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6843|回复: 11

[鄂东崛起] 数字乡村内容是什么,为什么要提倡数字乡村

[复制链接]
来自
江苏
精华
0

426

主题

427

帖子

648

积分

上士

Rank: 4

积分
648

IP属地:江苏省苏州市

发表于 江苏省苏州市 2021-1-20 18:10: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数字乡村是伴随网络化、信息化和数字化在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应用,以及农民现代信息技能的提高而内生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和转型进程,既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也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

那么数字乡村内容是什么呢?主要分为3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数字乡村建设确定初步进展到2020年,农村互联网普及提升,农村经济高速发展,“互联网+政务服务”加快向乡村延伸,网络扶贫行动纵深发展,信息化在美丽宜居乡村建设中的作用更加显著。。第二个阶段:数字乡村取得重要进展,城乡“数字鸿沟”明显缩小到2025年,农村流通服务更加便捷,乡村网络文化繁荣发展,乡村数字治理体系日趋完善。第三个阶段:数字乡村建设确定长足进展到2035年,城乡“数字鸿沟”大幅缩小,农民数字化素养明显提升,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基本实现。第四个阶段:全面建成数字乡村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数字乡村,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全面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互联网的普及缩小了城乡差距
我国地域辽阔,在以前城市之前通信都不方便,更别说是乡村了,而随着数字进入乡村,互联网的进一步普及,逐渐缩小了城乡之间的数字差距,为乡村的社会教育和发展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农民可以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到外面发生的事情,做到足不出户可知天下事,让乡村居民可以实施在在享受的网络配套服务,比如说网课以及线上医疗等。

数字经济的发展为乡村产业振兴提供平台
数字经济已经融入到我国经济社会各领域中,推动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因为互联网的存在,让我国农产品市场提供了不受时间和地域控制的“24小时”市场,长期以来对乡村的经济发展和农业产业收入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让农民可以更好的了解市场供求。

数字经济提高农业的能级和效率
数字经济让涉农产业重组产业组织系统,升级产业链条,提高农业的能级和效率,数字经济作为一种融合性的经济,依托数字技术和传统行业的融合,提高生产效率促进高质量发展。

数字乡村带给乡村和村民很多的积极意义,我们只有真正因地制宜的制定政策才能带动当地致富,让乡村振兴起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3

9217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中校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2206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21-1-21 02:52:0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湖北黄冈: 500千伏大吉变电站增容改造工程完工

城市热点资讯
6小时前
2021年1月15日12时50分,随着吉5021断路器的合上,吉1号主变一次送电成功,标志着500千伏大吉变电站变压器增容工程全部圆满完工。


500千伏大吉变电站1号主变增容改造工程投产送电。邓贝贝 摄

500千伏大吉变电站位于湖北黄冈市浠水县巴河镇大吉岭村,于2007年底正式投入运行,是黄冈市唯一的500千伏变电站。该站对提高黄冈电网的供电能力和供电可靠性起到重要作用。近年来,伴随黄冈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计划对大吉变电站原两组变压器进行增容改造,并新增一组新变压器。

2020年6月、7月先后完成了新增100万千伏安的3号变压器及原2号变压器由75万千伏安提升至100万千伏安增容改造工作。1号变压器改造作为大吉变电站改造的最后一项工程,是大吉变电站实现容量倍增的关键。该工程于2020年12月份开工,在将1号变压器由75万千伏安增容为100万千伏安后,旧的变压器将搬迁至荆门孱陵变电站利旧使用。

为确保工程顺利完工,国网湖北检修公司鄂东运维分部大吉运维站共产党服务队驻点现场,开展全过程安全质量管控,积极参与送电前生产准备及各项调试验收工作,安全高效完成了调试送电工作,全力打赢了2021年新年变电站增容工程第一战。

据悉,随着此次吉1号变压器的投入运行,大吉变电站总容量已达到300万千伏安,扩容后电力供应能力较改造前提升一倍。可有效提高湖北黄冈片区的供电可靠性,满足黄冈的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用电需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3

9217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中校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2206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21-1-21 02:53:3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唯一的北方赣语区,陕西为何有30多万人说江西话?

史事拾遗
原创
5小时前
关注
江西在国内并不算特别显眼的省份,除了革命历史外,很多人对江西也没有太多的印象。的确,在中东部诸多省份中江西是实力最弱的一个,现在的江西无论相对于其东部的江浙、还是西部的两湖,还是南北方的广东和安徽,实力都逊色一筹。

但是,这是19世纪后历史演化的结果,现在江西的发展速度也非常迅速,而且,如果要比较文化的话,江西比起这周边的几个省可是丝毫不逊色。有一个冷知识,可能大家会觉得有些意外:现在的湖南湖北,有1500多万人是说赣语的。


