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产业“金钥匙” 打开乡村“振兴门” 乡村振兴,产业是基础。当前我们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中央提出要形成“两个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而且要以国内循环为主体,国内的产业基本在于农业,也就是我们以企业、合作社、农户为经营主体的农业产业,强化农村产业发展,对我国经济发展有着“定海神针”一般的重要作用,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收入,促进了就业,乡村才能振兴,各行各业才能更好发展。 发展产业,要注重从实际出发。近年来,我县以建设避暑康养名城为目标,举全县之力,集全民之智,坚持打好生态牌、走绿色路,大力实施“康养+旅游+避暑”发展战略。我们的产业发展,也要坚持这个路子,坚持“一村一策”,充分考虑地理区域和村情村貌,集中发展以玉米、核桃等传统种植业为基础,中草药种植基地为辅的农业产业,发展以“中草药种植养生文化基地”“特色种植旅游业”等,包含“养生、体验、旅游”为一体的现代化田园综合体,持续提升农业产业附加值,让第一第三产业融合发展。 产业发展,要吸引大量人才。没有人才就没有技术,没有技术产业发展就会停滞或者缺乏市场竞争力。我们要出台利好人才的相关政策,要把加强农村产业发展人才队伍建设放在重要位置,针对人才队伍现状,围绕培养、吸引和使用人才三个环节,在人才准入、继续教育、职称晋升等方面建立长效机制,重点培养和吸纳农科院校相关人才。充分利用人员流动趋势,制定合理的激励政策,使政策切合趋势,使人才服务于基层。对长期在基层工作的乡村医生,要逐步提高报酬,使其安心在基层工作,达到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目的。 发展产业,要坚持以人为本。村集体产业的经营主体、实际或间接受益人要以群众为主,达到用产业发展促进群众增收致富,达到乡村振兴的目标。可以开展“三变改革”,让群众自己做股东,扩大产业规模;可以引进外资,吸纳村民就业或销售农产业;可以由群众发展集体产业,变“小户经营”为“集体经营” ,发展集体产业。总之,乡村产业要“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要以提升群众收入为根本目的,用产业来反哺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村容村貌,提高乡村宜居水平,切实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让乡村振兴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