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4
少尉
 
- 积分
- 1937
IP属地:湖北省十堰市
|
襄阳学者吴仕钊认为:周边的抢先发展会推进神农架文化旅游发展。
(Mysl讯)5月16日,襄阳著名社会学者吴仕钊在神农架生态文学采风活动交流发言时说:“保康县抢先发掘史诗性的文学作品《黑暗传》,对神农架也是一个推动。”
他在发言中进一步论述说,神农架人文资源丰富,拥有众多优美而古老的传说、古朴而神秘的民风民俗。自5000年人类文明以来,一直流传的中华民族先祖神农氏尝百草采药、开拓中华农业文明的传说,此地还有汉民族神话史诗《黑暗传》等非物质文化遗产,1000多年历史的川鄂古盐道、古代屯兵的遗迹和有浓郁地方色彩的民俗风情。其区域文化特色被视为亚洲少见的山地生态文化圈——鄂西原生态文化群落带。
《黑暗传》是一部在民间广为流传神话历史叙事诗,它采取多种口头与书面文本世代相传,作为“孝歌”“薅草锣鼓”由众多歌师在不同场合演唱,深受民众喜爱。它以盘古开天辟地结束混沌黑暗,人们崇敬的诸多文化英雄在原始洪荒时代艰难创世的一系列神话传说为叙述中心,包括“先天”“后天”“泡天”“治世”四大内容。《黑暗传》时空背景广阔、叙事结构宏大,内容古朴神奇,有力地激发人们对中华历史文化的认同感,是一部难得的民间文学精品。过去《黑暗传》流传于湖北、湖南、川东、陕南和江汉平原各县,由于时代的变迁,《黑暗传》逐渐退缩到像神农架这样的大山区,被封存在深山之中得以传承。
在神农架《黑暗传》主要分布在新华、阳日、松柏、大九湖、下谷坪等乡镇及神农架周边地区,如房县、保康、恩施,四川巫山、巫溪等地。有的唱本延续到各个朝代,有的人神名称见于古书记载,如盘古、女娲、伏羲、神农、轩辕、尧、舜、禹等,有的不见于记载,为世代相传的口头传说。《黑暗传》主要通过口传心授家族传承和手抄传承形式,或以师带徒的传承方式和自学传承。辅以社传和师传,这一流传了数百年的民间长歌,其传承谱系一代一代地传承至今。如今能唱全部《黑暗传》的老艺人已很少,能唱片段的老歌手也在逐年减少,而青年歌手中能唱《黑暗传》的呈逐年增加趋势。神农架林区党委、政府已将《黑暗传》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点项目加以保护。
生态文化,文化生态,虽然词汇字样的排列顺序不同,但它的内涵是既有联系也有区别的。前者是文化理念,是遵循;后者是文化形态,是遗迹也是现状,是生态文化理念保护的对象。《黑暗传》是神农架最为重要的文化生态之一。襄阳保康县抢先在进行专业方面的研究工作,这对神农架生态文学发展将会是一个促进作用。(青白组合采写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