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4834|回复: 1

[今日黄州] 最大续航达千公里,格罗夫氢能商用车面世,湖北汽车走廊延伸到黄冈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9238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少校

Rank: 8Rank: 8

积分
15092

IP属地:湖北省咸宁市

发表于 湖北省咸宁市 2021-4-21 14:47:3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不在湖北“汽车走廊”上的黄冈市,近年来却频频收获汽车大单,继威马电动车落户黄冈并实现量产后,一家氢能商用车公司也落户黄冈。4月19日,位于黄冈的格罗夫氢能汽车有限公司,在上海国际车展上发布了其全新氢能商用车品牌中极氢能汽车,包括一款49吨氢燃料电池卡车和一款城市物流车。格罗夫还在车展上收获了3500台氢能重卡订单,中极氢能商用车由此开启了商业化发展格局,而黄冈市也顺势延伸了湖北汽车走廊的触角。

最大续航达千公里,格罗夫“氢”装上阵

“你看这个差不多两人高的大块头,是氢点混合动力车,最大续航里程可达1000公里,百公里耗氢量低于2公斤,车主基本不用发愁了。”4月19日上海车展上,格罗夫技术人员指着一辆黄色大卡车对极目新闻记者介绍,这是该公司首款量产氢燃料电池卡车,名为中极-天枢,车头重10吨,最大载重量39吨,在国家标准范围内,基本上达到了同类型卡车载重的极限,可用于大型矿山等应用环境。


上海车展上的格罗夫中极氢能汽车展台

“多拉、快跑、好省,简单说就这几个字。”格罗夫技术人员介绍,因为采用轻量化技术,其自重比同类型氢能汽车要轻,腾出的指标就加大了载重量。而且,由于使用了辅助动能技术,在上坡等需要加大动能的情况下,能轻松驾驶,而刹车时又自动回归到氢能状态。
卡车旁边个头稍小的,则是名为中极-天玑的氢能物流车,主要用于城际物流。

资料显示,格罗夫公司2019年研发成功首款氢能源高端SUV车型,一次加氢仅需3分钟到5分钟,续航里程超过1000公里。
“在全球气候变化和一次能源日益枯竭的背景下,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成为全球能源转型大势趋。氢能源作为洁净、高效的二次能源,是实现我国碳中和目标的重要工具,我国已将氢能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升为国家战略。”格罗夫氢能汽车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郝义国认为:“氢能汽车时代将催生新的世界级氢能汽车品牌。而中国凭借巨大的市场、人才和技术积累,有机会诞生世界级氢能汽车品牌企业。”

天眼查显示,格罗夫是一家专注氢能汽车的公司,也是国内拥有氢能产业专利公开量最多的整车企业。截至今年2月,格罗夫已申请专利1579项,其中发明专利648项。近两年,格罗夫一直稳居全国整车企业燃料电池领域专利公开量第一,在全球位列第二。

郝义国介绍,格罗夫未来计划在京津冀、珠三角、长三角等国家氢能汽车重点推广应用区域全面布局,打造产业链龙头企业的聚集效应,努力成为氢能汽车时代的全球引领性企业。

造车新势力不断进驻,黄冈打造新能源汽车“双星”

去年1月,首台黄冈造纯电动威马汽车在湖北星晖新能源智能汽车生产基地下线,该基地一期工程年产能可达15万辆。


格罗夫的两款氢能商用车

仅过了4个月,格罗夫氢能汽车产业园落户黄冈,项目总投资88.6亿元,拟建设氢能汽车整车、氢能电池、制氢基地等,计划3年内达到年产整车2万辆、6年内达到8万辆规模,使黄冈成为国内氢能产业强市。自此,黄冈从汽车产业空白市,一跃迈向新能源汽车的“双星之城”。

此次上海车展上,威马董事长沈晖表示,在智能电动汽车这条赛道上,全球化协作是主流,他们就跟各领域里面最强的资源,如百度、博世、宁德时代等企业全面合作,打造智能生态圈,并在智能化以及无人驾驶两大关键领域已投入超过200亿元,开启了SUV加轿车双线发展的战略,并初见成效。

有车评人士认为,威马在已有温州基地的情况下,又进驻黄冈,除了产品线的差异化布局外,显然也有借力武汉成熟汽车产业优势的考虑。

而郝义国更是直言不讳地表示,到黄冈是全产业链投资,除建设整车生产基地外,还将建设氢燃料电池生产、制氢工厂等项目,并布局加氢站、共享出行等基础设施。

记者了解到,黄冈曾与号称中国车谷的武汉经开区联合运营产业园,因而能引进车企,使黄冈填补汽车产业空白。

业内人士认为,国家连续出台政策鼓励开展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提出短期内建立氢能和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同时对电动汽车也有扶持。黄冈切入新能源汽车产业,抓住了难得的机遇,不仅延伸了湖北汽车产业走廊,也改善了湖北汽车产业的形态。
453748f7589accf2.png
42e137aa38c0870f.pn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9238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少校

Rank: 8Rank: 8

积分
15092

IP属地:湖北省咸宁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咸宁市 2021-4-23 10:25:3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据法国《世界报》网站3月27日报道,巨大的氢能源拖拉机在宽阔的厂房中缓慢移动着,突然加速然后又停了下来,让在场的官员们惊出一身冷汗。在驾驶室里,法国负责交通运输事务的部长级代表让-巴蒂斯特·杰巴里很满意自己的操控,也就此完成了对港口和机场设备制造商戈森公司的突访。在一小时之前,他还曾驾驶一辆氢能源汽车造访了贝尔福。他希望能拨款80万欧元(1欧元约合7.8元人民币——本网注)给莫布森公司以设计氢能源小型飞机。

