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委五届十三次全会提出“干在实处、加快振兴、谱写新篇”的总体要求和“主城崛起、两带协同、多点支撑”的市域发展布局,明确指出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等实现路径。
经济实力的比拼首先是产业实力的比拼。面对“十四五”工业经济发展这盘新棋局,必须以精准务实之举措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牢牢扭住工业强市、产业兴市这个“牛鼻子”,加快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先进制造业主导、现代服务业驱动的现代产业体系。尤其在构筑优势先进制造业体系等方面下足绣花功夫,担当新使命、展现新作为。
在推进产业集群化发展上实现新突破。咬定到2025年培育打造1个2000亿级、3个千亿级支柱产业、1个产值过500亿元优势产业、8个产值过200亿元的特色产业集群、培育8个省级重点产业集群的目标,坚持先进制造业主导,着力打造现代农产品加工、医药化工、建筑建材产业,巩固提升纺织服装、新材料、智能家居等产业集群,着力培育新能源、新能源汽车和以“光芯屏端网”为重点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着力打造现代金融、现代物流、商务服务等服务产业,着力形成“一县一品、一业一品”特色产业,千方百计打好产业攻坚战,实现产业集群大跃升。
在推进产业高端化发展上见到新气象。实施“技改提能、制造焕新”工程,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掀起新一轮技术改造行动高潮。实施产业链提升工程,落实“双链长”制,狠抓延链补链强链,大力推进产业链招商,推动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实施优质企业培育工程,重点扶持一批头部企业和领军企业,培育隐形冠军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形成接续有力、相互支撑的企业梯队。
在推动产业数字化发展上取得新成效。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以数字技术赋能传统产业,加快数字黄冈建设。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进光网城市和5G基站建设,加快光纤到户网络改造和骨干网优化升级。统筹推进各行业大数据中心建设,提升数字化平台建设水平。持续推进“上云用数赋智”行动,加快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建设。支持企业应用全生命周期管理、客户关系管理、供应链管理等智能管理系统,培育一批集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自动化为一体的智能制造生产线和示范企业。
在推进产业融合化发展上体现新作为。大力发展服务型制造业,实施“两化”融合提升行动。深化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产业间融合,支持企业开展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链细分领域集中度和跨链融合度。推动社会服务、居民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多样化升级,加快发展生活型服务业,扩大公益性、基础性服务业供给。
思之所及,行之所至。市委五届十三次全会已经绘就新的发展蓝图,我们要用坚定的决心、果敢的行动、有力的措施,以“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加倍努力,增强破冰突围的行动自觉,统筹推进以先进制造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朝着推进黄冈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迈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