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国禅寺为著名古迹风景区,始建于唐高宗显庆三年(658年),名“护国” 寺,后因北宋名臣韩琦曾在安国寺内“白昼青灯,风雨无怠”发奋读书,最后官至宰相,宋仁宗赐名“安国寺”而声名远播,成为江淮名刹。
苏轼贬于黄州时,常来往于安国寺,“间一、二日辄往”,“旦往暮还都五年如此”。除了参禅打坐等宗教活动外,他还常在安国寺沐浴,每当洗完澡,就“披衣坐小阁,散发临修竹”,觉得不仅洗掉了“身垢”也洗掉了心上的“荣辱”。因安国寺内“茂林修竹,陂池亭榭”的清雅环境,使他文学创作达至巅峰,写下了《安国寺浴)、《黄州安国寺记》等754篇传世之作。
游在黄州|安国禅院伴宝塔
寺与塔有缘,塔与寺相伴,安国禅寺旁有一青云塔,又名文峰塔,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明万历二年( 1574年),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重修。塔基面积为146平方米,塔基外层平台12×6.6平方塔为仿木结构阁楼式石塔,七级八角,层层出檐,塔身中空有一小孔从上至下贯通。
青云塔的结构别致,建筑艺术独特。塔身是青灰色块石砌成,呈八方形,七层八面,层层出檐,塔高42.44米,耸入云天,极其壮观 塔内有石阶138级,盘旋贯穿各层。为了利于通风透光和眺望塔外景物,每层外缘八方设有八个“门”,相互垂直对称。
青云塔顶生长有棵奇树,高3米有余,直径40多厘米,形如巨伞,大旱不枯。200多年来,此树无土无水无肥,终年郁郁苍苍,大风不倒,大旱不枯,且树冠自然生长为心形,实属罕见。每逢春夏,枝叶茂盛,来此观塔赏树的人,个个赞不绝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