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台社区位于宜昌中心城区,辖区面积1.2 平方公里,有常住居民2095户5118人,共划分了12个网格。辖区拥有川东鄂西最大的CBD商务中心,社区服务中心活动设施完善,街巷楼院绿化净化,居民生活舒适方便快捷。社区党委下设4个党支部,自管党员249名,下沉党员266名。 社区以人民为中心, “共建、共治、共享”为方向,全面探索党建引领社会治理新模式,提升居民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 一、抓实党建引领,形成社会治理新模式 1、推行“党建主导型业委会”,提升小区治理质效。气象台社区共有金丹花园、CBD、政法、气象台4个小区,业委会成立100%,小区党支部成立100%,金丹花园小区党支部书记、业委会主任实现“一肩挑”。4个小区业委会共24名成员,其中党员16名,占比67%。金丹花园小区业委会发挥党组织作用,由小区党员带头,筹资310万元对小区进行整体改造,气象台小区业委会筹资30万元对珍珠路59号院落进行改造,有效提升小区居民幸福指数。 2、搭建民主协商议事平台,推动共建共治共享。气象台小区属于老旧杂居小区,道路窄,人车流量大,通过召开居民协商议事会,合理规划布局,投资6万余元进行小区环境和道路改造,引入第三方管理公司,在小区内实施单向通行、过闸停车智能管理模式,打通了小区微循环。 3、做实党员干部下沉社区“双报到,双报告”工作,助力小区治理。结对联系社区4家机关事业单位。266名下沉党员到小区党支部报到,参与小区治理,主动认领岗位,开展政策宣讲、志愿服务、民主议事等工作。社区与4家结对单位分别签订年度《共建协议》,重点在提升社区建设、改善人居环境、丰富小区文化生活上下功夫。社区针对气象台小区因出店经营、道路拥挤、环境卫生等原因造成的人居环境差的问题,注重发挥结对单位职能职责和资源优势,与西陵区城市管理监察大队共同开展整治行动,让居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 4、探索“社区吹哨,部门报到”机制,破解社区治理难题。为解决CBD街区卫生环境等问题,社区依托街道,召集区城管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区环保局、区住建局、区商务局、鼓楼派出所、鼓楼交警中队等7个部门负责人在铁路坝美食一条街入口处集合,沿CBD中央大街实地察看了综合执法管理办公室及垃圾分类投放点、占道经营、油烟污染、污水外溢等5处突出问题点。最终,有效解决垃圾分类投放点、下水管网建设等问题,变“被动”为“主动”。 社区针对CBD商圈公共安全问题,积极作为,共投资4万余元,将CBD夜市摊位统一后移,在道路中央安装减速带,路边增设防撞石桩、U型铁护栏、交通安全宣传牌、限带标志等,确保夜市安全,交通顺畅。 二、抓实科技支撑,创新社会治理新手段 以科技为支撑,积极开展智慧小区建设,充分利用视频监控、人脸识别和烟感报警技术,以互联网为依托,形成信息有效交互,完善老旧小区技防基础,创新社会治理。 1、智慧烟感报警器建设。采用政府资金撬动社会资金的方式,优先为空巢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等困难家庭、特殊家庭免费安装烟感报警器。2020年7月,投资10万元,在金丹花园小区和珍珠路59号杂居小区共6处公共场所、180户家庭进行了安装,全面提升社区居民的防火意识。 2、人脸识别系统建设。为筑牢小区居民的安全防线,同时随时掌握重点人群的活动动态,实现常住人口、流动人口、暂住人员等信息管理,提高小区安全保障水平。社区结合实际,于2020年5月投资5.8万余元对珍珠路59号、61号、气象台58号3处杂居楼砌墙成院,安装人脸识别系统。同时,对疫情防控的常态化管理奠定了坚实基础。 3、雪亮工程摄像头建设。为有效解决偷盗等治安案件,震慑不法分子,社区共投资3.8万元,在CBD商圈、金丹花园、珍珠路59号等杂居小区安装视频监控55个,提高了社区技防水平。 三、抓实矛盾处理,维护社会稳定 社区落实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制度,深化“爱心家访多帮一”行动。CBD项目建设从2008年拆迁至今,社区工作人员积极引导,走正常法律程序进行维权,12年来未出现越级上访事件。居民罗某某,因城区公交站台、商业城建设、东湖家具城建设等资金问题与政府发生纠纷,社区深化“爱心家访多帮一”行动,实行节日必访,工作日必见,8年来从未到省、国家上访。社区依托群众基础,10年来实现了零上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