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咸城际铁路,为武汉城市圈最先通车的城际铁路,起于武昌站,止于咸宁南站,全长91公里。 2013年12月28日,武咸城际铁路正式通车。刚通车的一段时间,不少市民抱着尝鲜的想法,纷纷买票进行试乘,上座率还不错。但半年之后,随着市民的兴奋劲过去,该线路的上座率一直在低位徘徊,成为了名副其实的运椅子线路。 至于武咸城铁为何从刚通车时的香饽饽,到最后沦落为常年的运椅子。小编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线路太短,与京广铁路重复。大家都知道,武汉和咸宁都位于国家的南北铁路大动脉京广线上,每天从武昌站到咸宁的客运火车车次数不胜数,武汉居民去咸宁,咸宁居民来武汉,通过京广铁路出行都非常方便,不一定非得通过乘坐城铁出行。 2.车次太少。武咸城铁途径武汉江夏庙山,纸坊等人口密集区,从客观上存在较大的通勤需求,但武咸城铁车次太少,尤其是经停庙山,纸坊的车次更少,导致有出行需求的人因时间不合适而放弃乘坐城铁出行。 设想一下,如果当初把建设武咸城铁的钱,用来建设武汉至洪湖至监利的城际铁路,上座率肯定不会低。 小伙伴们,你们认为武咸城铁上座率一直不高是什么原因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