬芳,千年古县谱华章。美丽黄梅,独具风韵,惊艳于世;魅力黄梅,独树一帜,傲立鄂东。歌曲《黄梅恋》以优雅的风姿,带你走进黄梅。



     2020年9月,黄梅县文化和旅游局正式隆重推出黄梅文化旅游形象新歌《黄梅恋》,该曲由黎耀成作词、陈儒天作曲、韩可明配乐、刘菁演唱、武汉中视星华影视传媒有限责任公司制作。


    该歌词以独特的视角,釆用多种修辞手法,对黄梅县的外在美与内在美、阳刚美与阴柔美,进行了鸟瞰式的描写、经典式的演绎、立体式的展示、全景式的推介。旋律于舒缓中凸显优美,于流畅中洋溢真情,恰似露珠晶莹剔透,宛若清泉沁人心脾。《黄梅恋》可谓宣传推介黄梅文化旅游的一**名片。














    湖北省黄梅县因地处吴头楚尾,荆楚文化与吴越文化在此激荡交融,形成了独特的黄梅文化。黄梅人文底蕴深厚,自然环境优美。是黄梅戏发源地、禅宗发祥地、红十五军诞生地和国家级龙感湖自然保护区所在地,是全国闻名的武术之乡、楹联之乡、诗词之乡和挑花之乡。“黄梅戏”、“黄梅挑花”、“禅宗祖师传说”和“岳家拳”均入选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3

9217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中校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2206

IP属地:湖北省黄冈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黄冈市 2021-1-18 10:52:2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湖北多部门推动爱心消费助农

中工网
1小时前
中工网讯(记者张翀 通讯员谢文哲)日前,湖北省总工会、省农业农村厅、省财政厅、省扶贫办联合印发《关于深入推动职工爱心消费助农兴农、促进全省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的意见》,明确在2020年“职工爱心消费扶贫、助推全面迈入小康”活动基础上,2021年继续推动职工购买消费湖北省脱贫地区农副产品,持续发挥职工爱心消费助农兴农在促进乡村振兴中的助推作用。

《意见》指出,2021年,湖北省基层工会可在现行的职工集体福利支出限额标准基础上,按照每人不超过500元的标准,购买湖北省脱贫地区农副产品发放给职工。据悉,湖北省总工会本级将安排1亿元专项资金,用于补助基层工会采购脱贫地区农副产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3

9217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中校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2206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21-1-18 10:56:4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浠水县
浠水县清泉镇:古寺今何在 流水尚能西(跟着唐诗宋词去旅游)
添加时间 : 2021/1/18 9:10:56
  来源 : 人民日报
 


浠水县清泉镇向西流淌的浠水河。

周 猷摄(人民视觉)

浣溪沙

苏 轼(宋)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昔日蕲水,今谓浠水;昔日兰溪,今谓浠水河。而千年前苏轼探访的清泉寺,早已不复存在,但其所在地仍沿用旧名“清泉镇”。

1984年,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政府在古清泉寺旧址上修建了闻一多纪念馆,以纪念这位出生于浠水的爱国志士。不过,只要细心寻觅,在纪念馆的前门、后院,依然可见清泉寺的旧迹。馆前广场上,矗立着闻一多铜像,若走近铜像瞻仰,可要小心脚下。一块不及瓷砖大小的长方形井盖下,隐藏着清泉镇与清泉寺赖以得名的清泉井。井盖上刻有“清泉井”三字,并标注了其悠长的“年龄”。若蹲下身来,从井盖上的洞口向里凝望,可见深不可测的井水和井壁厚厚的青苔。据史料记载,唐朝贞元六年,佛教徒们选中此地建寺而掘井,见井水清澈而甘甜,取名“清泉井”。清泉井前方不远,有一处水池,名为“羲之墨沼”,相传为王羲之洗笔池。全国各地,王羲之“洗笔池”并不鲜见,书圣王羲之到底是否到过浠水已难考证,倒是苏轼自述《浣溪沙》写作背景的一段话,成为此处“羲之墨沼”的典故来源。苏轼写道:“寺在蕲水郭门外二里许。有王逸少洗笔泉,水极甘。”

宋代以来,清泉寺屡毁屡建,如今在纪念馆的后院中,只保留着一块白色大理石匾额,成为“清泉寺”最后的遗迹。县志记载,元末至正十一年,农民起义领袖徐寿辉率“红巾军”起义反元,驻兵蕲水。明洪武年间,清泉寺在原址复建,至清代遭火灾又受损毁,同治年间复建,但未恢复旧观。再后来,清泉寺做过学堂、仓库,最终坍塌。

