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卧马居 于 2021-10-23 16:27 编辑
2019-1-16 勘误破译“危子矰壶”铭文发现谷国始祖谷伯绥之墓(1-9)系列图 文/卧马先生(李敦彦)完整链接:http://bbs.cnhubei.com/thread-4611735-1-1.html
谷城县冷集镇尖角古墓群出土的“危子矰壶”壶盖壶内壁铭文图 说起十二年前谷城县冷集镇尖角古墓群出土的“危子矰壶”铭文研究问题,我与“危子矰壶”可谓有缘,五年前有幸在谷城县博物馆曾经看到过2012年出版的《谷城县文物精粹》上的“危子矰壶”铭文图片。五年来也曾断续的研究过“危子矰壶”铭文,但铭文部分文字过于生僻难辨,五年来一直没能研究清楚? 2019年元月10日,因为中国地质大学伍颖教授专程到老河口谷城县考察参加“老河口域楚国丹阳暨伍子胥故里文化研讨会”,我有幸随同谷城县文史委及相关领导专家冒雪专程到出土“危子矰壶”的古墓遗址地实地考察,伍颖教授专门给我发来《中国文字研究》2014年01期安徽大学徐在国教授发表的“蒍子矰壶铭文考释”研究文章,并特意嘱我研究一下“危子矰壶”铭文,以作为论定早期楚国地望及论证伍举墓的历史文物参考依据,不得已再次静下心来认真的研究起“危子矰壶”。 经过近五年的思考沉淀,再次审读“危子矰壶”铭文终有所悟,终于发现并重新破译和勘误铭文之误。古文字考古是个非常严谨的工作,一笔一画的不同写法,都可能关系到几千年前的珍贵历史信息。从铭文字迹上经过一笔一画一丝不苟的严格辨识和研究,发现所谓的“危子矰壶”其实并非“危子矰壶”,专家解读的“危子矰壶”四字有两字与铭文文字不符,准确的铭文文字更符合“赢子种壶”或“绥子筮伯壶”。震惊的破译出赢绥后发现,谷城县冷集镇出土青铜壶的大墓并非楚国墓,当是谷国始封之君谷伯绥之墓。 研究到这儿,我激动的心情真实无法言表,一整夜几乎彻夜未眠.没想到,无意中又捡到一桩谷国历史文化研究的大漏?因为谷国的历史自谷国封国以来几乎一片空白。随着赢绥二字铭文的破译发现,周武王伐商建立了周朝,大约在元前1046年分封天下时即得到周王朝承认的谷国在哪儿?谷伯墓在哪儿等谷国历史谜团,在历史的车轮向前3065年后,将随着赢绥二字的破译从此揭开。 2013年媒体统一报道的专家解读为:“危子曾自作铸壶”。 考古研究首次发现楚国有危姓贵族(图) http://www.kaogu.cn/html/cn/xianchangchuanzhenlaoshuju/2013/1026/40720.html 2014年安徽大学徐在国教授解读为:“蒍子矰自作铸白壶”。http://www.doc88.com/p-3512317629132.html 2019年卧马先生解读壶盖铭为:赢子种,自作筮伯壶。2019年卧马先生解读壶器铭为:绥子种,作筮伯。(壶:现有图片无壶字) 研究谷城县冷集镇的“危子曾壶”铭文,最先发现的壶盖壶内都有“伯”的铭文,证明古墓为诸侯国王伯的伯字。“危子曾壶”的壶盖铭与壶腹部的壶器铭文文字的字数并不完全一致,盖铭8字无疑,壶内器铭从铭文现有图片资料看并无壶字,专家解读为7字。隐约中发现壶内的铭文伯字下还有文字笔画,疑壶内铭文伯字下还有一个“壶”字,虽然此字不是关于墓葬人身份的关键字,但有无直接影响铭文准确解读,壶内到底是几字有待看后而定。盖铭与器铭中“子自作壶”四字字形笔画与汉字演变的“子自作壶”一致,下文不在赘述。 一、查危看蔿辩赢绥,发现谷伯赢非子绥种谷迷踪 “危子曾壶”盖铭与器铭总15字铭文中,盖铭与器铭首字笔画明造型结构显不同。第三字,字形虽然有明显变化,但笔画结构基本相同。盖铭第六字与器铭第五字,字形笔画结构也明显不同,从笔画书写及汉字结构源流看,这两个字应该是不同写法的同一个字。 危子曾壶铭文与赢绥危蒍甲骨文金文篆书对比图 通过认真研究出土于谷国谷城县的“危子曾壶” 盖铭与器铭文字发现,最新破译的“赢子种自作筮伯壶”与“绥子种,作筮伯壶”不仅基本符合汉字字源演变的甲骨文金文篆书结构外,非常符合出土青铜壶文物地谷城县古谷国历史。 关于“危子曾壶” 壶盖铭文第一个字,左上为,向下弯曲似厶的倒三角形结构。 