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乡村文化 传承历史精典 鼎建佘楼王家堡纪略 李勋明 江汉民居是中华传统建筑文化的精华之一,其建筑设计和选址追求房屋与天、地、人和谐相与,故很多老屋场人宅相扶,千年人气不衰,旺丁旺财,传之久远。 由于封建社会匪盗严重,古民居通风和采光不足(现代可加开窗户)而被现实忽视和抛弃,派生出无数短命和怪异建筑。为了不让老祖宗为我们留下的这笔丰厚的文化遗产失传,二十多年来,我们对荆门境内及周边县市的一些有价值的古建和民居进行了实地勘测绘图,编入《江汉北部古建民居勘测设计图集》,以备后人研究采用。 漳河镇佘楼村佘楼古民居有其独特的建筑文化和历史,2019年本人和友人王道新先生去现场实地查看后,王先生有意愿恢复这栋本土民居精典,因时机不成熟,王先生只好在其东500米外另行征地兴建,前后历时三年功成。因该项目为王道新先生投资,故本人推荐命名为“佘楼王家堡”。现将其建筑和文化内涵简述如下: 一、建筑选址与设计:佘楼王家堡选址于荆门城西龟山南麓,坐西北向东南(坐庚戌向甲辰),背倚龟山来脉,前对龟湖回头岭,左环青龙埂,右抱白虎包,龟湖聚于水口,岗岭拱于明堂。建筑设计以恢复古佘家楼子为宗旨,重建了佘楼古宅中轴五楹三进四合院,大小房屋78间(含地下室),占地面积910平米。 二、 文化内涵 : 1、室内文化布置:书法绘画布置均采用《荆门直隶州志》中的诗文进行创作,70余幅书画作品均出自于本土名家。厅堂匾额采用荆门古郡县名,如大门匾“长林”,寓栋材连云,人才辈出。二门匾“武宁”,寓和平安泰(因佘楼产生过一位武举佘学成,寓天下太平,永无干戈,国安则宅安)。三门匾“远安”,远至迩安,长发其祥。“当阳” 匾,因斯宅坐西向东,正当阳地,寓永接祥瑞之气……,把这些荆门古郡县名引伸用于该宅匾牌名,不仅升华了该建筑的文化内涵,又传承了本土历史文化。 2、室外文化布置:于宅左30米外青龙埂设九龙石雕配华夏第一书郭店楚简“太一生水”组合,寓琴棋书画中的书。于宅右白虎方30米外设楚棋墙,刻沙洋县战国左冢出土文物棋局,寓琴棋书画中的棋,楚简太一生水,博大精深。楚棋法天象地,包罗万象。把郭店楚简和楚棋这两件荆门重要本土文物景观化,会有效提升后续文物价值打造。 三、环境改造: 1、于正门前设长9.6米×宽2.3米案山石一块,代替照壁,以弥补明堂朝山偏低。 2、于左前方填长30米×高5米青龙埂,环抱宅笫,以弥补左青龙山环抱不足。 3、于宅前案山石下安放十二生肖石雕,以升扶门前地理场气。 4、扩充宅前美人晒脸水塘面积约400平米,以平衡阴阳。 5、新辟宅前入口通道,使道路由低向高进入宅前广场。 [size=0.83em]01.jpg (187.72 KB, 下载次数: 72)
下载附件 [url=]保存到相册[/url]
[color=rgb(153, 153, 153) !important]2022-7-16 12:18 上传
奉案山石文 荆山郁郁,汉水洋洋。龟湖之畔,卜地造房。赫赫泰石,千里来降。 卓立为案,和谐阴阳。关锁门户,升扶明堂。笃生乔木,肇兴稼穑。 金声玉振,雷电合章。灵应万古,长发其祥。 壬寅年仲夏山主王道新奉立。
大门匾额:长林 --大树云连 荆门古郡县名(慕弘书),寓栋才连云,人才辈出。
联:来客皆为圣贤士 入门便是堡笫人 (李勋明撰)
前厅正立面大匾:筚路蓝缕(王道新书)
二进匾额:王家堡(王道新书)
二进门额:武宁 --寓国泰民安 荆门古郡县名 (黄文泉书) 联1:龟山擢秀栖龙凤 堡地凝晖隐鹤麟(李勋明撰 慕弘书) 联2:佘楼科甲遗风远 王府诗书继世长(九龙山人撰 黄文泉书) 根据遗留碑记,佘学成为咸丰二年荆门武举,生于清道光元年(1821年),其人身材魁梧,武术过人,行侠仗义,又善医术,闻名乡里。佘学成于清咸丰二年壬子(1852年)31岁时科考,中武举人。其叔父佘维海为庠生。同治版《荆门直隶州志·选举志叙》篇亦记“佘学成, 咸丰二年(1852年)武举”,佘学成为清咸丰荆门武举人。
三进中堂匾额:“远安”寓远至迩安 荆门古郡县名(潘丹良书)
联:一阁独斑斓 画栋雕梁映王堡
百年重结构 清风明月满佘楼 (熊虎撰 潘丹良书 )
“当阳”寓正当阳地 荆门古郡县名(焦志云书) 佘楼王家堡坐西向东,正当阳地,接纳祥瑞之气。
佘楼设计效果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