赣语分布区,江西省内除南部客家人地区,以及九江和上饶城区外,都用赣语,此外,两湖和安徽也有大片赣语区。

湖南湖北的实力现在确实比江西强不少,文化也比较强势,但是,还有一个事实:两湖地带大多数人,都是江西移民的后代!这源于明代和清代的两次江西填湖广,这两个省有很多江西人集中移民的地区,一直到现在说的都是赣语。赣语使用人口5500多万,在江西只占3000万,剩下的大部分都在两湖和安徽,因为在古代这些地区中,江西确实是最强势的。现在江西除去较为特殊的九江外,很少有500年内的移民后裔,皆为本乡本土的人民后裔,但两湖的人民,很多人祖籍都是江西,这也是“江西老表”的来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3

9217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中校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2206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21-1-21 02:55:0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除了中部地区外,其它地方也有江西话的方言岛。浙江西部,明末清初有大量来自江西南丰等地的移民到浙西南山区,导致至今不少村落说江西话;四川会东县的大桥区,明代随军入川的江西籍士兵也留下了赣语方言岛;此外贵州、台湾、广东等,也有少数的江西话方言岛。

而在这其中,有一个地方的赣语方言岛非常特殊!这就是陕西,在现在的陕西商洛地区,这个离江西很远的北方地区,也有赣方言分布(当地人称为蛮子腔),而且人数非常多,竟然有30-40万。


这个方言岛属于规模极大的了,而且也很少见,为什么呢?因为陕西属于北方地区,中国历史上从南往北的大规模移民确实不多,多为由北往南的移民,而且由于陕西属于官话区,移民一旦移到官话区就很容易被同化,那为何这里会形成规模如此庞大的赣方言地带呢?

先介绍历史,陕西的赣籍贯移民是在清朝过去的,而且,大部分并不是江西人。清朝乾嘉年间,伴随人口爆炸,很多地方人口压力极大,鄂东、皖西南地区的居民大规模移民陕西南部,而这些居民多为明代江西移民后裔,属于赣语区,当地人说的就是赣语。根据《商南县志》记载,全县人口从乾隆十七年(1752年)的5990余猛增至光绪三十年(1904年)的102299人,152年间人口翻了近20倍。

于是,赣语就二次传播到了陕西南部的山区,在官话区中弄了一个极为罕见的南方方言岛。


赣语人口的大致比例,其中江西本地人只占六成,这在南方方言中非常少见,其实也反映出古代江西文化对周边强大的辐射力

那他们的语言为什么没被同化呢?这是因为这一带本就是无人区,明清以前汉水上游地区的人 口主要集中在沿汉水及其支流的一连串小盆地中,广大的秦巴山地则荒无人烟,正是因为清代人口爆炸,导致很多人口填补了此处,而填补此处的正好又是赣语人口,于是这一带的赣方言成了强势方言,所以250多年里都保留的很好。也形成了唯一的大规模北方赣方言区。


赣语怀岳片,它与大通片、洞绥片和耒资片是赣语九个方言片中最特殊的四个:这四片方言完全不分布在江西,而是分布在江西的邻省,属于江西话外移后的变体,其中怀岳片通行于安徽的怀宁、岳西、潜山、太湖和望江、宿松、东至、石台、贵池的部分地区。而陕西赣语,便多属于这一片。

目前,在商洛市使用的方言主要包括两类,分别是主户话与客户话。主户话即本地话,使用者主要是当地土著居民和于较早前的明代移民至此的“大槐树人”;客户话是下湖话与广东话的合称,由清朝中前期湖广填四川的移民带来的,这其中下湖话的使用者称为下湖人,来自湖南省、江西省北部、安徽省南部等地;其中商南有不少人从皖南移民而来。如今,商南县人口不到23万,其中17万人说赣语,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一个赣语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3

9217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中校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2206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21-1-21 02:56:2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黄冈将再添一处游玩好场所,用地9000多平方米,分两期建设

回忆暖成风
原创
1小时前
关注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会更加的享受生活,闲暇时间出去逛逛的人越来越多,这时候公园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公园内环境好,有各种游玩设施,还有漫步通道,可以约上好友散散步,聊聊天。公园也成为人们买房考虑因素之一,所以我国各大城市对于公园的建设越来越重视,为人们提供休闲游玩的好场所。


湖北,位于我国华中地区,如今在快速发展当中。正因为湖北在快速发展建设当中,湖北的经济实力得到显著提升。经济得到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在不断提升当中,人们更加注重生活质量,所以湖北近些年对于一些民生项目的建设很重视,比如说公园,有多个公园在建设当中,为人们提供休闲游玩的好场所,提高人们生活质量,接下来就为大家介绍一座湖北黄冈当下正在建设的公园。


这座公园就是武穴市民生态公园,于2020年11月18日举行开工仪式,标志着该项目正式开工建设。武穴市民生态公园选址就在武穴市委原办公区,市委机关迁至城东行政中心,这里就空出来了,因此决定将这里建设成市民生态公园,为周围区域的人们提供一处游玩的好场所。


