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3日,走进位于黄冈产业园的中旗(湖北)新材料有限公司项目基地,看到的是一派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工地上,数台挖掘机正挥舞双臂进行挖掘作业,运输车辆来回穿梭,近200名工人分工有序,组织严明,有的在扎钢筋,有的在立钢板,有的在安装脚手架。放眼望去,远处矗立的5栋建筑物已经封顶。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中旗项目黄冈基地指挥部负责人熊宏文介绍,自今年1月21日项目正式开工建设以来,在黄冈市各级领导的关怀和支持下,各参建单位齐心协力,项目建设安全有序进行。经过近8个月建设,目前项目进展顺利,厂房正在进行基础施工,科研楼、宿舍楼已经封顶,预计再过三四个月,项目一期就会建成并试投产。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基础工程建设已完成85%
在公司进门处左侧工地上,工人们头戴安全帽、脚穿胶鞋,在进行钢筋绑扎。“我们现在正在做厂房的基础施工和宿舍楼、科研楼的室内外装修。工地上每天有200多人在施工。” 熊宏文介绍,基础工程属于隐蔽工程,平时看不到什么变化的,但这是整个建筑工程的最重要的一个分项工程,该项工程质量的优劣,后期建筑物是否满足使用要求,基础工程起决定性作用,承载着后道所有工序的重量,其意义不言而喻。
中旗(湖北)新材料项目投资主体为广东中旗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于2020年签约落户黄冈产业园。项目占地面积403亩,计划投资15亿元,主要建设高档人造石英石生产线,年生产高端人造石英石400万平方米、人造石英石台面16.5万延米,是国内最大的高档人造石英石生产制造基地。
基础工程建设工序复杂、程序多,费工又费时,工程放线、桩基础施工、钢筋绑扎、承台浇筑、预埋螺杆,短柱浇注混凝土等,样样都马虎不得。比如其中的承台工程,就需要它达到养护期后,才能进行下一步的建设,这一工序需要28天才能完成。
因基础工程靠近长江,地下水位偏高,导致部分分项工程施工难度大、工程成本高。“我们前期的大量工作都在做基础工程,目前已完成85%以上。”现场负责人介绍,一期项目厂房建设约8万平方米,近6万平方米满足后期钢结构安装条件,整个基地全场已用了近2000吨钢筋,桩3000余根,其中单桩最深的地方达27米。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基础工程做好了,地上工程就会很快。目前,钢构厂正在加紧生产厂房建设所需要的钢构。基础工程验收合格后,立马安装钢结构,最快45天能搭建起单栋厂房。
已经封顶的5栋建筑物,3栋是职工宿舍,2栋是创新科研楼,建筑面积约2万平方米。3号宿舍楼共有342间宿舍,每间住2人,10月达到入住标准。“到11月,我们会边建厂房边安装生产设备,然后进行单机调试,再进行设备联调,最后进行试生产。整个项目建设预计12月初完成。”
统筹安排、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力争早日建成试投产
项目大门外的围墙上,张贴着“施工工地疫情防控公示牌”“安全十大禁令”“施工现场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安全生产牌”“消防保卫牌”“建筑施工安全预防措施”等规章制度。
扫码、测温进入项目工地后,“严格管理,优良出品、安全第一、质量为本”“警钟长鸣,安全生产”“不怕千日紧,只怕一日松”等安全标语,在项目指挥部临时办公场所随处可见。
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项目指挥部提出精细化、规范化、格式化和程序化的管理模式,严格监督施工单位,落细落实各种规章制度和安全措施。以人为本,严格落实超高温时段严禁露天作业的规定,确保工人安全。项目指挥部办公室每天晚上召开例会,围绕工作进度、安全和质量三个主题,总结当天工作,安排第二天工作计划。
好的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能让企业加速“奔跑”。中旗(湖北)新材料项目自落户黄冈以来,市委、市政府、市财政局、市住建局、黄冈产业园管委会等服务专班,把企业的事当自己的事,用心用情做好服务工作,全力帮助企业早建成、早投产。
项目落户后,服务专班人员全程陪同公司人员,手把手地帮助办理报批手续、报送资料。与此同时,加大水、电、气、用地、资金、临时办公厂房等要素保障力度,加快推进项目建设。
今年3月18日的一场大雨,将项目厂区外面的道路淹没,眼看着雨水就要漫进厂区。熊宏文打电话到黄冈产业园求助,专班人员立即安排,迅速协调人员和挖机,冒雨挖路安装排水管道,一直忙到凌晨一两点。
今年8月疫情防控期间,市财政局、黄冈产业园服务专班迅速送来消毒剂等防疫物资和疫情防控宣传资料,指导项目工地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协助企业对工地员工全员进行核酸检测、全员接种二剂疫苗。“另外,我们对员工实行封闭式管理,员工们都很理解和配合我们工作,他们吃住都在厂内,安安心心搞建设,力争把疫情对建设进度的影响降到最低。”
服务好,发展才能更好。“服务专班的倾情服务,给我们创造了稳定的建设环境,让我们企业能心无旁骛地搞建设,工程每天都在拔节生长。”现场负责人表示,“我们会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组织专业人员科学管理现场,坚持质量、效率并行,大干快干,确保项目有序、高效推进,力争今年底前按期建成试投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