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46290|回复: 11

刺史沉浮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41

主题

1268

帖子

1299

积分

少尉

Rank: 5Rank: 5

积分
1299

IP属地:湖北省

发表于 湖北省 2021-2-25 14:48: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刺史沉浮
  
   
   刺史,又称刺使,职官。“刺”是检核问事的意思,即监察之职。“史”为“御史”之意。
    秦朝制度,每郡设御史,任监察之职,称监御史,也称监郡御史。
    汉朝初期延用。如,文帝刘恒命丞相另派人员出刺各地,不常置。汉武帝废除各郡监察御史后,于公元前106年(汉武帝的元封五年)四月,分全国为青、兖、徐、豫、冀、荆、扬、幽、并、凉、益、交阯、朔方十三州(司隶部不在内),各州开始任命刺史一人。
    刺史制度在西汉中后期得到进一步发展,对维护皇权,澄清吏治,促使汉昭帝刘弗陵与汉宣帝刘询中兴汉室,起到了积极作用。
    到了汉成帝刘骜的绥和元年(前8)刺史改称州牧,权力进一步扩大,到了汉哀帝刘欣的建平二年(5)四月,丞相朱博上奏说:“按照汉朝旧例,设置部刺史,部刺史的工资待遇较低(年薪六百石粮食),但奖赏丰厚,前程远大,因此人人勉励立功,乐于进取。三年前撤销了刺史,改设州牧,官员品级待遇为真二千石(汉朝官员待遇,以三公为一万石,其下二到三品官员有中二千石、真二千石、二千石、比二千石。说明真二千石比二千石高),官位仅次于九卿,九卿有了空缺,就由州牧中名次靠前者增补。这样一来,州牧中才干平庸的人,只求苟且偷生。他们担心自己功劳褪色,就出现请客、送礼、跑官等邪恶的勾当,并且无法禁止。我请求撤销州牧,还和从前一样设置刺史。”哀帝采纳了。
    到了汉平帝刘衎的元始元年(公元1年)二月底,王莽收买人心之后,又想独断专行。他见姑妈王政君年老,厌倦处理政务,就暗示公卿上奏说:“以往根据官员的功绩和资历,按顺序逐阶提升到二千石。各州所举荐的茂材或有一技之长者被委任当官,但是大多数不称职,应该让他们都去见安汉公(王莽的爵位)。另外,王太后年事已高,不适应亲自过问这些小事。”这些上书的人让王政君太后下诏说:“从今以后,只有封爵的事才禀告我,其他事由安汉公和四辅处理。新任命的州牧、二千石以及茂材出身的官员,就直接引到安汉公官署回答所问的问题,安汉公考核过去官员的政绩、询问到任官员以后如何施政,了解他们是否能称职。”王政君的这道诏书,就是把所有的皇权交给了王莽。
    我们从以上史料能看出,王莽在平帝时代,又将州刺史改为州牧了,待遇在二千石官员之上。说明王莽让州牧的地位大大提高,至于当年王莽的州牧有没有行政权,我们不知道。但可以肯定,王莽之后的东汉,刺史就有了行政权,所以有了治所。所谓治所,就是地方行政机关所在地。从秦朝到汉武帝时代,刺史只有监察执法权,而没有行政权,至于在成帝的绥和元年(前8)刺史改称州牧,其职权是否变更,笔者从史籍中没有看出来,但肯定西汉从汉武帝刘彻设州刺史,到汉哀帝刘欣期间改刺史为州牧来看,仍然只有执监察与法权。
