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1
上士

- 积分
- 509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

楼主 |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21-1-25 19:43:5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山里王姓灭族惨案(3)
王姓灭族惨案发生于清朝末年光绪年间,此案正史没有记载,但本地七十岁以上老人都会讲述。
据说,清朝末年,王氏家族是当地一大势力,王家那时有1000多口人,在我们这山区也算一个大家族了。
那时我们这个小镇还没有公路,也没有现在这样繁华,那时不叫木鱼镇,而是叫木鱼坪,因木鱼河而得名。那时的神农架还是原始蛮荒状态,与外面的联系也只有一条林间小路沿着香溪河和兴山县昭君镇(过去叫高阳镇)相连,木鱼坪到昭君镇有60公里。
如果是现在的公路,开车也就一个小时。但在不通公路的当年,神农架虽然政治上属兴山县管辖,实际上是个山高皇帝远的地方。
王家因为人多势众,在当地成了一股官府都惹不起的势力。不但欺男霸女,当地方圆百里的良田也被他们霸占,很多农户成了他家佃农,都只有租种王家的田地过生活。
王家如果就这样霸占良田,当个地主,在当地也能过人上人的生活,也许神农架的历史将会被改写。
但清朝末年的大刀会传到了神农架,给王氏家族带来了灭顶之灾。
这一切都要从王氏家族中的三兄弟说起。
这三兄弟因从小读了几年私塾,并且跟一个武当山来的道人学了一身武艺,因此在当地称王称霸,无人敢惹。
当大刀会传到神农架,王氏兄弟终于按捺不住,动员所有年轻力壮的族人青年加入大刀会,并且当地很多乡亲也被他们裹挟加入了大刀会。当然,王家老大也就成了大刀会在神农架的头领。
大刀会是清代民间秘密结社团体之一。俗名“金钟罩”,也叫“仁义会”,是白莲教的一个支派。
纵观历史,宗教自古以来在中国农民起义过程中都起了不容忽视的作用。宗教无非是给普通人洗脑的一种仪式,人的本性是贪生怕死的,只有利用宗教给普通老百姓画饼,让普通人真的信了宗教,深信死后会升天堂,然后过上幸福的日子。
他们在神农架大山里拉起了1000多人的队伍,打出了“反清复明"的口号,一时声势浩大,威名远播,影响到了巴东,兴山,房县一带。
据说他们还在神农架酒壶坪搞了一个练兵场,王氏三兄弟亲自操练这些乡兵,不但教他们大刀拼杀技能,还教他们“金钟罩”,“铁布衫”,并且喝神水,画鬼符,号称“刀枪不入”。
经过一年训练,王氏三兄弟认为时机成熟。他们率领一千多乡兵先是攻占了兴山县的湘坪乡,在这里遇到本地地主武装的强烈抵抗。但地主武装毕竟不是正规军,不是这些来自大山的亡命之徒的对手,很快被打的稀里哗啦,四散而逃,当地的乡民跟着遭了殃。
王氏兄弟为了立威,在当地大开杀戒,杀害当地乡民男女老幼500多人,这些人流的血把香溪河水都染红了。王氏兄弟的队伍占领湘坪以后,紧接着攻打兴山县城高阳,想把这里占领,作为根据地,然后再攻打长江咽喉城市宜昌。
但想象很美好,现实很残酷,王氏兄弟很快踢到铁板上,他们没想到兴山县城的清兵已装备洋枪,清朝末年的清兵已装配有洋枪洋炮等现代化武器。
而王氏兄弟率领的乡兵除了大刀之外,最多装备有几支鸟枪,这些落后武器在清兵的洋枪面前肯定不是对手。
王氏兄弟率领的大刀队很快被清兵的洋枪队打得落花流水,伤亡惨重,1000多人的队伍很快折损大半。 不得已,王氏兄弟只得带领残部撤回到他们的木鱼坪的老巢,一个叫青天袍的地方。
这时,王氏兄弟的队伍跑得跑,降得降,只剩下100多人的本家子弟了。这时,王氏兄弟仍然不死心,继续和官府作对,还想东山再起。
据说,兴山县长派人来劝王家兄弟投降,但王家兄弟把劝降的人杀了,这样惹怒了兴山县长,他从宜昌申请调来了大量手持洋枪的清兵,来围剿王氏兄弟。
王氏兄弟带领的这些乌合之众当然不是对手,他们这时却昏了头走了一步臭棋,他们带领所有王家子弟和家眷共计三百多口人,躲进了深山中的一个山洞中。
这个山洞叫田家洞子,隐藏在一处半山之中,没有本地人带领,外地人一般找不到。
王家在当地横行霸道多年,欺压百姓,无恶不作,肯定很多冤家对头。
现在王家被官兵围剿,想找一个带路的人肯定不是难事。结果是王家三百多口人被官兵围困在田家洞子里面插翅难逃。
田家洞子地处半山之中,易守难攻。王家在洞中蓄备了大量物资,据说吃喝一年都没问题,清兵一时也拿王家毫无办法,但这时王家的一个仇家为官兵出了一个毒计:用火烧烟熏,不怕王家三百多口人不出来投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