左下与月字甲骨文金文笔画相符。右部笔画似圭,但中间长竖又不是一笔垂直写成,有曲折状外,圭右上有以短撇点,右下又向右弯折。认真研究发现与赢字去掉贝释义为像多桨龙舟之形的笔意,有解释为赢字外部为扒熊皮的字意。中下部因为青铜壶腐蚀的原因斑驳不清,隐约中有半圆形似贝字甲骨文的笔画结构。综合研究认为“危子曾壶” 壶盖铭文第一个字上中下笔画结构基本没有“危”字相符的笔画?而都符合“赢”字甲骨文金文笔画。 赢,金文 笔画像多桨龙舟,(貝),表示多桨龙舟上装着大海贝。造字本义:乘舟拾贝,满载而归。有的金文误将龙的利齿大口写成“月”;误将龙头写成;误将并排的船浆写成“丮”。《説文解字》:贏,有餘、賈利也。从貝聲。《说文解字》:赢,扣去买卖成本有盈余、有获利。 “危子曾壶”腹部的壶内铭文第一个字,左部为纟旁,笔画结构明显。中上一反向倒写的匕字与下部笔画上下迎合似相连的女字。右部笔画是个 形同爫 的笔画结构。综合左中右的(纟+爫+女)笔画,发现是“绥”字。 关于先秦时期的古文字写法需要解释一下,在秦始皇统一文字之前,中国汉字书写很随意,很多字都有多种写法,一个会意字的笔画,可以上中下随便书写,并且可以正写反写。所以,将(纟+爫+女)顺序倒置的金文字释为“绥”字,基本符合古代汉字演变规律。 《説文解字》:綏,車中把也。从糸,从妥。白话版《说文解字》:绥,车上用以拉手上车的绳索。字形采用“糸”作边旁,采用“妥”作声旁。 妥,甲骨文 、金文
表示男子压制反抗的女子。当“妥”的“压制女子”本义消失后,篆文
再加(糸,绑)另造“绥”代替,造字本义:捆绑女奴,阻止反抗。 谷伯绥嬴姓,名绥。谷(今谷城西北)人。春秋初谷国国君。周桓王十五年(前705年),曾去鲁国(今山东曲阜)朝会鲁恒公。 盖铭与器铭文字中的“赢子”与“绥子”,为同一器物上的字,当属于不同名讳的同一个人,同一人的姓名在同一器物上同时出现,巧合的概率几乎不不可能。所以这样解读很符合因为谷伯种五谷得名谷国,以赢姓始祖“谷伯绥”而封国的谷国历史。“赢子”符合谷国始祖赢非子,“绥子”即《春秋》、《左传》等历史记载“谷伯绥”。【春秋.经】七年春二月己亥,焚咸丘。夏,谷伯绥来朝。邓侯吾离来朝”。【左传】“桓公七年,谷伯绥来朝”等记载。 谷伯绥,嬴姓,名绥。春秋初谷国国君。周桓王十五年(前705年),曾去鲁国(今山东曲阜)朝会鲁桓公。后被楚灭。 出自赢姓,与赵、秦同一个源流,都是黄帝的后裔,至舜的时候,被赐姓为嬴。嬴氏的后代有叫非子的,被周王封于秦谷,后来成为秦国和谷国,前8世纪末被楚所灭。 重新破译出的出土于古谷国今谷城县冷集镇尖角古墓的“危子曾壶”铭文中的“赢子”与“绥子”等文字,证明出土青铜壶的墓葬为3000多年前谷国君王谷伯绥的“谷伯墓”,“危子曾壶”名当叫“筮伯壶”或“赢子筮伯壶”、“绥子筮伯壶”,基本没有疑问。铭文同时证明,发现两百多座古墓的墓葬群为谷国墓葬群,而非楚国墓。 谷城县冷集镇尖角古墓“危子曾壶”铭文中的“赢子种自作筮伯壶”与“绥子种,作筮伯壶”释义为,春秋早期,谷国始祖赢非子绥,在谷国尖角山(也叫固封山)带领国民种植五谷,获得周王封赏封邦建立谷国,成为第一代谷国君王,谷伯绥自己铸造筮伯壶以示纪念。在谷国的故地出土谷国文物,出土谷伯候墓,很符合谷国的历史文化遗存。在没有解读清楚铭文的情况下,先入为主的说是楚国墓,很令人费解? 篇幅问题:二、矢禾有别古曾通层又通重 何曾有矰释古“种”; 三、白伯古今差别大铸筮本非一家人等将陆续发表,欢迎各位专家老师关注批评。
2019年1月16日 于湖北襄阳 老河口 卧马居
特别声明:谷城县冷集镇尖角墓地出土的“危子矰壶”出土距今已经十年,关于墓葬人“危子”是谁?墓葬年代、墓葬国属等问题未取得实质性进展。本人经过多年苦心研究,才首次将“危子矰壶”铭文逐字勘误破译,发现为“谷伯绥筮伯壶”为“谷伯绥墓”,此研究成果来之不易,个人如果转载须注明出处,任何媒体单位,未经过本人同意,不得随意发表任何关于谷城县冷集镇尖角墓为谷国墓为谷伯绥墓等研究成果的关键字,否则视为侵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