在法国政府的公告中以及一些企业的声明中,氢能源被认为是未来交通出行的最佳解决方案。依靠一块燃料电池,氢能可以产生电能并排放出水。在轿车或卡车的使用方面,氢能比纯电电池更方便快捷:车辆是电动的,但只需要几分钟就能加满液化氢,就像燃油车加油一样。还有就是,其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可以通过电解的方式在任何地方从水中提取氢气,不过需要风能或电能产生的电力来支撑。氢能已然成为法国企业家、议员、各阶层政客及各界无所不谈的“芝麻开门”。也正因如此,法国最近在推出一些氢能交通运输项目,这些项目主要受到2020年9月出台的总额72亿欧元的氢能源十年规划所推动。

氢能项目备受青睐

报道称,仅仅在交通运输领域,法国交通部就列出了一个政府支持的、包含28个大型氢能源项目的名单。其中包括公共汽车、垃圾清运车、出租车或三轮送货车,还有法国阿尔斯通公司的氢能源火车。

这些项目数量众多,承载了一个双重希望:重振面临去工业化风险的地方产业,以及推动法国经济的去碳化。氢能今后将是企业员工或决策者在社会领域方面的一个梦寐以求的选择。直面涡轮机市场危机的通用电气贝尔福工厂的员工们就是此类状况。在罗德兹,为了挽救面临柴油车市场萎缩困境的博世工厂的部分就业机会,一个公认的解决办法就是“发展与氢能源有关的业务”。

不过,这种被认为是神奇解决办法的方案,往往在就业和工业项目方面缺乏细节介绍。

再来看看半农业、半工业的弗朗什-孔泰地区。这里的汽车产业园解决了数千个就业岗位,如今情况尚算可以,但未来将会面临交通运输去碳化的推动。杰巴里的走访,是从法国佛吉亚公司位于巴旺的一个汽车制造商研发中心开始的,该中心主要设计和测试卡车或公交车的燃料箱。

创造大量就业岗位

报道指出,一个氢能源工业体系在此处正在慢慢勾勒之中。佛吉亚公司还准备在不远处再建一个新工厂,以加大氢能源存储能力,预计可以创造1000个就业岗位。杰巴里指出:“通过使用氢能实现去碳化,到2030年有可能创造4万个就业岗位。在这里,你可以很具体地看到一个生态体系正在构建之中。”

在生态体系方面,整个勃艮第-弗朗什-孔泰大区被区政府推为“氢能之园”,该大区希望能够成为一个样板。该大区主要依托在氢能研究领域领先的贝尔福-蒙贝利亚尔技术大学。

新的“黄金乐园”、21世纪的“绿色黄金”……氢能源的发展路径似乎已完全规划好了。不过这也不是轻而易举之事,有很多相关的质疑,尤其是在交通运输的氢能使用方面。首先就是要具备足够的量来满足不同需求,而这种能源仍然稀少昂贵。如今,几乎所有的氢能都被认为是“灰色能源”:主要是在冶炼厂通过化石能源生产。因此,首先要用通过可再生能源或核能生产的氢能源去取代目前的氢能,然后再根据不同需求增加产量。

电解槽产业价值高

据报道,在72亿欧元的十年投资规划中,法国决定优先考虑氢能的工业化利用以便实现去碳化的目标,尤其是在冶炼厂和化肥生产方面。民众可能不太清楚,工业去碳化会迫使每年的氢能产量大幅提升:预计法国每年要消耗约90万吨“灰色”氢能。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法国的战略是投资电解槽产业研发,这是一种可以用电生产氢能的设备。法国锡亚咨询公司的夏洛特·德洛热里尔分析道:“这首先是一个关注上游产业的战略,随后再考虑下游链条。”法国政府相关部门解释说,交通运输使用氢能源是随后的事情。

国际能源机构资深人士塞德里克·菲利贝尔则警告说:“我的担心是人们想用氢能什么都做。”氢能的生产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其使用并不总是很高效。1升汽油所产生的能量相当于4升液化氢,这也令氢能源的使用显得成本高昂。

核心仍是成本问题

报道指出,结论就是,至少是在初期,去碳化的氢能总量太少,难以满足所有用途。法国未来10年的能源路线图中,重点是要大力发展风能和太阳能,但是并没有考虑氢能源的大规模生产。成本也将是核心问题:氢能的生产必须要有政府的大力扶持及欧盟范围内的去碳税惠政策,短期内这似乎难以实现。最后,有些技术难题也远未解决,尤其是氢能从产地到消费地点的运输问题。氢是一种很难大体量运输的气体:要压缩、液化或转变成氨,这在能源上来讲成本高昂,也需要特殊的设备。

然而面对上述原因,氢能也有一批狂热的拥趸。氢能推崇者、国民议会议员米歇尔·德尔蓬表示:“我绝对乐观,甚至是在交通运输领域使用氢能。计算一下电池的碳排放和环保方面的综合成本,我们就会发现氢能还是有竞争力的。现在的问题是如何通过电解槽的量产来降低生产成本。法国是能够实现的。就像当初戴高乐将军推动核能发展一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