    如,公元前4年, 丞相王嘉感到时政严苛,看到郡国的太守和国相调动频繁,就上书哀帝说:“我听说圣王的成功,在于得到贤才的辅佐。孔子说:‘人才难得,难道不是这样吗!’因此,在选立诸侯的继承人时,只要其贤能、有一些像其父亲或祖先就可以了。虽然继任者不能完全和先辈一样,但天子可以为他选择良臣、任命贤卿去辅佐。他住在封国里,代代受到尊重,然后广大士民才会归附,因此教化得以推行,大治的功业也能得到建立。如今郡守的职权重于古代诸侯,过去总是精选贤才担任郡守,然而贤才难得,为了提拔可以胜任的人,并且在汉家历史上有起用囚犯的例子。如今郡守的职权重于古代诸侯,过去总是精选贤才担任郡守,然而贤才难得,为了提拔可以胜任的人,并且在汉家历史上有起用囚犯的例子。从前魏尚(?—前157,今陕西省咸阳兴平市人。汉文帝时曾担任云中郡太守)犯罪被关进监狱,汉文帝被冯唐的一席话感动,随后派冯唐持符节去赦免,让魏尚重新担任云中郡(治所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东北)太守。”我们从王嘉的奏章中,就能看出太守仍然是汉王朝第一级政府(相当现代省部级),州牧仍然管监察。
    新朝开国皇帝王莽的第一个年号始建国元年(8)四月,《资治通鉴》记载如下:
天下牧、守皆以前有翟义、赵明等作乱,领州郡,怀忠孝,封牧为男,守为附城。
以上原文的意思是说,王莽新朝全国州牧、郡守,都在翟义、赵朋等人起义前就去上任的人,因这些人忠于王莽,所以州牧都封为男爵,郡守都封为附城。
我们从以上史料来看,此时的州牧有了行政权,至于州政府所在地在何处?似乎成了历史之迷,如果按照东汉州治所来推测,肯定不准确。
所以说,西朝刺史制度,是对地方政府所实行的一种较为完备、系统的监察制度,有其产生、形成的历史过程。从武帝到汉哀帝之前,刺史只有监察执法权,而没有行政权,至于汉哀帝之后到王莽执政最后篡夺汉朝江山,刺史的性质最大变化,就是从刺史改名为州牧,由六百石待遇,跃升到中二千石的高官。如果说汉代六百石是五品官员,中二千石应该是二品大员。因此《中国历代职官辞典》对“刺史”词条解释说:“官名。刺史二字,刺为检举不法,史为皇帝所使。秦朝设刺史,监督各郡。汉武帝元封五年在全国十三部(州)设刺史,以六条监督郡国,而刺史的官阶远远低于郡守和国相,刺史的官俸为六百石,郡守和国相的官俸为二千石。成帝绥和元年改为州牧,哀帝又改名为刺史。东汉因之,灵帝时为提高地方长官权力,又改刺史为州牧,居郡守之上,掌一州的军政大权。三国魏晋南北朝,重要州、郡的刺史由都督兼任,权力更大。隋初雍州置牧,其余各州并置刺史,开皇三年罢郡,以州统县,刺史名存实亡。唐朝的节度使、观察使兼任驻地的州刺史,辖境内的各州刺史皆为其属官,刺史的职位渐轻。宋朝设知州,以朝臣担任,虽仍有刺史这种官名,仅是虚衔,并不赴任。(见《中国历代职官辞典》第41页。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
《中国历代职官辞典》对王莽时代的刺史解释虽然不准确,但基本反映了刺史沉浮的现状。其中所说的“以六条监督郡国”,是指汉武帝颁发给十三州刺史的六条诏书,又称“六条问事”。其内容规定了刺史的权力和职权范围。笔者收录如下:
一,强宗豪右,田宅逾制,以强凌弱,以众暴寡;
二,二千石不奉诏书遵承典制,倍公向私,旁诏守利,侵渔百姓,聚敛为奸;
三,二千石不恤疑狱,风厉杀人,怒则任刑,喜则淫赏,烦扰刻暴,剥截黎元,为百姓所疾,山崩石裂,訞祥讹言;
四,二千石选署不平,苟阿所爱,蔽贤宠顽;
五,二千石子弟恃怙荣势,请托所监;
六,二千石违公下比,阿附豪强,通行货赂,割损正令也。
笔者为何要费心写此文呢?因为有些自认为历史学识渊博的人,硬说西汉荆州治所在今湖北省荆州市城区,并搬出唐文宗李昂(809年11月20日―840年2月10日)时代的学者余知古(官至将仕郎守太子校书),说荆州治所在今湖北省荆州市城区是余知古说的。如果余知古真认为西汉荆州治所在今湖北省荆州市城区也是错的;说明荆州治所在唐朝的一些学者中,也在混淆。我希望这位自命不凡的先生看了此文之后,学会谦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1

