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刘南陔 于 2021-9-23 07:21 编辑
《荆门九龙庵叶氏宗谱》二校审读会在荆门海逸酒店隆重举行 9月20号,中秋佳节来临之际,《荆门九龙庵叶氏宗谱》编辑部在荆门海逸酒店201室召开二校审读会。八点刚过,编委会副主任委员叶文胜、编辑张亚洲、主编叶越鲜(南叔)等早早来到会议室,迎候各房编辑。 上午八点左右,参会人员陆续到会。审稿按到会先后顺序进行。五房稿刚审完毕,已故原荆门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叶子新夫人李红梅在侄儿叶家新陪同下来到会场,大家连忙放下手上的工作,起身迎接,一一握手言欢,会议室里节日气氛更加浓烈。 主编向家新婶侄一一介绍到会宗亲后,家新说:父亲在世时曾告诉他,叶家祠堂就在柴家集,在那里住个半月个把月,不愁吃不愁住的。主编说,几个月来,我们也在苦苦寻找七房宗亲。二房保存的祖谱上有记载,七子思南住叶家垱。五房续修的族谱有载:七房后人有不少分别向拾桥、后港等地发展。子新检察长在世时曾与副主编叶子成就有过交往,但因派名系列不同终究未能相认。最近,副主委叶师新向主编讲到他与拾桥马垱叶家新有过多年交往的友谊,讲到拾桥马垱叶氏的派名只有“传子家廷”四派,而之前之后都不清楚的状况。这拾桥马垱叶家是不是正在寻找中的叶氏七房呢?为了集思广益,形成共识,家新在师新协助下,于9月16日组建起“七房荆门九龙庵叶氏宗亲群”,短短两天时间,入群宗亲就多达28人。房群的迅速建立说明这一设想得到广大宗亲的认可。 九点左右,叶苹女士来到会议室。到会宗亲全体起立,报以热烈的掌声,把会场气氛推向新的高潮。主编向大家介绍,叶苹是八月份新聘的宗谱编辑,刚从某局工会主席退休,是纲字辈,大家叫她苹姑好了。主编让苹姑在红梅女士旁落座,然后继续讲七房寻宗的故事。 主编说,在封建宗法制度下,宗族之间的派系争斗其实也是很激烈很复杂的,历史上某姓某个支派的集体出走不乏先例。再说,派名的形成与融通也有一个演进过程,例如柴集李姓都由江西迁徙而来,但分为黄陵庙与雷都庙两家,黄陵庙李姓派名为“文华光祖德”, 雷都庙李姓派名为“正宗延祖德”,也有一点寻宗归流的意思。主编问家新,这十多年来,你咋称呼师新?家新说:我一直称叔呀! 主编说:我有个建议,九龙庵叶氏“文师孔子”四辈是当代族人主体,你们马垱叶家也只有“传子家廷”四派,我们是不是就按家新称师新为叔的模式比照,即“传子家廷”相当于“文师孔子”呢?再往下去是“道宗尧章”,也解决了马垱叶家往下无派的问题,大家觉得如何?家新问婶婶红梅的意见,婶婶连连点头说是,她还说儿子在襄樊工作,这下知根知底了,宗亲路过襄樊时到她家去玩。家新说,“道宗尧章”四字寓意好,回家的感觉真好!叶子成笑着说:我原来与子新检长称兄道弟的,这下当叫他爹爹了!大家听了笑得合不拢嘴。主编说,当然马垱叶氏派名归流一事还要在房群发布,广泛征求意见,最终取得共识,以便制作世系家谱时使用。 主编叶越鲜还向七房宗亲就宗谱编修的体例、家谱收集编写等作了详尽的说明,就九房一校稿的校对补充问题与叶苹姑交换了意见。主编对苹姑说,国庆节后会专程拜望她的父亲、编委会首席顾问朝炳前辈,苹姑表示感谢,她与家新都表示会抓紧时间,在10月份完成编修、校对工作,实现一年编成宗谱的承诺。 午餐前全体与会者在海逸酒店门前合影留念。席间,大家互相敬酒祝贺,节日气氛热烈融洽,大家为宗谱编纂工程的二战告捷开怀畅饮。 据悉,这次会议完成对大房、二房、三房、四房、五房等126个世系家谱的二校审定。参加审读会的还有主任委员叶师雄,副主任委员叶青国、叶师新,秘书长叶孔生,编辑叶师华等。 (张亚洲 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