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3426|回复: 0

[今日黄州] 黄冈强力推进工业强市、加快产业兴市“双升级”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9238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少校

Rank: 8Rank: 8

积分
15092

IP属地:湖北省咸宁市

发表于 湖北省咸宁市 2021-6-30 11:30:4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声声号子急,发展战犹酣。

6月18日,我市举行6月份招商项目集中签约暨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

18个总投资118.4亿元的高质量发展项目签约,主要涉及装备制造、新材料、汽车及零配件、电子信息、仓储物流等产业;

26个总投资69.8亿元的优势产业项目开工建设,其中先进制造业项目14个,总投资42亿元……

风雷动,旌旗奋,起宏图。全市上下正大力弘扬黄冈革命老区精神,瞄准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精准发力,不做表面文章、不搞“花拳绣腿”,一家家大企业纷纷落户,一个个大项目有序推进,如同一个个扣人心弦的音符,奏响“工业强市、产业兴市”的最强音。



精妙布局 罗盘前行引领



黄冈产业优势在哪里?

各区域怎样错位发展、协同发展?

6月18日,市发改委正式发布我市首部产业地图。

产业布局“一图”了然——

产业地图立足空间和产业两个维度,空间维度展现“总体布局”,在全市层面将加快构建“一核引领、两带协同、三圈支撑、全域发展”空间发展布局。“一核引领”即位于市区的黄冈经济核心引擎区;“两带协同”即沿长江经济带、环大别山经济带;“三圈支撑”即黄团浠一体化经济圈、麻红罗英协作经济圈和武蕲黄龙协作经济圈。

产业维度,确定以“863”为主导的产业框架体系。具体包括:食品饮料、纺织服装、医药化工、建筑建材、智能家居、中医药康养、商贸物流、文化旅游等8个支柱产业,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环保节能、电子信息等6个新兴产业,人工智能、生物育种、氢能与储能等3个未来产业。

产业地图突出梳理“三类资源”,即企业资源、创新资源和区域资源,包括全市产业总体布局图、各县市区重点产业布局图、重点产业承载地图、产业热力图、产业规划图等43张产业地图,是未来产业发展的布局图和作战图。

目标指引方向,战略统领大局。

这套产业地图,将成为我市前行的重要罗盘,有利于加强我市产业布局统筹,推动产业和区域有序发展、错位竞争,促进各县市区和重点区域聚焦主导产业,为我市迈向高质量发展提供行动指引和动态导航。

市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屈凯军表示,产业地图是政府的“指挥图”,是企业的“引导图”,也是公众的“全景图”,下一步将强化这部地图的运用,使其真正成为投资创业的得力助手。

精妙布局下,发展新动能正在酝酿;目标指引下,产业崛起指日可待。

转型升级 培植优势集群



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工业经济发展的潜力所在。

聚焦破冰突围,我市在着力推进企业转型升级、培植产业集群这盘大棋上谋势、做“眼”。

市委书记张家胜提出,要坚持一手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传统产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朝着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一手抓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催生更多细分领域“小巨人”“隐形冠军”和行业龙头企业,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产业集群。

“目前,我们正按照‘7755’的工作要求,实施‘技改提能、制造焕新’行动,加快推进以智能化升级、集群化发展、服务化延伸、绿色化转型、安全化管控为重点的新一轮技术改造,推动企业生产换线、机器换人、设备换芯,构建发展新优势。”市经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威说。

引导企业技改升级,“老树发新芽”——

出台《黄冈市新一轮技术改造三年行动方案》,从今年起,用3年左右时间,推动全市先进制造业和优势传统产业实施新一轮技术改造,力争到2023年,工业技改投资年均增长10%以上,完成规上企业技改面达80%以上,技改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达到40%以上。

建立《2021年市本级技术改造项目库》,实施一月一调度,持续跟踪项目库中的技改项目,积极帮助技改项目协调化解投产达效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力争各技改项目早投产、早达效。

目前,美格新能源总投资5000万元的移动能源黄冈生产基地项目、伊利乳业总投资7300万元的年产10000吨低温巴氏鲜奶智能化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索菲亚总投资7000万元的喷漆车间智能化技术升级改造项目正有序推进。

