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出力比能者多劳好 时下,“能者多劳”是一些单位的领导者安排工作常用的方式。其原因显而易见,“能者”会干事、能成事、效率高,把任务交给他们,理所当然。反之,如果把任务安排给那些不会干事、不能成事的人,谁敢放心?久而久之,“能者”就有做不完的事。做事多、劳累也多,“能者多劳”自然就成了很多单位的一种常态。然而,笔者以为,要实现各项工作的整体推进,领导者就必须少提“能者多劳”,多讲“人人出力”。 众所周知,一个单位的“能者”毕竟是少数,即使是像诸葛亮那样忠诚勤勉的“能者”,其能力和精力也是有限的。“能者多劳”只注重发挥少数“能者”的作用,忽视了大多数人应有的作用,其结果往往是“忙的累死,闲的玩死”,从而使“能者”寒心,进而挫伤单位整体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个人岂有回天力?众志成城土变金。”同样的道理,在一个单位里面,是依靠少数“能者”包打天下,还是依靠所有人的智慧和力量,努力形成“九牛爬坡个个出力、追赶超越人人奋进”的良好局面?这其中体现的实际上是一个领导者如何用人的问题。一个优秀的领导者,最重要的能力,恰恰是善于激发和调动大多数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尽力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因此,作为一个领导者必须少提“能者多劳”,多讲“人人出力”。 少提“能者多劳”,多讲“人人出力”,要求领导者首先要根据单位每个人的德、才情况,合理安排其岗位,明确其权责和工作要求,构建“人人出力”的工作格局。其次要积极运用激励机制,加大考核奖惩力度,在思想情感、经济待遇、政治前途等方面,让“多劳多得、少劳少得”在单位里蔚然成风。再次要以“能者”为榜样,教育引导“不能者”、“不会者”向“能者”看齐,通过“能者”传帮带,提升“不能者”、“不会者”的能力素质,从而使其成为新的“能者”。只有这样,才能形成比学赶帮、追赶超越的新常态。
补充内容 (2023-9-4 23:11):
1234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