武穴市市民生态公园总用地面积9000多平方米,主要建设内容包括生态绿化景观、道路广场硬质铺装、景观小品及给排水、电力等附属设施。在市委原办公区建筑中,保留了老书记楼,因此建设内容还包括对老书记楼的修缮与加固。该项目总投资金额约为1300万元,分两期建设。


武穴市民生态公园的建设将进一步提升武穴市人居环境和城市品位,为周围区域的人们提供一处休闲游玩的好场所,同时改善周围的环境条件,进一步扩大绿化面积。待建成后将会带动周边区域相应商业圈的发展。所以大家是不是很期待武穴市民生态公园的建成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3

9217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中校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2206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21-1-21 02:57:3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高质量推动中西部城市圈发展的思路

中国网
01-16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日趋复杂。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与时俱进提升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战略抉择,也是塑造我国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抉择。构建新发展格局,要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更多依托国内市场,推动形成宏大顺畅的国内经济循环。在这一过程中,尤其需要进一步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取得积极进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3

9217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中校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2206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21-1-21 02:59:0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当前,我国东部和中西部地区发展的差距依然存在,中西部地区各城市之间的发展差距也依然存在。这是需要尽快破除的现实障碍,也是更好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实现东中西部地区协调发展,特别是以高质量建设城市圈带动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再上台阶,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一环。

实现中西部地区更好发展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然要求

构建新发展格局,需要东部发达地区继续发挥引领作用,也需要中西部地区破解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激发新的发展动力,使区域发展差距不断缩小、区域发展协调性不断增强。

中西部地区人口众多,消费增长潜力大。2019年,占全国人口总数约39%的东部地区居民消费额占到全国消费总额的比重约为50%,相比之下,中西部地区人口近5亿人,约占到全国人口总量的35%,但居民消费额占比仅为26%。随着区域发展差距逐步缩小,人口分布将是影响消费格局的主要因素,中西部地区居民的消费增长空间巨大,是内需增长的重要动力源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3

9217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中校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2206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21-1-21 03:00:3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中西部地区仍处于高速城镇化阶段。截至2019年,我国城镇化率超过60%。相较于东部地区,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城镇化率偏低,还有较大的上升空间。随着中西部地区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大规模的城市公共服务需求将被释放,这将带动数万亿元的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投资。

中西部地区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空间较大。2010年以来,中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变化以及其向高级化迈进的速度明显快于东部地区,特别是近几年中西部一些城市抓住数字经济发展机遇,以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发展亮点频现。但总体来看,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高级化程度与东部地区相比尚有较大差距,产业规模增长和结构调整依然有较大空间。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进程中,中西部地区将继续发挥承接产业梯度转移的重要作用,这是我国在传统产业领域持续保持竞争力的重要保障。

中西部地区中心城市辐射能力尚未充分发挥。现实地看,中西部地区中心城市(省会城市)的辐射带动力不足,是造成中西部地区内部发展不均衡的重要原因。大力发展城市圈、降低对中心城市的过度依赖,将有助于更好促进中心城市优质资源的向外辐射,推动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和均衡发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3

9217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中校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2206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21-1-21 03:01:5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加强城市圈建设是推动中西部地区发展的重要抓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发展水平、发展阶段的差距在客观上为产业在国内实现梯度转移创造了条件。需要看到,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发展的相对差距不断缩小,但绝对差距依然会长期存在。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过程中,这种差距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保持产业发展梯度、形成市场需求级差,从而为国内各类产业、不同市场主体提供需求侧的弹性和韧性。但同时,由于区域间城镇化、信息化,以及交通物流、教育科技等软硬件条件的差距明显,导致中西部地区的消费和投资需求未能得到充分挖掘和有效满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宏大顺畅国内经济循环的形成。

回顾以往的发展历程,中西部地区省会等中心城市不断发展,产生了强大的“虹吸效应”,这能在短期内快速聚集优势要素,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但同时也拉大了城市之间的发展差距,尤其是一些产业基础薄弱、区位优势不突出的三四线城市,表现出发展内生动力不足等问题。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客观规律是,中心城市占区域经济总量的比重会有一个先升后降的过程。随着中西部地区工业化不断推进、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以省会城市为代表的中心城市将从以“虹吸”为主转向以“辐射”为主,更大范围的城市圈将逐步替代单一的中心城市,成为中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载体。进入新发展阶段,我们需深刻研判中西部地区发展现状,积极借鉴国际经验,充分发挥城市圈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火车头”作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3

9217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中校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2206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21-1-21 03:03:2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是加大政策上的支持力度。加快探索推进在重庆、成都等有条件的西部城市设立全国性证券交易所和期货交易所;可考虑在中西部培育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全球领先的重大科学装置,培育国家创新中心城市;支持中西部地区中心城市举办国家级对外交流活动,打造对外开放新窗口。

二是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依托中心城市,深化“放管服”改革,破解行政区划对要素流动的制约,并稳步推进“郑洛西”城市圈、武汉城市圈建设,形成具有中西部特色的城市圈建设示范模式与路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