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小笼包 监利曾鹏 对于黄山炮团的官兵而言,想要体会江阴的一方风土,领略江南风情,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尝一尝当地特色小吃,小笼包。这些隐藏在市井街巷深处的美食,毫不掩饰江南本土的真性情。其独特的制作手法和鲜美的味道,特别容易引起大家的共鸣,哪怕我们大多是外乡人。
黄山炮团驻地距离市中心很近,徒步只需三十分钟。那时每逢星期天,几个不同连队的老乡相约在一起去江阴城里逛。转累了自然要在城里弄点什么经济实惠的吃食填饱肚子,小笼包就成了战友加老乡们的不二之选。
上世纪九十年代,我们战士一个月只有十八元津贴费,除去购买毛巾牙膏等等生活必需用品,能剩下的钱也没有几块。这还是不抽烟的战友才有可能省下,这省下的钱就是为了去尝尝小笼包。江阴最繁华的地段要数人民中路,那里有一座人民商场,商场旁边就是闻名遐迩的扬子江点心店,那里隐藏着江阴最为丰富的味道,汇集着让无数江阴人魂牵梦绕的美食。当然,在那个年代,经济实惠是首先要考虑的。这一点不论是老百姓还是战士都一样。
江阴小笼包,以皮薄汁鲜而闻名,是江阴传统名吃,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它用料讲究,制作精致,甜而不腻,非常适合江南人口味。秋冬时节,可在馅中加入熬熟的蟹黄油,即为著名的“蟹粉小笼”。据记载,清乾隆皇帝酷爱江南青山秀水,下江南巡游太湖时,就品尝了江阴的小笼包,从此江阴小笼包名传天下,至今不衰。
还记得我和黄虎第一次上街吃小笼包,我排队购票,黄虎默契地先进去抢占座位。记得那时的小笼包是一笼八个,共计花了一元八角。几笼热腾腾的包子上来,看着它像云雾般缭绕,若隐若现的肉馕散发着诱人的香气。我迫不及待夹起一个张嘴就咬。滋的一声,一股鲜、香、甜的汁水喷涌而出,烫的我怪叫一声,舌头上立马起了一个小泡,军装上也洒落了不少汤汁,满屋都飘散着浓浓的包子香味。我赶紧把包子放在盘子里,瞪大眼睛看看黄虎。黄虎毕竟是城市兵,见过大世面。他瞟了我一下,示意我先看看本地人如何吃。我眼睛一瞥,看到几个学生的小笼包刚好上桌,其中一个小女孩看见我的样子嘻嘻一笑,特意放慢了速度,一板一眼地向我们传授最地道的江阴小笼包的吃法。
原来由于汤汁丰盈,小笼包的吃法与众不同。先取一小碟倒入少许玫瑰香醋和嫩姜丝佐料,之后轻轻地夹起小笼包子移入浅碟,再在薄如蝉翼的包子皮上轻轻咬一小口,然后慢慢地吮吸其中热烫的汁液。一边吮吸一边品尝,香甜鲜美的滋味便在口腔中弥散开来。汤汁吸得差不多了,再将整个包子吞入口中慢慢咀嚼。这就是当地人总结出来的正宗吃法:轻轻提,慢慢移,先开窗,后吸汁。这样可避免汤汁喷溅烫伤口舌,才能在轻啜过程中享受其鲜美的味道,吃出小笼包的精髓。
小笼包的汤汁是用猪皮冻化开熬制的,鲜滑醇美,吸上一口汤汁,唇齿留香。再留一口用以浸润包裹肉馅的汤汁,使肉馅吃起来劲道弹牙、鲜爽多汁。香醋使面皮更加紧致,更能起到解腻的作用,酸甜交织的味道给味蕾带来双重的快感,再来上一碗三鲜馄饨,便是人间天上。鲜矣,美哉!
小笼包的吃法也需要文化塑造,夹起不皱皮,翻身不漏底,一口吮满卤,味鲜不油腻。一只小笼包形状小巧可爱,颜色晶莹剔透,俨然是一盘艺术品。带着烟雨江南梦里水乡的气息,美味滑过咽喉直达心底,温暖与满足感油然而生。回味无穷,让人流连忘返,意犹未尽,实在是江阴百姓餐桌和口腹中的妙趣。
小笼包,道不尽江南味道,藏匿在这个千年古城街头巷尾。它滋润着一代一代江阴人民和我们这些外乡人,也温暖着我们第二故乡的美好记忆。爱上一座城,固然是因为我们驻守在这里,也是因为这里有小笼包这样的美味。
走遍江阴城的每一个角落,不经意间就能发现小笼包的芳踪,由此可见江阴人对它的喜爱。风味独特的小笼包,包含着过往岁月的味道,守候着对生活的无限热爱。如今它不再只是江阴百姓的日常小吃,更多的是当地人民对传统的尊重,也体现了江阴人千百年来追求精致浪漫生活的情怀。平凡的小笼包,浸透了人生的滋味,稀释出浓浓的乡愁,承载了人生中美好的愿望,真可谓是一笼包子慰平生。
千年古城连接着古朴与现代。改革开放后,勤劳智慧的江阴人民发扬人心齐、民性刚、敢攀登、创一流的江阴精神,演绎了翻天覆地的历史巨变。江阴古城,写尽风流。
转业回到故乡湖北监利后,我总是对江阴念念不忘。无论走到哪里,只要一看到小笼包就想起了江阴,忆起那个洒满我们青春汗水的黄山炮团和那段无悔的岁月。那已融入我骨子里的江阴精神,总是激励我在新的环境中去奋斗。2015年,离开江阴部队近20年后战友聚会,我和战友特地寻味扬子江点心店,可惜小店早已流逝在沧桑的岁月里。庆幸的是,踏着青石板的雨巷,我们邂逅了一个小笼包店,又品尝到了曾经的味道。小店不大,却满载着我们最美好的青春记忆,经典的江南风味,经过时间沉淀一直延伸到今天,给包子注入了新的生命,带给劳作一天的人们无尽满足和享受。
小笼包的味道伴随我的脚步从他乡到故乡,从少年到壮年,流逝的岁月也无法带走这让人朝思暮想的江南特有的味道。它滋润了江阴人,也温柔了江阴人的时光,更滋养着无往不胜的炮团,我们不仅记住了这里的小笼包,也更加思念我们的第二故乡和在那片在沃土上生生不息的人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