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黄冈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7.4:37.7:44.9,明明是‘三二一’的产业结构,为什么经济发展质量依旧不高?”
“黄冈‘三农’基础并不差,最根本的差距还是理念差距,没有形成从农产品销售促进农产品加工、从农产品加工促进农产品种养的逆向思维理念。”
“挖掘社零增长点还需要聚焦短板抓入限、出台政策促发展、激发活力提信心、完善机制保目标,扭转今年上半年社零增速全省垫底的被动局面。”
9月11日,全市政府系统经济高质量发展第一期专题培训班在市委党校开班。市统计局、市经信局、市商务局、市发改委、市农业农村局、市住建局的“一把手”们走上三尺讲台,围绕“准确把握统计规律”“补齐社零短板、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工业和技改”等专题内容进行专题辅导,集中赛马。
台上,“讲师们”娓娓道来;台下,“学生们”直呼“过瘾”。整整一天共7个多小时的培训,干货满满。
黄州区委副书记、代区长陈风意犹未尽地说:“各个局的局长们亲自备课上讲台,讲工作、黄冈发展,讲者用心,听者投入,效果奇好。讲课内容聚焦发展,直面问题,突出了求真务实的作风,让人深受启发。”
无论“新手”“老手” 都要成为“行家里手”
9月2日,市统计局局长胡朝晖收到一条来自“市政府办公室”的短信:请围绕主导产业,确定1-2个主题作专题辅导。报告主题应小而精,切忌泛泛而谈;报告内容应包括外地发展先进经验、本地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补短板强弱项的措施或建议等。
在市统计局工作近3年的胡朝晖拿到“考题”,系统梳理统计指标体系,全面分析历史经济数据,经过一周的精心准备,深入浅出为“学员们”端出一份如何围绕GDP核算规则深挖经济转型和社会发展潜力的经济知识大餐。
听完课后,浠水县委副书记、代县长陈正红感到收获满满:“要从GDP核算角度认真分析数据背后的逻辑支撑,加强经济运行精准分析调度,提高经济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走上讲台的不仅有经验丰富的“老人”,还有换届后充实到政府系统各个岗位的“新人”。
“通过系统分析黄冈工业的形和势,进一步找准工业所处的方位,全面查摆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问题的病灶,制定针对性的举措,体现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必将形成促进黄冈工业高质量发展和技改工作的合力。”刚刚到市经信局履新不到一个月的局长刘婷拿到“考题”后,花了整整一周时间查资料、到企业走访调研、梳理问题、向经验丰富的老同志请教,准备了一份整整80页的演讲稿,在最终评分中,她拿到了93.52分的成绩。
这是一次破除思想上“因循守旧”的培训,进一步传导加快发展的压力和信心——
武穴市委副书记、代市长查俊说:“政府系统高质量发展培训会召开,充分表明了市委市政府抓高质量发展的决心和力度,这既教了方法,又传导压力,还增强了信心,激发干劲。”
这是一次破除章法上“简单粗放”的培训,坚持分层分类,突出问题导向,以讲促学、以学促干——
红安县委常委高伟听后感觉酣畅淋漓:“此次培训点对点组织市直主要经济部门负责同志上台讲,点对点组织县市和重点乡镇学,点对点现场量化评分,这种‘讲、学、评’三位一体的方式,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抓发展的鲜明导向、抓质量的坚定决心、抓速度的迫切愿望、抓基层的良苦用心。”
这是一次破除能力上“本领恐慌”的培训,着力提升政府系统领导干部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政治能力、战略眼光、专业水平——
罗田县委副书记、代县长周黎感叹道:“市政府首次举办此类培训班,传导了抓经济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新论断,作为长期在省直单位工作、缺乏实战经验的新手,我学习后茅塞顿开、豁然开朗。”
“就是要通过培训,倒逼领导干部钻研业务、钻研政策、钻研工作,克服‘本领恐慌’,努力把领导干部打造成本地区本行业的专家权威,将中层干部培训成为行家里手,让一般干部做到应知应会。”市政府办相关负责任人表示。
刚从市直单位调到英山县温泉镇工作的余意鹏说:“作为一名基层干部,这次学习丰富了我履职尽责必备的知识体系,加深了我对经济统计规律、经济运行规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要做到学以增智、学以力行、学以克难。”
找准“问题”“难题” 推动产业发展破题
思路决定出路,眼界决定格局。
“干部存在的价值是解决问题,决不能让干部自身成为问题。各级领导干部要学会找准问题、研究问题、解决具体问题,决不能大而化之、笼而统之。”市委副书记、市长李军杰曾多次指出。
建筑业作为我市首个突破千亿元大关的产业,今年上半年增速明显放缓。在拿到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课题后,市住建局组织干部深入重点建筑企业摸情况、听需求,围绕课题研判谋划,倒逼住建干部不断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市住建局局长李学军表示:将在提升整体能级、推进行业改革、强化要素保障、优化法治环境、产值调度五个方面实现突破,稳住产值的基本盘不动摇。
