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信念 不负时代 ——影片《柳青》观后有感 电影《柳青》聚焦作家柳青扎根农村十四年的生活实践,还原了《创业史》这部小说背后的故事。柳青同志当的了我党高级干部,也能深入草堂当的了普通农民。任何时代都需要柳青这样坚守信念、艰苦奋斗的先进人物。 《创业史》被称为“经典性的史诗之作”,如果没有对文艺工作崇高的信念坚守,柳青是写不出这般高质量的文艺作品。他的信念坚守体现在对作品的一次次自我否定,是一次次面对外界的催逼,依然不敷衍,坚持“要想写作,就要先生活”的创作态度,严格要求自己。初心已定,岂能弃焉。 一代人都有一代人的使命,敢于担当是时代的要求。对于柳青而言,贯彻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扎实写出一部能够反应时代特色的高品质小说作品是包括他在内的文艺界的使命。当他锁定中国农村农业生产合作化这个方向时,他心里清楚城市的优质生活必然要舍弃。柳青坚信“要想塑造英雄人物,就要先塑造自己”,既然选择了就要坚持到底,艰苦又算得了什么,剃掉时髦的发型,脱掉文艺的背带裤转而穿上粗布衣褂子,抽起旱烟袋,在他看来只有有了农民的样子,才能站到农民中间去。 柳青对文艺创作工作那份执着和坚守,是对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的扎实贯彻和落实,是每一时期文化艺术工作的精神楷模。当今时代,我们的生活条件好多了,可我们肩上的使命不能丢,我们的信念和艰苦奋斗的精神一定不能输。 (旬阳县委党校 刘昌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