26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少校

Rank: 8Rank: 8

积分
13402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21-2-26 14:52:1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博古论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0

主题

606

帖子

611

积分

上士

Rank: 4

积分
611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21-3-1 09:04:09 | 显示全部楼层
唐代雄才大略的汉武帝设置了十三州刺史部,其中九个刺史部沿用了禹贡九州的名字,荆州是其中之一。其任职官吏有时称刺史,有时称州牧。这刺史州牧有无治所?如有,又在何地?
    唐文宗李昂(809年11月20日―840年2月10日)时代的学者余知古(官至将仕郎守太子校书),回答了这个问题,他在《渚宫旧事》中说“ 初,汉置荆州,虽刺史乘传车,犹以江陵为治所”。楼主先生说他是错的,但没拿出一点依据。我认为余知古说的很可信,至少在没有更过硬的史料前是这样。为什么?
1、尚书禹贡说,“荆及衡阳惟荆州”,江陵位于荆山与衡山之中部,是荆州的中心位置。
2、楚国的地域很大部分在禹贡荆州的范围内,故楚国先称荆后改楚,楚国的都城很长时间在纪南。
3、秦朝设南郡,南郡的治所在江陵。
4、汉朝设荆州刺史部,那时的江陵是汉代的十大都市之一,也是汉代南郡治所,襄阳只是南郡北部的边县。荆州刺史或州牧住江陵理所当然。由于战争或动乱,荆州治所也有迁动,东汉从江陵迁治今湖南汉寿,汉末又从汉寿迁至襄阳,三国时期关羽又迁回江陵(在襄只有19年),基本上沿江陵南北移动。这个时期既有东吴的荆州(江陵),曹魏也保留了以南阳郡为主的荆州,治所在今河南新野,襄阳属之。
5、 西晋武帝司马炎时把曹魏荆州与东吴荆州合在一起,西晋荆州治所设在江陵,实现了三国一统。
6、 东晋十六国南北朝时期,荆州北部先后分置若干个荆州,荆州(襄阳)归属前秦,已与主体的传统荆州(江陵)没有关系。南朝宋齐梁陈均设荆州,治江陵。
7、 唐朝的中央政权以下的建制是中国历史上比较科学的,全唐分10——17个道,相当今天的省,开创了以东南西北方位词命省名的先河。全唐设300余个州,相当于今天的300多个地级市。荆州在唐朝的设置比较复杂。设有两个层级:一个是荆州总管府(荆州大都督府、荆州都督府、江陵郡都督府、荆南节度使),相当于今省级;另一个是300个州之一的荆州,相当于今荆州的级别和所辖面积,奠定了今荆州市的形态。两级治所均在江陵县。中唐后设江陵府,治江陵县。
8、五代十国时期,南平国(荆南国)都江陵,设荆南节度使江陵府。
9、 宋代设荆湖北路,相当省级,辖江陵府,路府两级治所均治江陵县。
10、元代设的省很大,省会在开封,下设中兴路,治江陵县。
11、 明朝设荆州府隶属湖广布政司,江陵县属之。
12、清朝设荆州府,江陵县属之。同时设荆州将军府,相当今大军区。
13、 新中国所设的荆州地区与唐代的荆州辖域、级别相近,治江陵。
    可以说,从古至今,荆州多是以江陵为治所,汉初也应该是,而且《渚宫旧事》中余知古说得很明白。
    一些地方多是拉长自己城市的历史,抬高地位。我们有些人说荆州的历史沿革详略不当,残缺不全,甚至曲解,胳膊往外拐。
希望有一部完整的准确的荆州通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41

主题

1268

帖子

1299

积分

少尉

Rank: 5Rank: 5

积分
1299

IP属地:湖北省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 2021-3-2 08:10:4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41

主题

1268

帖子

1299

积分

少尉

Rank: 5Rank: 5

积分
1299

IP属地:湖北省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 2021-3-2 08:15:09 | 显示全部楼层
牛MOWANG 发表于 2021-3-1 09:04
唐代雄才大略的汉武帝设置了十三州刺史部,其中九个刺史部沿用了禹贡九州的名字,荆州是其中之一。其任职官 ...

