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23日,黄冈市临空经济区揭牌成立,将立足鄂州花湖机场谋划临空产业,打造生产、生活、生态和谐共生的城市新区,争当鄂东高质量发展“排头兵”。
黄冈临空区城市“骨架”雏形初现。
按省委编委批复,中共黄冈市委临空经济区工作委员会与黄冈市临空经济区管理委员会合署办公,机构规格为正县级。黄冈市临空经济区规划发展面积约75平方公里,南至南湖路、西至长河、北到106国道沿线东侧、东抵巴河,距鄂州花湖机场直线距离7.5公里、10分钟车程。
黄冈市临空区前身是白潭湖片区。10年前,黄冈市委、市政府提出“东扩北进、跨河发展”战略。按照这一战略,白潭湖片区累计投入项目资金150多亿元,实现招商引资总投资额1000余亿元,实施亿元以上项目51个,一片郊野之地崛起一座产城融合生态新城。
黄冈临空区已拉开城市骨架。未来3年至5年,黄冈市临空区将打造成为鄂州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协同区、武汉都市圈现代服务业的重要聚集区、黄冈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的先行区以及黄冈临空智能制造中心、现代服务业中心、科创教育中心。
黄冈市委主要负责人表示,成立临空经济区有利于聚焦高端要素资源,开启黄冈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将极大助力黄冈在全省“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区域发展布局中实现更大作为,为湖北“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谱写新篇”作出更大贡献。黄冈临空经济区正式挂牌成立,这是我市从“遗爱湖”时代、“白潭湖时代”向“巴河时代”迈进的历史新起点,是收官“十三五” 开局“十四五”、强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交汇点。
白潭湖片区正式更名为黄冈临空经济区,白潭湖片区筹委会更名为黄冈临空经济区管委会。原白潭湖片区从2012年启动规划编制到3年大规模开发建设,从2014年底成立片区筹委会到4年滚动建设,前后历经8年,先后投入200多亿元,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生态环境持续优化,城市功能不断提升,已具备了良好的产业和人口聚集条件,发展活力正在不断彰显。
梦想凝聚人心,愿景催人奋进。十年前,市委、市政府提出“东扩北进、跨河发展”战略,原先的荒野之地上已建成了一座初具雏形的产城融合生态新城,一座水岸都市已经平底而起,一颗鄂东明珠正在熠熠发光。
当下,黄冈临空经济区正处于重要战略发展机遇期,区位优势叠加凸显、利好政策叠加释放、发展机遇叠加覆盖,黄冈将加快推进临空经济区高质量规划建设,力争取得重大进展、实现更大突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