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2739|回复: 0

以人为本的武汉“城市圈”才能携手“出圈”

[复制链接]
来自
北京
精华
0

9238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少校

Rank: 8Rank: 8

积分
15092

IP属地:北京市

发表于 北京市 2021-5-21 11:26:2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5月19日,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联席会第一次会议在武汉召开。极目新闻记者获悉,会议审议通过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实施意见。未来三年,武汉多条地铁将延伸至城市圈。(据5月19日极目新闻)

人需要朋友圈,城市当然也需要,以圈带群,共谋发展,已经是在世界范围内被证实的、卓有成效的城市发展路径。改变大城市资源过度集中,单打独斗的局面,增强城市之间的协同合作,是治疗大城市病的妙药良方,中心城市将非核心功能向周边中小城市拓展,缓解人口膨胀、交通拥挤、住房困难、环境污染等问题,而中小城市更能背靠大树,乘上东风,借助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培育自身的特色,促进城市功能的提升。积极联动,抱团发展,同气连枝,互相促进,支撑起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

武汉“1+8”城市圈从2002年提出发展概念,到2007年12月份获批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再到2014年2月,《武汉城市圈区域发展规划(2013-2020年)》获国家发改委批复;2016年12月1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复函支持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一路走来,步伐激昂而稳健,虽然与全国部分城市圈相比,仍存在许多差距,但是发展潜力肉眼可见,中部最大特色鲜明,呈现出宏图大展、未来可期的勃勃生机。

而这生机,不仅仅是写在纸上,谈在会上,更是目测会成为,城市圈每个普通人日常生活中可感可触的变化。以往,谈及城市圈发展,往往涉及到很多宏大的、规划性的命题,譬如城市产业分工、区域经济特色、发挥区位优势、营造创业创新氛围等等,而此次合作框架协议,除了谈及宏大目标、整体规划,更多地给出了洋溢着人间烟火气,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具体“福利”。

譬如,把武汉的地铁修到城市圈,显然就能进一步地缩短“圈内好友”之间的距离,跨城通勤的便利度会大大增加,一小时通勤圈和一日生活圈将成为触手可及的现实。而且,轨道交通带来的不仅仅是出行上的便利,更是一种现代化的气息,其中所承载的人与社会的信息交流、文化内涵、时尚科技元素,都会对城市造成直接的影响,凝聚不可复制的无形资产。以轨道交通作为城市圈内区域联系的纽带,必然能够改善居住环境,缩小城乡差距,优化城市空间,促进文化交流,对于每一个城市居民来说,都是值得翘首以待的好消息。

而社保卡将实现“一卡通”,政务服务事项“跨市通办”“一网通办”,更是体现了民之所忧.我之所想,民之所思、我之所行的服务意识。试想,如果真的能实现城市圈内事务通办,将会有多少百姓和企业受惠,能少跑多少路,少费多少事,节约多少时间,感受多少便利,这就是解决大家最渴望解决的事,办好大家最希望办好的事,以共建共享的发展理念,开放包容的治理机制,有力精细的举措,给城市圈内的追梦人,真正带来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保障和改善民生。所以,做好民生保障,抓好民心工程,大概是城市圈携手发展最美好的样子。这样的发展不是抽象的、遥远的、宏观的,而是切近的、可感的、有人情味的。房屋和道路只能形成景观,活生生的、各色各样的人方能构成城市。城市圈的发展,最终衡量的不是某些指标数据,多少座高楼大厦,多少资金投入等等,而是圈内每一个城市的人们,过着什么样的生活,交通是否足够便捷,环境是否足够美好,是否拥有均等的教育和医疗机会,彼此之间是否建立了更为紧密和强韧的纽带,是否以“城市圈居民”为自豪的身份标识,笑容是否一天比一天灿烂,奋斗是否越来越有奔头。

毋庸置疑,未来的城市发展必将快步进入城市圈时代,城市圈之间的竞争也会越来越激烈。武汉城市圈目前明显不处于“第一梯队”,但“居中”的区位优势,明晰的产业特色,日益勃发的创新活力,正在释放出强大的发展潜力。而这种“以人为本”的情怀,应该是我们牢牢攥住的一把“金钥匙”,让圈内的每一座城市,都能回归“人的城市”,都能成为“最美的故乡”,也让整个城市圈的协同发展,像人与人的携手合作一样,既能拧成一股绳,又能个性缤纷。各种共享资源,贴近生活,改善民生的措施和愿景,不妨来得更快更多,让整个城市圈洋溢着同气连枝,休戚与共的人情味,才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团结并进,动力不竭,一起携手“出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