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是富国之本、兴邦大计。 求才若渴、唯才是举。在三国时期,互相攻伐、争夺政权的进程中,曹操为广致人才,共发布过三次求贤令,这是同时代的其他人都没有做过的。而事实也证明,曹操从汉末群雄中胜出,决不是靠搞一言堂,而是靠广泛采纳诸多谋臣的建议,其中如郭嘉、荀攸、贾诩、许攸等在关键时刻,都提出过重要建议,贡献尤著。而每当战胜克捷、论功行赏时,曹操对于麾下多谋善断、积极建言献策的荀彧、郭嘉等谋臣也没有忘记,而是一再突出“平定天下,谋功为高”,并给予重奖。 三国时的“枭雄”为聚人才做得是如此完美!那面对当今中美贸易战的炎黄子孙该如何应对呢?毫无疑问我们要急国家之所急、解发展之所难。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必须扛起自主创新的重任。自力更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奋斗基点,自主创新是我们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怎样才能创新?唯一出路只有靠人才。 当今中国,非常时刻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要满腔热情关心、引导、指导青年科技人才,不断发现、培养、举荐人才,为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铺路搭桥,用智慧和温暖的双手,托起年轻人的未来,托起国家科技发展的未来。而且还要重视知识,创新机制,集聚各方面优秀人才。因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人才是兴国之本、富民之基、发展之源泉。 近年来,坚持党管人才,人人皆是人才,人人尽可成才”的理念贯穿于工作始终,应时代之需育可用之才。坚持党管人才。做好人才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通过日常教育、党史国情培训、座谈交流等方式,增强他们的政治认同感和向心力。积极鼓励人才中的党员站排头、当标杆、树形象,充分展现新时代人才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激发人才活力。坚持培养和造就充满智慧、素质优良、敢闯善干、“为我所用”的人才队伍,广开进贤之路、广纳英才,用情怀滋养人才,最大限度地凝聚起实现追赶超越的正能量,为新时代新玉树实现新跨越新发展,最广泛地凝聚各方人才的智慧和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