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伏虎山人 于 2021-8-24 15:41 编辑
十八 其实胡沐仪很爱读书。他小时爱听故事,长大后便自然就喜欢上了读书。这大概也是受了他父亲胡德鹏的影响。在胡德鹏的床头时常放有几本书,工作闲暇、睡觉之前,总能见他戴副老花镜捧着一本书读得津津有味。耳濡目染,胡沐仪也就学着读了起来。后来他越读越上劲。先看小人书。不久,嫌小人书不过瘾,就搬起了大部头。从文学艺术到科普著作,从诗歌散文到小说传记,从少儿读物到中外名著,只要能弄到的他都读。到矿小一年多,利用住校的有利条件,他读的小说就有好几十本。肖毅老师的叮嘱更让他读书读着了迷。 一个星期六下午,胡德鹏忙完工作打算回家看看,问沐仪回不回。那天,胡沐仪刚好向安宁借了本《钢铁是怎样炼成了》。他对父亲说:“您回吧,我想留下来看书。”胡德鹏一走,他就关起门看了起来。 看着看着,忽然听到门外有人大声喊着: “沐仪,开门。沐仪,开门!” 胡沐仪头也不回地答道:“别喊别喊,还有两页就完。” 门外喊声依旧不停,可他硬是把书看完了才去开门。 打开门一看原来是他父亲。他好奇地问:“爸,您不是回家了呗,怎么又转来了?” 胡德鹏看着熬红了双眼的儿子,又好气又好笑地说:“你知道现在是么时候——星期天下午了!” “啊——怪不得肚子很有点饿!爸,您快去打饭吧!” 原来自胡德鹏走后,胡沐仪就被《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吸引了,硬是废寝忘食看了一天一宿。 还有一回上算术课,老师讲分数四则运算,胡沐仪听了会儿觉得好懂,不想再听,恰好课桌里放着一本刚借到的《把一切献给党》,还只看了几页。胡沐仪心痒难挨,情不自禁地摸出书摊在膝盖上,偷偷看了起来。 “胡沐仪!” 突然听到一声喊,他猛地抬起头站起身。 老师指着黑板上的一道题问道:“你说说,这两个同学做得对不对?” 胡沐仪毫不思索,信口答道:“老师,我觉得他们两个都一样,吴运铎就是中国的保尔!” “哈哈……”满堂同学先一愣,接着一阵哄堂大笑。 老师也气得乐了。 胡沐仪爱读书,书的熏陶和启迪,使这位不谙世事爱说爱动的乡村少年,渐渐变得文静、内向。别看他平时少言寡语不善言辞,内心却总像揣着一团火,激情满怀。《红楼梦》使他多愁善感,保尔·柯察金又使他坚强;《西游记》使他幻想着入地升天,科学家的故事更使他对未来充满理想。他憧憬读完小学读中学上大学,当作家当科学家,干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流芳百世,名垂千古。不过在当时,他最想当的是图书管理员。他曾对好友安宁说:“当图书管理员能读更多的书——世上好多名人不都当过图书管理员么?” 除爱读书,胡沐仪也爱和同学一道参加多种课余活动,骨子里爱玩好动的天性是很难改变的。 这是个星期天,胡沐仪正躺在床上看书,忽听到门外有人喊: “胡沐仪,肖老师带我们下井参观,你去不去?” “去呀,去呀!”胡沐仪丢下书就往外跑,还对喊他的安宁说,“你们女生都敢去,我怎么不去?” 安宁和沐仪同年大月份,个子比他高。白白净净的脸生得端庄秀丽。听到胡沐仪说什么女生、男生的,她黑亮的眼睛一瞪,说:“快走哇,大家都等着你哩!”说完大辫子一甩,前头走了。胡沐仪赶紧跟了上去。 他俩来到矿井口,肖老师和班上十几位同学果然都等在那儿,头上还都戴着柳条编的安全帽。胡沐仪戴上肖毅递来的安全帽朝四周瞅了瞅,见来的有“大个子”木生,“小耗子”乐平,“么姑娘”金亮……连娇气的“豆腐西施”秋芳也来了。 哦,顺便说一下,胡沐仪这个班有个特点,同学之间爱取绰号,且都很贴切。如乐平,个不高,黑且精瘦 ,一对小眼睛又圆又亮,总是嘀溜溜乱转,活像对老鼠眼。同学们就叫他“小耗子”。 “小耗子”顽皮,鬼点子特多。有一回,上音乐课,老师点安宁试唱。安宁刚要站起身,忽然觉得头上的辫子被猛地拽了一下,疼得她“哎呀”一声大叫,泪水在眼中直打转。回头一看,原来是后排的乐平把她一对大辫子绑在椅背上了。 “哈哈……”同学们都乐了。气得老师把乐平撵出了教室。 不过“小耗子”聪明,成绩好,画也画得好,班主任肖老师特喜欢他。 还有秋芳,十六、七岁了,身材苗条,皮肤细嫩、白皙,圆圆的脸蛋红扑扑的,很俊。就是娇气。”“小耗子”读了鲁迅的小说《故乡》后送给她个绰号——“豆腐西施”。 “么姑娘”金亮是个男生,长得妖里妖气,说话尖声尖气,同学们都说他不像男孩,倒像个么姑娘。喊着喊着,“么姑娘”就成了金亮的绰号。别看金亮小时文静、缅腆,长大后一肚子坏水,胡沐仪后来可没少上他的当。 其它同学也都有绰号。安宁健美,谐音“鹌鹑”;胡沐仪不会水,都喊他“旱鸭子”。真是少年不知愁滋味。 班主任肖毅不反对同学们互取绰号。他说:“梁山好汉一百单八将,人人都有绰号。只要不伤大雅、不是蓄意侮辱人格,叫叫绰号反显得亲切,还可以培养观察、思维和想象能力,何乐而不为呢?”同学们听了都说肖老师可心。(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