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3814|回复: 0

[今日黄州] 黄冈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2020年全市政务公开工作考评情况的通报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9238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少校

Rank: 8Rank: 8

积分
15092

IP属地:湖北省咸宁市

发表于 湖北省咸宁市 2021-4-21 14:43:2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龙感湖管理区、黄冈高新区管委会、黄冈市临空经济区管委会、白莲河示范区管委会,市直各单位:

根据市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开展2020年度全市政务公开工作考评的通知》(黄公开办函〔2020〕2号)要求,市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对10个县(市、区)人民政府和48个市直部门政务公开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考评。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一、考评结果

考评成绩优秀的县(市、区)政府:蕲春县、黄梅县、麻城市、红安县。

考评成绩优秀的市直单位:市城管执法委、市经信局、市住房公积金中心、市财政局、市应急管理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水利和湖泊局、市卫健委、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市文旅局。

龙感湖管理区、黄冈高新区管委会、黄冈市临空经济区管委会、白莲河示范区管委会纳入市直单位考评系列,市政府办公室、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参与考评,但不参与排名评优。

从考评情况看,各地各部门能够准确执行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公开促落实、促规范、促服务得到较好落实,用更高质量政务公开助力全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明显进展,我市2020年政务公开工作获全省第四名,被省政府办公厅表彰为优秀。各县(市、区)高效完成县级26个试点领域政务公开事项目录编制工作,设立政务公开专区,规范答复依申请公开事项,跟进打造特色专题,英山县疫情期间捐赠物资公示公开被《人民日报》刊发推广,基层政务公开工作水平明显提升。市直各部门规范设置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及时做好政策解读,高效办理12345热线和政府网站部门信箱公众来电来函,市政府办公室出台小区治理相关政策文件前广泛征求意见强化决策预公开;市卫健委持续做好公共卫生发展规划公开等,为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提供有力支撑。

二、存在的问题

(一)政策文件公开及解读还有待加强。部分单位政策文件公开率偏低,存在公开不及时、公开要素不全等问题;规范性文件征求意见稿公开尚未完全到位,邀请利益相关方、公众代表列席决策会议还需加大力度。部分单位政策文件解读“三同步”要求执行不严格,解读形式较单一,文字解读偏多,持续跟进解读较少,“一把手”带头解读需持续推进。

(二)年报和公开指南质量还有待提升。部分单位编制政府信息公开年报不严谨,格式不规范、表述内容泛化,未能展现本单位公开信息底数。部分单位政府信息公开指南未标注生成日期或年版,联系方式不详实,公开内容与新修订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相关规定有落差。

(三)公开平台建设管理还有待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建设管理滞后。部分单位未依托政府网站开设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已开设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存在空白栏目或内容更新不及时的情况。履行政务公开平台监管责任不到位。部分单位重建轻管,主办的政务新媒体成为“僵尸”“睡眠”账号;主管单位未按季度对政府网站(政务新媒体)进行抽查检查,推进政务新媒体清理整合备案力度不大。

三、下一步工作要求

(一)严格执行信息公开条例。坚持“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的原则,凡是能公开的一律主动公开,及时公开重大行政决策目录、政策文件、财政预决算、公共资源配置、重大建设项目批准和实施、社会公益事业建设、“两案”办理结果等。畅通依申请公开受理渠道,规范办理答复群众申请。及时编修公开指南,发布政府信息公开年报,确保规定动作执行到位。

(二)提高政策发布解读工作质量。聚焦政策文件的“立、改、废”三个重点环节,切实做好“宣、讲、馈”三项重点工作。执行好重大行政决策预公开,落实公开属性源头认定机制,推进会议开放,要按照政策文件解读“三同步”要求,同步送签政策解读资料和方案。密切关注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各方反映,及时对相关舆情和社会关注点、误解误读点进行回应,增进社会共识。

(三)深入推进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进一步加大基层政务公开工作力度,强化培训,全面提升政务公开意识和能力。继续推进基层政务公开事项标准目录编制发布与组织实施,依托政府网站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公开法定主动公开信息。进一步完善政务公开制度规范体系,规范政务公开工作流程,健全基层行政决策公众参与机制,建立政务公开评估指标体系。

(四)加强政府网站及政务新媒体监管。厘清政府网站主管主办责任,强化统筹规划、开办整合、安全管理、考核评价和督查问责,做好展现设计、内容发布、审核检查和传播推广等日常运行保障工作。坚持移动优先策略,推动政务新媒体提档升级,要压实基层政务新媒体监管责任和主办单位“建、管、营”主体责任,建立监管台账,定期开展政务新媒体检查,及时通报并督促整改到位。
                           
2021年4月 20 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