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党员干部,只有自觉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才能站得稳、行得远,从严治党的政治自党、思想自党和行动自觉全面增强。 一是常怀敬畏之心。心有所畏,才能行有所止。所谓敬畏,是人类对待事物的一种态度。“敬”是严肃、认真的意思,“畏”指谨慎、不懈怠。知敬畏是党员干部必须具备的品德修养,一个人心存敬畏,就能按自然规律和道德准则行事,追求和谐与真善美,否则就可能肆无忌惮、随心所欲,甚至无法无天,知敬畏不仅是一种人生态度,也是一种行为准则,只有常存敬畏之心,才会时刻如履薄冰,自觉严格要求自己,保持正确人生航向,堂堂正正为人,踏踏实实做事,才能在工作、生活和自身修养上有所作为。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认真学习党章、党纪和国法,始终要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觉做讲纪律、守规矩的表率。 二是常存戒惧之意。心有所惧,才能行有所规。存戒惧,就是党员干部面对纷繁复杂的现实生活,要不断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牢记党的宗旨、党员职责、党纪国法,始终保持高度警觉和清醒头脑,常怀敬畏之心、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自觉抵制各种不良倾向,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通过学习教育,时刻警醒自己,自觉讲纪律守规矩存戒惧,勤勤恳恳干好工作,时刻保持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激情,以对组织、对家庭、对个人高度负责的态度干好每一件事,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在工作中,时刻对照党章以及道德修养和行为规范的标准,自我反省、自我检视,并经常用反面典型事例警示自己,使自己的言行遵规守矩,以实际行动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三是讲纪律、守规矩,必须心存底线。所谓底线,是人们对人、事、物所能普遍接受的最低限度、最低要求,守底线是党员干部修身正德、干事创业的必修课。底线愈牢,其行愈正,其志愈专。党员干部能否严守人生底线,是衡量个人党性修养、道德品质、纪律观念的标尺,作为党员干部,就是要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遵守党的组织纪律;要坚持走群众路线,为群众办实事;要守好工作纪律,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勤恳兢业;要坚守廉洁纪律,常怀律己之心,经得起各种诱惑;守住做人、做事、交友的底线,守住正确的人生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