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13963|回复: 0

红星照耀十堰| 饶斌:主持创建二汽 见证中国汽车产业自强之路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3

3110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11798

IP属地:湖北省十堰市

发表于 湖北省十堰市 2021-8-11 20:17: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人物档案】

饶斌,生于1913年,吉林省吉林市人,是中国汽车工业的奠基人,享有“中国汽车之父”的盛誉。1953年,他主持创建一汽;1964年,他奉命主持创建二汽。二汽建成投产后,他调回北京,曾历任第一机械工业部部长、中国汽车工业公司董事长。1987年8月29日,饶斌在上海逝世,享年74岁。

他把最美好的年华献给一汽

2013年10月25日,原二汽老厂长、中国汽车工业建设杰出的奠基人和开拓者——饶斌同志塑像揭幕仪式在东风汽车公司隆重举行。

当天上午,秋风送爽、阳光明媚,在位于东风商用车公司大楼前的十堰市青年广场上,盖在饶斌同志塑像上的红幕布被揭开,一尊高大挺拔的饶斌同志立身铜像让人眼前一亮。

2013年3月,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办的纪念饶斌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在北京举行,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兆国亲自为饶斌同志塑像揭幕。饶斌同志塑像除在东风公司安放外,还在一汽、上汽、北京汽车博物馆等地安放。

2013年10月25日,原二汽老厂长、中国汽车工业建设杰出的奠基人和开拓者——饶斌同志塑像揭幕仪式在东风汽车公司隆重举行。

饶斌,原名饶鸿喜,1913年1月出生于吉林,祖籍南京。

抗日战争时期,他参加了开辟晋西北抗日根据地,坚持敌占区和游击区的对敌斗争,历任中共晋西北临时省委秘书长,中共静乐地委宣传部部长、地委副书记,中共交城地委书记、军分区政治委员,中共晋绥分局党校教育长等职。

解放战争时期,饶斌曾任中共辽宁省委委员、辽宁省委组织部副部长,中共抚顺地委、市委书记,中共吉林省委委员、中共吉林市委书记,东北联军驻图门办事处处长、图门卫戍司令部司令员,中共哈尔滨市委常委、市委组织部部长、副市长、市长等职。这一时期,饶斌身先士卒,对发展壮大党的力量,巩固建设革命根据地,乃至为解放全中国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全国解放后,饶斌曾任松江省人民政府副主席兼哈尔滨市市长,中共松江省委第一副书记,东北计划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共吉林省委常委。在此期间,他就参加和领导了我国汽车工业的创建工作,为中国汽车工业的兴起打下了良好基础。

旧中国的汽车工业是一片空白。全国解放时,我国汽车的保有量只有约10万辆。为适应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人民生活的迫切需要,新中国急需建设汽车制造厂。1950年初,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在莫斯科与前苏联签订了 《中苏友好同盟条约》,156项援建项目中,就有由前苏联援建的一个年产3万辆的中型卡车制造厂。1950年12月,前苏联汽车设计专家组到北京考察,并和筹备组在长春选定了厂址,工厂定名为第一汽车制造厂,代号为 “652厂”。1952年12月,饶斌被任命为第一汽车制造厂厂长。那一年,饶斌39岁。

39岁到46岁,正是人生的黄金期,而他把最美好的年华献给了一汽。1956年7月,第一辆解放牌4吨载货汽车试制成功。10月15日,一汽隆重举行了庆典。从这一天起,中国不能造汽车的历史宣告结束。

致力把二汽建设成现代化汽车制造厂

中国是一个大国,但只有一个汽车制造厂,这与大国的地位极不相符,也不利于社会主义建设。早在1953年建设一汽初期,毛泽东主席就同意原一机部部长黄敬的意见,要建设第二汽车制造厂。1964年,由于经济情况的好转,二汽建设被提上了日程。饶斌以极其兴奋的心情投入到筹建二汽的工作中。一汽是前苏联帮助设计并派专家帮助完成建设的,而饶斌的决心是,把二汽建设成为我国自己设计、自己建设的现代化汽车制造厂。

厂址选定十堰后,饶斌把专业厂的同志组成几个大片,分赴各山沟现场,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做好工厂设计前的准备工作。饶斌白天看地形,丈量土地;晚上调查、了解人民生产生活情况,还要绘出草图,写出调查报告。冬季,鄂西北山区很冷,冷风吹进屋,盖两床被子还冷。屋里很少生炉子,更没有暖气,有时发些木炭取暖。职工穿着棉衣棉裤还觉得冷,而老乡们往往下身是两条单裤、一双布鞋,没有袜子。尽管如此,广大干部、职工还是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二汽的建设中。

然而,正在他们满怀创业豪情准备大干一场时,“文革”开始了。饶斌也没能幸免,造反派用胶皮管子毒打他,逼他下跪,在他的脖子上挂上10多公斤重的大木牌,逼他认罪。种种折磨和污辱,却没让他忘却发展民族汽车工业的使命。1969年9月23日,第一辆东风EQ140载重车在二汽试制成功。同年12月30日,第一辆三吨半军用越野车也在二汽试制出来。

1975年6月,饶斌带领二汽人克服重重困难,建成了东风两吨半越野车生产基地并顺利投产。1975年7月1日,饶斌亲自开着第一辆2.5吨东风载货汽车驶下生产线。

1979年1月,饶斌调任第一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兼汽车总局局长,离开了他奋斗14年的二汽。

不断探索中国汽车工业腾飞之路

改革开放之初,国门打开之后,时任机械工业部部长的饶斌意识到中国汽车与国外的差距已经成为经济发展滞后的瓶颈。当时,邓小平同意引进汽车合资项目。饶斌旗帜鲜明地支持上海的轿车项目,这不仅成就了上海汽车业的崛起,而且为中国轿车业的兴起开辟了希望之路。

饶斌在改革开放期间的最大贡献是敢于以上海桑塔纳项目作为探索中国轿车发展的“试验田”,不仅显示了战略家的眼光,还有丰富的对行业发展的谋略。

1984年7月初,汽车零部件新产品起步工作会议在上海召开,饶斌作了动员报告,这是我国汽车零部件工业一次历史性重要会议。

晚年的饶斌继续探索着中国汽车工业的腾飞之路。在他主持中国汽车工业公司工作期间,提出了汽车工业调整改组和发展规划方案,组织引进先进技术,加速产品转型,结束了汽车产品几十年一贯制的历史。

1987年7月15日,这一天是第一汽车制造厂厂庆的日子。74岁的饶斌出现在主席台上,白发苍苍的他激动地讲道:“汽车工业第一次创业是建一汽,这是从无到有的创业,结束了中国不能生产汽车的历史。一汽第二次创业就是完成这次换代改型这一历史任务,是从老到新、从落后到现代化的创业。迎接轿车的发展是第三次创业的基本内容,第三次创业我起不了作用了,但我愿趴在地上,化作一座桥梁,让大家踩着我的身躯走过,齐心协力把轿车造出来。实现我们几代人的中国轿车梦。”说完此语,饶斌潸然泪下。

1987年7月30日,饶斌来到上海汇众公司(原上海汽车底盘厂)视察桑塔纳国产化的情况。那是个炎热的夏天,高温中饶斌坚持视察,但当晚就病倒了,甚至来不及回到北京的家。1987年8月29日,饶斌病逝于上海。

如今,饶斌的塑像静静地矗立在东风青年广场一侧,见证着中国汽车工业走过的非同寻常的自强之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