新入库项目不多,重大产业类项目落户不快,导致1至7月,武穴规上工业增加值等4个方面的指标落后。找准问题,靶向发力,武穴市委副书记、代市长查俊说:“要以更大力度抓产业,主攻医药化工、新型建材、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四大主导产业,引导工业企业、优势产业向园区聚集,着力打造千亿园区、百亿企业、百亿产业; 以更大力度抓招商,组建医药化工、电子信息、装备制造3个产业招商分局,着力招引一批母体型、旗舰型、链主式头部企业。”
作为黄冈冲刺“百强”种子选手的麻城,亟需解决做大经济总量、挖掘产业潜力等问题。麻城市委副书记、代市长裴永波表示:要加强精准谋划抓经济,以开展“千人进千企”工作为抓手,摸清经济发展家底,聚焦制约发展的瓶颈难题,系统优化调整政策体系,推动挑大梁的石材产业高质量发展。
黄梅县委常委钟林表示:“要充分利用黄梅资源禀赋,发挥比较优势,做强纺织服装产业,做深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做优建筑建材家居产业,做实新材料新能源产业,做活文旅康养产业,全力推动主导产业高质发展。”
一个个问题一针见血,一项项举措直击靶心。7个多小时系统深刻的“头脑风暴”,让各个县市区政府系统主职和基层干部们增加了放开手脚、放胆发展主导产业的信心和决心——
“听课过程中,我一直在思考黄州该怎么办。”黄州区委副书记、代区长陈风说,“要进一步明晰主城崛起的思路任务,坚持抓项目、抓产业,率先融入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进一步抓实‘三大项目’建设,大力发展都市农业、商贸物流、装备制造业、总部经济‘四大产业’,谋划推进黄州工业园调规扩区。”
市发改委主任屈凯军表示:“将以更大力度推动主导产业发展,坚持问题导向,深化主导产业研究,开展研讨答辩,明确主导产业发展的重点任务、思路举措,力争每个县市区形成2-3个主导产业、1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以主导产业统领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打通“痛点”“堵点” 培育高质量发展增长点
围绕市委“干在实处、加快振兴、谱写新篇”的总体要求,聚焦高质量发展主题,此次专题培训传递出着力打通痛点、堵点,向深化改革要动力、向创新突破要潜力,为发展开路、向发展聚焦的鲜明导向。
打通抓经济工作的痛点,补齐工作短板,让思路变成出路、想法变成办法、优势变成胜势的广泛共识已经形成——
蕲春县委副书记、代县长陈丹表示:下一步将强化学习培训,加快能力提升,进一步学习市里的做法,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继续开展干部能力大培训大提升活动,推动全县干部学经济、懂经济、抓经济,全面提升干部能力水平。
团风县委副书记、代县长胡凯表示:“要坚持问题导向,找准病灶、逐个击破,对标对表、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千方百计抓投资、聚精会神抓产业、全力以赴抓项目、全心全意抓环境。”
市委农办主任、市农业农村局局长闫吉说:“将把压力变动力,把担当变成效,把培训成果落实到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具体工作中,进一步壮大龙头、延长链条、创建品牌,实现从卖资源、卖产品走向卖品牌、卖文化。”
打通制约经济增长的堵点,敢于善于“无中生有”“有中生优”“优中生强”,持续有效激发高质量发展活力、培育新增长点的路径图已经明晰——
英山县委副书记、代县长王海霞表示:“下一步,将围绕现代中医药及健康食(饮)品、汽车零部件及设备制造、文旅康养等重点产业方向,出台奖补支持政策,发挥辰美中药引进天津红日、三座山饮品牵手均瑶集团实现招大引强的成功效应,狠抓产业链招商,促进各类产业项目招引落地。”
红安县委常委高伟说:“要始终突出首位首抓,围绕建材家居、现代农产品加工、文旅康养、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等主攻产业方向,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招大引强,把有基础的产业做出链条来,把有条件的产业做出规模来,把有希望的产业做出龙头来。”
以更高要求对标对表,敢于打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勇于突破习惯路径的依赖,坚决克服本位主义、官僚主义的新气象正在显现——
市统计局局长胡朝晖表示:“下一步着力构建‘大统计’格局,加强与部门之间的合作,实现数据有效衔接,信息相互共享,助推统计工作高质量发展。”
市市场监管局局长郭小野表示:“作为市政府组成部门,必须要从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的角度出发来想问题、提建议、做决策,将在争创一流营商环境,打造一流服务环境和一流监管环境,创建一流消费环境和一流工作业绩持续发力,让营商环境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要素和核心竞争力。”
“下一步,政府系统还将举办多期经济高质量发展专题培训班,围绕重点行业、主导产业、项目建设、招商引资等内容授课,进一步巩固拓展‘千人进千企’行动成果,推动广大领导干部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实现质的飞跃。”市政府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搜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