沧海桑田,就连寺外风物,也早非昔时模样,唯有河水西流,一如往昔。

当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任黄州团练副使。虽有官衔,但仍是戴罪之身,薪水很少,就连维持日常生活都很困难。不得已,苏轼一家必须亲身耕种,才能勉强温饱。元丰五年春,苏轼到离黄州东南30里地的沙湖再买些田种,没想到看田回来后,便患上了左臂肿痛的病,一直难以治愈。幸亏蕲水县尉潘鲠向他推荐了蕲水名医庞安常,经庞安常治疗后,苏轼的症状大有好转,心情也大好,便与庞安常结伴同游清泉寺。

苏轼看到清泉寺外,兰溪之水可以西流的奇景,触景生情,写出了“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的千古名句。中国的地势特征是西高东低,所以“一江春水向东流”才是常态;而兰溪也就是浠水河流经此处时,发生了几次大转弯,因此在部分河段出现了“河水西流”的现象,今人看来并不神奇,但在诗人眼中,便触发了独特的人生感悟。在最失意时,却充满希望之光;在最坎坷时,却旷达超脱、随遇而安。难怪人们说,被贬黄州,是苏轼思想、文风的重要转折点。著名的《定风波》也是写于此时,从沙湖看田归来遇雨,旁人没带伞都觉得狼狈,只有苏轼漫步徐行,且吟且啸,快活自在:“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随着时间的流逝,一些古建筑也许早已消失不见,而诗人的精神,却历千年而不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3

9217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中校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2206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21-1-18 10:57:5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能人带动 添彩乡村振兴
添加时间 : 2021/1/18 9:48:27
作者 : 际洲 奥婵 俊伟   来源 : 黄冈日报
 
能人带动 添彩乡村振兴

——英山县陶家河乡乡贤能人带领村民抱团发展



徐观主种植的天麻喜获丰收

黄冈日报通讯员 际洲 奥婵 俊伟

乡贤能人是资源,更是优势。

近年来,英山县陶家河乡看准乡贤能人在助推乡村振兴中发挥的巨大作用,通过“能人效应”拉动区域经济,带动优势产业升级,群众从中尝到了甜头。

一个天麻种植大户,引领村民开辟致富新路

陶家河村11组村民徐观主今年72岁,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起,就开始种植天麻,如今已是当地有名的天麻种植大户。

他家房前屋后的土地里种满了天麻。随手挖出几个天麻,徐观主难掩喜悦之情:“别小看这几个土旮沓,市面上能卖一百多块哩。”因为种出的天麻品质好,每到天麻收获的季节,安徽、宜昌、罗田等周边省市客户纷纷上门收购。

陶家河乡属高山气候,家家户户有种药材的传统,种植天麻是许多村民的选择。但因天麻种子都是从周边山上挖的,村民们的收益时好时坏。

徐观主是个肯学爱钻不怕吃苦的人,他加入中国天麻协会,与全国“麻友”交流经验,经常外出学习,改良品种。

经过持续的摸索,他成功培育出更适合本地种植的新型天麻种子,亩产值最高可达7万元。

看到徐观主培育新天麻成功,周边村民纷纷上门讨教。徐观主毫不吝啬地为村民提供种子、讲解技术。

同村村民徐启文种植天麻年年歉收。在徐观主的帮助下,徐启文重燃信心,原本只种了两分地的他逐年增加种植面积,去年种了一亩天麻,收入5万余元。

现在,11组周边已有20余户村民发展天麻产业。村民们跟着徐观主不仅脱了贫,致富也有了新出路。

一次外出学习培训,带活一个特色产业村

陈剑锋是陶家河乡高家冲人,既是村里的财经委员,也是村里的老村医。

近日,笔者在高家冲村看到他的时候,这个皮肤黝黑的中年汉子正在基地里指挥村民除草。基地里种的是该村规模发展的新药材品种——石菖蒲。

2019年以前,高家冲家家户户都零散种有苍术,不成规模,村级集体经济一直处于“温饱有余,致富不足”的境地。

2019年,陈剑锋在一次外出学习培训中与湖北中医药集团结缘。他敏锐嗅到,如果集团能与村里共建,将是富民强村的好机会。

在陈剑锋的再三邀约下,湖北中医药集团到高家冲村实地考察,发现这里适合种植集团所需的石菖蒲。

石菖蒲喜阴喜水,原本生长在大山里、河沟边,如果大规模种植在田畈里,收成怎么样,效益怎么样?陈剑锋心里没有底,而大多数村民也持怀疑态度。

陈剑锋动员村“两委”,先在村集体试种。

2019年下半年,湖北中医药集团与高家冲村达成合作意向,集团保底价收购,干货每公斤80元。

村民一下子看到了希望,纷纷清理土地,300亩的石菖蒲基地应运而生。

陈剑锋算了笔经济账:“一亩石菖蒲毛收4000元,村里按照300元一亩的价格从村民手中流转土地,基地务工每天能得到120元到150元不等的工资,村民在山上采挖的野生石菖蒲苗子以及自种的石菖蒲都可以到基地变现,村集体有了收入来源,村民有了收入保障。”