历史最可怕的是想当然。既然荆州在汉武帝时代不是一级行政政府,何来治所?治所是指地方政府机构所在地。西汉以郡为一级政府,不是州!请多看下内容。
到了汉平帝刘衎的元始元年(公元1年)二月底,王莽收买人心之后,又想独断专行。他见姑妈王政君年老,厌倦处理政务,就暗示公卿上奏说:“以往根据官员的功绩和资历,按顺序逐阶提升到二千石。各州所举荐的茂材或有一技之长者被委任当官,但是大多数不称职,应该让他们都去见安汉公(王莽的爵位)。另外,王太后年事已高,不适应亲自过问这些小事。”这些上书的人让王政君太后下诏说:“从今以后,只有封爵的事才禀告我,其他事由安汉公和四辅处理。新任命的州牧、二千石以及茂材出身的官员,就直接引到安汉公官署回答所问的问题,安汉公考核过去官员的政绩、询问到任官员以后如何施政,了解他们是否能称职。”王政君的这道诏书,就是把所有的皇权交给了王莽。
    我们从以上史料能看出,王莽在平帝时代,又将州刺史改为州牧了,待遇在二千石官员之上。说明王莽让州牧的地位大大提高,至于当年王莽在平帝的州牧有没有行政权,从州牧的地位来看,应该处于执政的初期阶段。但可以肯定,王莽篡夺皇位之后到东汉,刺史就有了相当现代省级行政权,所以有了治所。
   所谓治所,就是地方政府行政机关所在地。从秦朝到西汉晚期,刺史只有监察执法权,而没有行政权,至于在成帝的绥和元年(前8)将刺史改称州牧,其职权是否变更,笔者从史籍中没有看出来,但肯定西汉从汉武帝刘彻设州刺史,到汉哀帝刘欣期间改刺史为州牧来看,仍然只有监察与执法权而没有行政权。
    如,公元前4年, 丞相王嘉感到时政严苛,看到郡国的太守和国相调动频繁,就上书哀帝说:“我听说圣王的成功,在于得到贤才的辅佐。孔子说:‘人才难得,难道不是这样吗!’因此,在选立诸侯的继承人时,只要其贤能、有一些像其父亲或祖先就可以了。虽然继任者不能完全和先辈一样,但天子可以为他选择良臣、任命贤卿去辅佐。他住在封国里,代代受到尊重,然后广大士民才会归附,因此教化得以推行,大治的功业也能得到建立。如今郡守的职权重于古代诸侯,过去总是精选贤才担任郡守,然而贤才难得,为了提拔可以胜任的人,并且在汉家历史上有起用囚犯的例子。如今郡守的职权重于古代诸侯,过去总是精选贤才担任郡守,然而贤才难得,为了提拔可以胜任的人,并且在汉家历史上有起用囚犯的例子。从前魏尚(?—前157,今陕西省咸阳兴平市人。汉文帝时曾担任云中郡太守)犯罪被关进监狱,汉文帝被冯唐的一席话感动,随后派冯唐持符节去赦免,让魏尚重新担任云中郡(治所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东北)太守。”我们从王嘉的奏章中,就能看出太守仍然是汉王朝第一级政府(相当现代省部级),而不是州牧。
    新朝开国皇帝王莽的始建国元年(8)四月,《资治通鉴》记载如下:

天下牧、守皆以前有翟义、赵明等作乱,领州郡,怀忠孝,封牧为男,守为附城。

以上原文的意思是说,王莽新朝全国州牧、郡守,都在翟义、赵朋等人起义前就去上任的人,因这些人忠于王莽,所以王莽封都去上任的州牧为男爵,去上任的郡守都封为附城。
我们从以上史料来看,此时的州牧有了行政权,至于州政府所在地在何处?似乎成了历史之迷,如果按照东汉州治所来推测,肯定不准确。
所以说,西汉刺史制度,是对地方政府所实行的一种较为完备、系统的监察制度,有其产生、形成的历史过程。从武帝到汉哀帝之前,刺史只有监察执法权,而没有行政权,至于汉哀帝之后到王莽执政最后篡夺汉朝江山,刺史的性质最大变化,就是从刺史改名为州牧,由六百石待遇,跃升到中二千石的高官。如果说汉代六百石是五品官员,中二千石应该是二品大员。因此《中国历代职官辞典》对“刺史”词条解释说:“官名。刺史二字,刺为检举不法,史为皇帝所使。秦朝设刺史,监督各郡。汉武帝元封五年在全国十三部(州)设刺史,以六条监督郡国,而刺史的官阶远远低于郡守和国相,刺史的官俸为六百石,郡守和国相的官俸为二千石。成帝绥和元年改为州牧,哀帝又改名为刺史。东汉因之,灵帝时为提高地方长官权力,又改刺史为州牧,居郡守之上,掌一州的军政大权。三国魏晋南北朝,重要州、郡的刺史由都督兼任,权力更大。隋初雍州置牧,其余各州并置刺史,开皇三年罢郡,以州统县,刺史名存实亡。唐朝的节度使、观察使兼任驻地的州刺史,辖境内的各州刺史皆为其属官,刺史的职位渐轻。宋朝设知州,以朝臣担任,虽仍有刺史这种官名,仅是虚衔,并不赴任。(见《中国历代职官辞典》第41页。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0

主题

606

帖子

611

积分

上士

Rank: 4

积分
611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21-3-11 14:14:15 | 显示全部楼层
史学 发表于 2021-3-2 08:15
历史最可怕的是想当然。既然荆州在汉武帝时代不是一级行政政府,何来治所?治所是指地方政府机构所在地。 ...