“公司2021年新一轮技术改造工作正在有序进行,今年计划投资超过3亿元,建设5万平方米厂房,覆盖了研发、生产、装配、检测等功能,并且同步进行数字化智能工厂建设。”科峰公司总经理吴俊峰说。

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新树深扎根”——

截至目前,我市省级制造业细分领域隐形冠军企业74家,其中示范企业10家、科技“小巨人”企业13家、培育企业51家;省级“两化”融合示范企业95家,市级“两化”融合示范企业41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6家,其中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1家。

“我们将大力实施企业培育行动,力争到2023年,培育‘隐形冠军’示范企业达到15家以上,‘隐形冠军’、科技‘小巨人’企业和培育企业达到100家以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到15家以上。”市科技局负责人表示。

“我们将把技改工作抓紧抓实,全面精准对接中央和省加大传统产业技改、发展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新基建等投入政策,争取更多项目和投资。”黄梅县相关负责人表示。

好木方成林。我市正坚定不移培植“工业树”,通过政策的创新与落实,大力培育和引进一大批符合绿色发展、产业链需求的中小企业,伸展工业“枝叶”,繁茂工业之“林”。

强链补链 完善产业体系



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产业链的牵引。

6月2日,我市发布《黄冈市先进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链长制实施方案》,聚力链条升级,有针对性延链补链强链,培育壮大产业集群规模,推动现代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提升、向产业链两端延展、向高技术环节延伸。

根据《方案》,我市将以食品饮料、医药化工(含中医药)、建筑建材、装备制造(含汽车)、纺织服装、电子信息、新材料、智能家居(含智能家电)等八大产业为重点,统筹推进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到2025年,形成3条千亿产业链,培育10家产值过百亿元的龙头企业,规上工业总产值达到4000亿元,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我市产业由“粗”向“精”,由“散”向“聚”转变。

“我们将围绕建链、强链、补链,充分发挥自身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与武汉、鄂州、黄石形成正向竞争和错位发展,重点发展临空智能制造、临空农业及食品加工、航空物流仓储和现代服务业等,构建个性鲜明、富有活力的产业生态圈和特色产业集群。”市临空经济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胡广说。

黄冈产业园管委会主任段汉国表示,在产业规划方面,园区将重点围绕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主导产业来建链、延链、补链、强链。

“我们一是发挥威马汽车行业领先带动作用,优先发展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及新能源装备产业,依托星晖汽车的带动作用,积极完善和培育新能源汽车配套厂商落户园区,做大做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二是依托科峰公司行业领先地位,培育壮大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段汉国介绍。目前,园区已聚集装备制造产业项目10余个,在船舶、核心零部件、智能家居等领域形成一定发展基础。

“公司将继续加大企业固定资产投入,以高端装备制造业的核心零部件产品为依托,坚持专精特新的发展路线,进一步带动我市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强链延链补链工作上一个新的台阶。”科峰公司总经理吴俊峰信心十足地说。

壮大特色产业集群,激发产业转型新动能,增添产业发展新活力……一个个工业项目如同雨后春笋正在老区黄冈拔节生根,一幅幅高质量发展的美丽画卷正在黄冈大地缓缓舒展,黄冈工业正以“每天都不一样”的姿态崛起于荆楚大地!

记者声音

构筑发展新高地

工业化、产业化是现代化不可逾越的阶段。

目前,我市工业腿短问题依然突出,面临产业结构不优、投资结构不优、创新乏力等重大挑战。

面对如此局面,我们必须保持清醒头脑,破除思想束缚,坚决化压力为动力、化重任为责任,知重负重、知责尽责,迎难而上、迎头赶上,奋力解开发展之问,聚力推进工业强市、产业兴市“双升级”,助力推动黄冈高质量发展。

这需要我们结合实际因地制宜,根据自身资源禀赋、区位条件、产业基础等方面的特点,选准着力点,充分发挥优势,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实效。

这需要我们坚持“从行业里谋产业、紧盯产业找龙头、围绕产业补链条、龙头抱团聚集群”,致力于构建龙头企业引领的“最全产业链条”,打造强者恒强的“最强产业集群”,搞好产业发展所需要的服务配套,缺啥补啥。

这需要我们进一步涵养产业生态,引入更多新产品、新项目、新技术、新平台,携手多种力量、整合多方资源,把黄冈打造成创新高地、产业高地、人才高地。
ffab7c7bfd84993a.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