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4
少尉
 
- 积分
- 1937
IP属地:湖北省十堰市
|
神农架茶祖文化专题(19)
神茶文
神农架茶“八道有余香”。
走进神农架茶祖博物馆,可以看到非常直观的茶叶生长海拔模型,从低海拔洞庭碧螺春、西湖龙井,到中海拔信阳毛尖、黄山毛峰,然后看最高海拔1986米的神农奇峰茶,五种不同产地的茶,海拔不断升高,神农奇峰茶生长于地球中纬度海拔最高的茶园,位于华中第一峰湖北神农架林区南部山麓,茶形尖削似剑,犹如奇峰,更特别是这奇峰茶“五泡味正浓,八道有余香”。
品茶爱茶者都知道,对于每一泡茶的口感,一直流传着这么一段话:一道水,二道茶,三道四道是精华,五道六道也不差,七道有余香,八道有余味,九道十道仍回味。
第一类常见的有西湖龙井、碧螺春属于不经过发酵的绿茶,比较细嫩,适合现泡现饮,不宜温度过高或浸泡时间过长。
绿茶的冲泡水温以80℃-85℃为宜,冲泡时间为2~3分钟。一般来说头泡茶就会将绿茶中的大部分内含物质冲泡出来,所以绿茶的头两泡茶就是最精华、滋味最丰富的。而到了三四泡之后,味道就会变得寡淡,渐渐只留下一点甜味了。
第二类红茶属于全发酵茶,适合用沸水冲泡,冲泡时间一般为3~5分钟为宜。不论是小种红茶还是工夫红茶,经过工序制作的红茶,需要用高温的沸水冲泡且三、四泡的口感能达到最好。
红茶拥有丰富而馥郁的茶香,如桂圆香、花香、松烟香、蜜薯香等。红茶的头泡往往无法将红茶激活到最好的状态,但是经过头泡唤醒的二、三泡可以视为最珍贵的精华泡数。
第三类的乌龙茶属于半发酵茶,由于不同的茶树品种、生长环境、加工工艺和发酵程度等原因的差异,而拥有了不同的茶叶形态,例如铁观音,大红袍等。其中,以当属乌龙茶的极品的铁观音为例,有“七泡有余香”的美誉,但是通常经过三泡之后茶叶才可以展开,香气才会弥散开来,到第四泡时,才会散发出真正的高香。
第四类白茶则属于微发酵茶,是越陈越香、越存越有价值的一种茶。特别是老白茶,沉淀时间长,需要多泡几次才能完全将它内含的物质刺激苏醒。
冲泡白茶,最好用白瓷盖碗、沸水。第一泡先醒茶,使茶叶都舒展开;第二泡汤水逐渐变稠;到了第三、四泡的时候,茶叶不断吸水,物质尽数析出,这个时候的茶香和茶味最自然。
第五类黄茶属于轻发酵茶,具有细嫩,新鲜,匀齐,纯净等特点。黄茶的产量在六大茶类中一直不高,知名的有君山银针、霍山黄汤、蒙顶黄芽、温州黄汤等。黄茶往往在第二、三泡口感最佳,但是冲泡次数不宜过多,5-6泡为宜。
作为第六类发酵茶黑茶的保存期非常长,在储存中可以随着时间的推移进行自然的陈化,在一定时间内,还有越陈越香的特点。泡茶时,需先撬开紧实的茶砖或茶饼,再以100℃沸水洗茶,以滤去茶叶的杂质。一般来说,黑茶三四道茶汤最好喝,可以泡的次数比较多,可达十次,不过冲泡越到后面水味越重。
熟悉这几类茶一般的冲泡次数后,我们再来看神农架奇峰茶,是属于不发酵的绿茶系,却可以“五泡味正浓,八泡有余香”,不能不说又是天下绿茶中的一个奇迹!
神农架奇峰茶生长在1986米的高海拔地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