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浙江省杭州市 2021-10-27 04:20:2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黄梅地处吴头楚尾,江山(大别山南缘)之间,是南北方言过渡区,也是东(吴越)西(荆楚)人文过渡区。黄梅话自成一派,跟周边县市武穴,宿松,蕲春,九江方言都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当然也有不少趋同性。
综合来说,黄梅话跟宿松话差异最大,其次九江,其次蕲春,其次武穴,跟太湖方言反而更接近。黄梅话可分为四大片区。北部近赣语区,俱备喉塞音,无翘舌音,无卷舌音,无儿化音。南部江淮区,平翘对立,无儿化音,无卷舌音。西南蔡山片区,近似武穴,瑞昌话,有儿化,平翘对立,无梅花音,这点是跟黄梅其它方言片区最大的区别,而且界限相当清晰,大约沿着蔡山镇胡世柏至太白湖小路为界。第四区目前还有待确认,就是小池街上话,由于受九江市区话影响,普化严重。翘舌音重,用词抛弃本地词汇,接近九江市区大杂烩方言。
方言是地方人文之根,也是地方特色,随着现代社会地区之间交流的日益频繁,普通话的影响越来越大,许多地方方言渐趋式微,希望黄梅话能够传承发扬,行稳致远,以致梅韵芳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