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伏虎山人 于 2021-9-8 09:56 编辑
二十六 肖老师就是肖毅。 原来自从候耀祖骗起胡德鹏校长的信任,当上了教导主任后,肖毅就不愿继续留在矿小了——其实候耀祖当教导主任,胡校长也是根据矿党委的指示定的。肖毅曾多次向胡校长申请调出。胡德鹏开始坚决不同意。到胡沐仪们毕业时,肖毅再次提出申请,还说胡校长如果仍不答应,他宁可辞职。一来见肖毅态度坚决,二来当时县里新办了几所中学,急需人才,胡德鹏才违心地向县教育局推荐了他。肖毅离开矿小后被分配到兰田中学,恰好又当了胡沐仪班的班主任,还教语文。 其实肖毅一向治学严谨,从不随便表扬学生。这次大概是胡沐仪的作文太让他满意了,又是他老师的儿子、原来的学生,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才在学生中夸了几句,使胡沐仪落了个“文豪”的雅号。 胡沐仪的作文是篇小说,题目《高连生》。写旧社会的一个“賊”参加抗美援朝立了功,带着伤残回乡后又组织村民办农业社的事。整整用了一个作文本。大约有三、四千字。 胡沐仪走进肖毅的宿舍,见肖毅正伏在一盏昏暗的煤油灯下批改作文。 “肖老师,您找我?” “来了!坐,这边坐。”肖毅微笑着放下笔转过身,指着书桌旁一张方凳对胡沐仪说。 待胡沐仪坐下后,肖毅拿出他的作文本又对他说道: “看来你的作文很有长进。这篇小说写得就不错,很有思想。文笔也简洁、流畅。找你来是想问问你,你是怎么写出来的?” “我是根据村里的真人真事写的。”胡沐仪答道,“这人是我的长辈。过去,他被恶霸地主逼得家破人亡,只剩下孤苦伶仃一个人,靠乞讨为生。那时,他也常常干些偷鸡摸狗的事,让村里人既可怜又都瞧不起。解放后,他报了家仇参加了抗美援朝。复原后,他带头互助合作,在村里当了农业社长。” “好,很好,有生活!”肖毅说,“我打算帮你润润色,然后推荐到文学杂志上去,你看行么?” “那还不好!”胡沐仪高兴地说,“只是又要您费心了。” “怎么,你还学会跟我客气了?小东西!”肖毅笑着说,“老师嘛,就指望着学生有出息——文章改好后你拿去抄一遍就发出去。” 接着肖毅又提醒胡沐仪说:“今后也不能光埋头看书作文,你还年轻,要全面发展,各科都要齐头并进。” “我知道,一定照您说的做。” 肖毅点点头又笑了。 其实,胡沐仪各科成绩在班上都拔尖。他是班报编辑、文学科代表,后来又当了物理科代表。他还是班上的数学尖子哩,每次考试几乎都在前三名。 有一次,同桌张家先问胡沐仪:“平时很少见你做作业,多半在看课外书籍,成绩又这么好。你是怎样在学习?” “有绝窍哇!”胡沐仪故意卖了个关子。 “什么绝窍?跟我讲讲!” 胡沐仪想了想说:“其实也没什么,不过要善于利用时间,搞好课前预习。” 他接着告诉张家先说,他每天上晚自习,都要把第二天要上的课预习一、两遍,一般都理解。不理解的做上记号,作为第二天听课的重点,上课注意重点就行。所以,往往老师的课讲完,该做的作业他也完成了。 “啊,怪不得常见老师讲课时,你常在下面偷着做作业的。原来是这样!” 说实话,学习上胡沐仪很爱动脑筋想办法。他有种争强好胜的心理,在一个集体中,他从不甘心弱于人。正是这种心理驱使着他,时时刻刻都在告诫自己要努力奋争。(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