请看《辞海》的“治所”条原文:旧称地方长官办事的处所。《汉书.朱博传》:“还诣治所”。颜师古注:“治所,刺史所止理事处”。
历史最可怕的是想当然,你就是在想当然,信口开河,翻来覆去用官吏名及其职责、奉禄来论说治所,否定唐人余知古所言,不着边际。
不再回复你的瞎说的东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41

主题

1268

帖子

1299

积分

少尉

Rank: 5Rank: 5

积分
1299

IP属地:湖北省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 2021-3-14 10:34:32 | 显示全部楼层
牛MOWANG 发表于 2021-3-11 14:14
请看《辞海》的“治所”条原文:旧称地方长官办事的处所。《汉书.朱博传》:“还诣治所”。颜师古注:“ ...

第一,《辞海》的“治所”条原文:旧称地方长官办事的处所。请问:西汉刺史是一级地方政府吗?既然不是郡以上的一级政府,怎么能称地方长官办事的处所?

第二,《汉书.朱博传》:“还诣治所”。颜师古注:“治所,刺史所止理事处”。颜师古发表此论时,他忽视了西汉政权结构,在公元二十五年,刺史就是郡级以上政府,所以颜师古的定论被你歪曲。要以历史事实说话,你能在西汉州中找到治所所在地吗?历史学家都不如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0

主题

229

帖子

392

积分

中士

Rank: 3Rank: 3

积分
392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21-3-15 10:33:0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要争了!
古今资料都显示,荆州刺史部不仅有治所,而且开初就在江陵。唐朝学者余知古(官至将仕郎守太子校书),在《渚宫旧事》中已经说得很清楚了:“初,汉置荆州,虽刺史乘传车,犹以江陵为治所”。为什么还以江陵为荆州刺史部治所?因为南郡的监郡御史就在江陵,荆州刺史部还设在南郡的江陵不足为奇。  今人罗亚蒙在《千古悠悠——何处说荆州》的作者(代表作《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大辞典》上下卷300万字,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在文中也说得很明白:秦灭楚后为江陵县治,始有城池,称“江陵城”。西汉武帝时荆州刺史治江陵,始称“荆州城”(见《人民日报》2000年12月09日第五版)。 大型辞书《辞海》对治所解释得很完整,说“治所”,旧称地方长官办事的处所。《汉书.朱博传》:“还诣治所”。颜师古注:“治所,刺史所止理事处”。颜师古的注解,说治所就是刺史的理事处,刺史是朝廷所派的地方长官之一,恰恰说明刺史有治所。颜师古是唐训诂学家,官至中书侍郎,作《汉书注》、《急救章注》及《匡谬正俗》等,考证文字,多所订正。他的话与余知古的话相互印证了荆州刺史部的治所在江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41

主题

1268

帖子

1299

积分

少尉

Rank: 5Rank: 5

积分
1299

IP属地:湖北省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 2021-3-16 08:22:14 | 显示全部楼层
西北湖的吃味 发表于 2021-3-15 10:33
不要争了!
古今资料都显示,荆州刺史部不仅有治所,而且开初就在江陵。唐朝学者余知古(官至将仕郎守太子 ...

请问余知咸算历史学家吗?要以正史说话。穿马甲我就不知道你要传播错误信息吗?西汉刺史只有六百石待遇,太守二千石待遇,请问州长的刺史比下级少一千四百石待遇吗?当时是郡县制,不是州郡制。东汉才是州郡县三级政府。试问,一个不是政府的中央派遣机构,能说有治所吗!治所是指有行政权的政府机关所在地,而不是指单独监察机关。搞清楚概念再发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0

主题

229

帖子

392

积分

中士

Rank: 3Rank: 3

积分
392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21-3-16 16:54:18 | 显示全部楼层
史学 发表于 2021-3-16 08:22
请问余知咸算历史学家吗?要以正史说话。穿马甲我就不知道你要传播错误信息吗?西汉刺史只有六百石待遇, ...

你批余知古,批颜师古,批罗亚蒙,就你正确,我看你是批疯了,找不着北。
一两本史书不能穷尽所有的历史,它上面没有写的就都不是历史?都不作数?历史工作就是要研究一些未知。你搞反了,尽在否定别人。
开初说的“治所”就是指刺史的理事处,就是单独监察机关。 把治所作有行政权的政府机关所在地解释,应该是后来的事。
不是所有监察官都比地方最高官员薪水高,现在也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