如今,高家冲村的石菖蒲产业如火如荼,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到石菖蒲种植队伍中来。

一座厂房两种用途,让乡亲们在家门口有钱赚

2018年,英太寨村刘振畅响应号召回乡创业。经过走访调研,他发现家乡的名贵药材品种多、质量好,但都缺乏精深加工,村民没得到多少实惠。

深思熟虑后,他决定建设中药材精加工基地,解决山区药材生产、加工、销售问题。2018年10月,明畅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正式投产。

回乡办基地,刘振畅目的很明确,就是要让乡亲们在家门口有钱赚,能顾家、能脱贫。

当地药材采挖、加工集中在9月、10月、11月,这期间公司每天需要至少40余人务工,尽管公司开出的工资不低,却依然招工难,“乡亲们大多年初外出务工、过年才回,临时去找那么多人有点难。偌大的厂房只能用三个月,实属有点浪费。”

如何能够稳定务工人员,让公司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是刘振畅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2020年9月,一次偶然的机会,刘振畅在某电商平台发现,可代加工沙发套、椅子套,虽然利润不高,但设备简单、活儿简单,值得尝试。

就这样,药材加工厂房又多了一个身份——布艺代加工厂。

村民陈桂芳过去一直在基地从事药材加工,去年12月,加工完药材的她经过一个星期培训,又开始加工沙发套。

“药材加工按120元一天计算,沙发套、椅子套计件,两块的工资互不影响,还能无缝对接。”刘振畅坦言,新冠肺炎疫情后,很多外出务工人员会考虑就近工作,家门口能上班还能照顾老人孩子,吸引力很大。

从加工药材到加工布艺制品,公司业务得到了拓展,填补了药材生长期村民、公司的“空窗期”。更重要的是,村民成了“全年制”员工,一举实现了村民增收、企业发展的双赢。

冬日的陶家河,基地里、工厂里、田间地头处处洋溢着发展的气息。“乡党委政府营造干事创业良好环境,就能激活发展动能,培育‘能人效应’,释放‘能人红利’,乡村振兴的路子就能越走越宽。”陶家河乡党委书记徐涛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3

9217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中校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2206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21-1-18 10:59:1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录制节目展演
添加时间 : 2021/1/18 9:55:12
作者 : 曾宪华   来源 : 黄冈日报
 


黄冈日报讯(通讯员 曾宪华 )1月11日,罗田县胜利镇纸棚河村文艺宣传队录制方言小品《脱贫相亲》,参加全县优秀节目展演。该节目以脱贫攻坚为主线,讲述了驻村工作队帮助贫困户脱贫的生动故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3

9217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中校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2206

IP属地:湖北省黄冈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黄冈市 2021-1-18 12:07:5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黄石今年将新增改造城市绿地70公顷

黄石新闻网
2小时前
17日,记者在人民广场看到,园林工人正在利用晴好天气对园林绿地开展日常管护。今年,我市将继续定点建设口袋公园或街头游园以及新建城市公园,新增和改造城市绿地面积70公顷;实施园林绿化精细化管理,确保园林绿化植物保存率、园林设施完好率达到95%以上。

去年以来,市园林系统加强园林绿化精细化养护管理。开展城区遮挡交通信号灯、指示牌行道树专项修剪工作,先后在人民广场、迎宾大道、磁湖路等公园绿地补栽乔灌木5436余株;完成全市主、次干道行道树及公园、广场等绿地高大乔木涂白工作,累计涂白82286株;积极推进黄石现代有轨电车一期项目树木移植工程,共移植香樟、栾树、法桐和银杏等乔、灌木5806株,移植模纹4700余平方米;实施了公园、广场、绿地重要节点和迎宾线路提档升级改造工程;加强磁湖湖泊水面及岸线日常保洁,全年清理打捞湖面漂浮垃圾18吨、水葫芦及水草13吨,等等。

今年,市园林局将启动绿地规划编制,加强园林绿化精细化养护管理,对全市绿地花坛的缺失护栏统一集中安装;做好国家园林城市复查,续建智慧园林,指导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协调推进省第三届(荆门)园博会黄石园建设工作;加强磁湖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强化古树名木保护,提高全市园林绿化养护水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