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22382|回复: 0

老子所言:“生而弗有也,为而弗恃也,长而弗宰也”

[复制链接]
来自
重庆
精华
0

33

主题

33

帖子

60

积分

下士

Rank: 2

积分
60

IP属地:重庆市

发表于 重庆市 2021-9-11 19:56:1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子所言:“生而弗有也,为而弗恃也,长而弗宰也”


原创:熊春锦 德慧智

道德人生最幸福,德才兼备最快乐!

传播:国学丨文化丨亲子丨教育丨中医 | 健康

传递:爱地球 | 爱万物 | 正能量
故唯執道者能上眀於天之反,而中達君臣之半,富密察於萬物之所終始,而弗爲主。故能至素至,悎彌无,然后可以爲天下正。
所以,只有牢牢地把握道,用修真来实践天人合一的人,求证于天道的自然法则;而且又能明晓世间的正常法规,而深入君臣心灵之中。在内求与外观的实践当中,充分缜密细致地进行慧观和智观,慧识与智识共运而把握万物生成与消亡的自然过程,而并不会干扰、左右和主宰她们。正如老子所言:“生而弗有也,为而弗恃也,长而弗宰也。此之谓玄德。”

当人们运用大道法规,实践法于道,也就可以运用道法和道法所产生的正确的常法,治理天下。
《庄子·天道》“本在于上,末在于下,要在于主,详在于臣。三军五兵之运,德之末也;赏罚利害,五刑之辟,教之末也;礼法度数,形名比详,治之末也。”

“须精神之运,心术之动,然后从之者也。”主要这里所谈的,可以说主要是“礼法度数,形名比详”,这八个字要抓住,它是连在一起的。“礼法度数”,礼法如果引用、动用数据反复地较量,形名如果反复地去用智能去进行比详,都是“治之末”。它与黄帝轩辕所讲的形名,相去万里之遥。

“有形有名。形名者,古人有之,而非所以先也。古之语大道者,五变而形名可举。”实际上,是指“五变而形名”,是指后天智能对形名的认知,后天的形名才可以用。 一个人五臓具备,四肢五体俱全, 那才能给他起名字。一头牛,生下来也是这样,你给它起名,有了形,你给它命名,都已经成了形了。而慧观下的成形,是智能所不能企及的。智能只有对于五数俱全,而对于三数、二数、对一数、对○数当中的有质而无形,因为它是先天地,与道同生、与德同显。那样的形名。古人说:“五变而形名可举,九变而赏罚可言也。”都是指后天的形名之学。

另外,圣道与王道,本身就根本不同。一个先天,一个后天,各有执事之不同。形名礼法,都是王道的属性,后天进入先天之有所为。以道和德去度量,则应当知道,礼法和形名都是形相物成中产生的必然,这个形相物成产生,“道生之,而德畜之”,在德一中分解,有阴有阳、有显有隐的情况下,也构成了形名,而远远又高于五数之成后天的形名,所以这两者要将它分解开来。

我们在学习《黄帝四经》、老子五千言以及《易经》当中,最大拦路虎,实际上也就是轴心时代当中新产生的智能文化、智能教育给我们进行的两千多年反复清洗我们的大脑。这后天智能,欲想完全取代我们先天,将两千五百年前我们祖先创立的慧智共运的慧识部分取代和清理干净,给我们带来了非常大的被动。所以要想以儒解道,以儒学解道学,非常困难;以智能解释慧识、慧性,也就非常地盲目。所以我们在研究古今文化的时候,要注意跨越这个历史的鸿沟。在自己的心灵当中,在自己的右脑或左脑当中,遇到我们学习认知的事物时,一定要迅速地站在○当中去用一,并且用慧解智,用道解儒,以非恒道解常道,这样我们才不容易迷惑,很多的内容我们就能够自己解析。

《庄子》,可以说,这部书它是在慧性文明和智能文明交换期当中,最后站在道家智能学说和慧性学说,结合在一起,来认知万事万物的一位圣者。在其后,还难见望其项背的人物。
一部《庄子》,我们可以看到,诸多的两千五百年前的精华,跃然纸上,藏于字里行间;而被智能欲想取代,边缘化这个道家大慧大智的内容,提出来极其幽默的讽刺。所以我们在研究这种内容的时候,要注意这个特点。
配图:玉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