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高义)7月12日,武汉科技大学机械学院“‘机’蓄力量”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给王家桥小学的小朋友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趣味物理课。刘鑫向孩子们介绍了电路的基本知识和3D打印技术,宫逸文则重点介绍了无人机技术。 “3D打印是什么呢?通俗来说,它是一种以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像塑料这类材料,通过一层一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刘鑫讲解道。考虑到电路对孩子们来说可能比较陌生,为了让大家更生动形象的理解电路的知识,刘鑫还特地购买了物理电路实验器具。上课时,刘鑫先用图片展示了串联并联两种连接方式的区别,随后给每个组发放实验器具,让小朋友们先尝试自己按照图片连接电路。 当刘鑫看到有小朋友拿到实验器具有些手足无措时。他亲切的走进每个小组,给大家讲述每个元件的作用,告诉小朋友导线如何连接、固定,小灯泡才能亮,并且自己带领同学们上手操作一遍。同学们听了刘鑫的讲解后,表现的恍然大悟,自己开始了尝试。不少同学经过刘鑫的指导,再加上通过自己的操作,让小灯泡发出亮光,高兴地欢呼起来。有的同学还自愿走上讲台,当起了“小老师”,给其他同学示范连接方式。同学们都纷纷围上前,观看学习他们的操作。 随后,宫逸文上台,拿起无人机给大家展示,向大家讲解其原理以及应用领域,并鼓励大家努力学习,为无人机的普及和研发难关贡献自己的力量。 最后,孩子们期待已久的3D打印讲解来了。刘鑫从3D打印与普通平面打印的区别入手,让大家对两种打印方式的区别有初步的了解。接着,老师们就开始了实际的打印展示,负责操作的姚伟平开启打印机前盖,将加工平面与材料轴拿出,一一展示其中的工作原理与操作方法。同学们观察着打印机内的部件,专注听讲。随着打印机开始工作,孩子们的目光也跟随着喷嘴的左右移动而移动,聚精会神,眼里充满求知和好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