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3134|回复: 0

[今日黄州] 黄冈首条地下综合管廊冲刺最后两公里 闹市“挖地道” 深井“拼积木”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9238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少校

Rank: 8Rank: 8

积分
15092

IP属地:湖北省咸宁市

发表于 湖北省咸宁市 2021-1-21 16:36:3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城市地下工程,往往被称为城市的“良心”。建地下综合管廊,消灭空中“蜘蛛网”便是如此。然而,在建成区、闹市区连续开挖施工却并非易事。

在黄冈,建设者们“挖地道”“拼积木”建管廊,用大直径顶管设备长距离施工创业内先河,解决了闹市施工的难题。

眼下,黄冈城区首条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开始向最后两公里冲刺,地下“大动脉”建成启用指日可待。

“大块头”埋头苦干



车流不息的黄冈市城区三台河大桥西岸,蓝色施工围挡内异常忙碌。1月18日中午,围挡内12米多深的地下,一个“大块头”正在埋头苦干,向前掘进。

“这是地下管廊最后的两公里,近期我们的顶管机刚刚入地开动。”项目承建方、中建三局三公司黄冈综合管廊项目经理胡凯告诉记者。

黄冈城区地下综合管廊项目近期建设长度10.32公里,包括6条主线、1条支线,总投资16.5亿元。目前项目已完工8.3公里,建成后为黄冈市一条新的地下“大动脉”。

从工作井向下望去,只见一节巨大的水泥管横置在井内,这便是管廊的预制管节。其后端的10根巨大液压油缸,则是推动预制管节深入地底的“千斤顶”,每根推力200吨。此刻,“千斤顶”正伸出长长的铁臂,顶着预制管节在地下前进。连续拼接的管节最前端,则装着掘进设备,亦即作为“开路先锋”的顶管机。



这样前面“挖”,后面“顶”。向前推进一段,工人就再吊下一段管节“接力”,像拼积木一样拼成长长的巨型管道。胡凯介绍,顶管施工一天能推进7.5米到10米左右,实现管廊一次成型,相较于传统明挖法效率提高一倍。

“管节外直径4.8米,这个工程是目前全国最大直径的非开挖圆形顶管工程。”项目总工李文介绍说,这样建管廊速度快,耗费人工少,对周边环境影响也小。

走进这条行进的“巨龙”内部,即使设备仍然在运转之中,噪音依然在可承受范围之内。在地面,工人监控顶管设备、操纵吊车,地下两到三个人协助管节吊装,一套班组的施工人员不超过10人。

“黄冈市近期规划的管廊有一半左右是使用顶管施工,据测算,建设成本相比明挖施工减少1.5亿元左右。这还没算上明挖涉及到的征迁成本。”胡凯表示。

为老城区管廊建设“打样”



“以前以为修这么大的工程肯定会封路、开挖路面,原来是‘挖地道’施工。”住在黄冈城区东方广场对面的居民何爱玉说,她原本做好了以后绕路去广场跳舞的准备,没想到在不声不响之间,门前这段地下管廊就修好了。

在东方广场一侧的路边花坛内,有一个占地不到10平方米的“水泥框”。这是预留的管廊通风口。记者顺着竖梯爬下工作井,内部豁然开朗。

胡凯介绍,管廊每个掘进区间的两边都有工作井,前期是顶管机和管节的吊装通道,后期刚好留作管廊的工作井、设备井。

据介绍,东方广场这个2号工作井内部空间约为1400立方米,深度14.35米,相当于四层高的地下小楼。

“这里以后会安装通风和机电设备等,兼具逃生、通风、管线出线等多功能于一体。” 胡凯说。

在地下空间的一侧,工人们正在圆形管廊内安装管线的桥架。密密麻麻的热浸锌支架能高度防腐,后期管廊内还会装上干粉灭火器和视频监控设备等。届时,这些支架上将分类“躺着”通讯线缆、高压电缆,底部还有给水管和中水管。

黄冈地下综合管廊为PPP项目。社会投资方中建三局表示,10.32公里的近期规划段计划今年6月建成,届时将启动管线入廊和运营工作。

李文介绍,项目部通过建设黄冈管廊研发了一项专利技术、“城市综合管廊大直径泥水平衡圆形顶管施工”等两项施工工法,并启动了相关地方标准的制定工作。

中山大学教授、中美联合非开挖工程研究中心主任马保松曾参与黄冈地下综合管廊项目论证。对黄冈的地下管廊建设,马保松评价称其“避免了城市的二次征拆,为老城区、建成区的综合管廊建设积累了实践经验,十分有推广意义”。
16-36-05-005.jpg
16-36-02-002.jpg
16-35-59-059.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