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近日,抗美援朝题材电影《长津湖》正在热映,再现了71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兵团慷慨赴朝,与武装到牙齿的敌方王牌之师血战到底的英雄史诗。(10月4日 光明网) 从1949-2021,新中国成立72周年,适逢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长津湖》的上映,可谓恰逢其时、意义重大。71年前,由中华优秀儿女组成的中国人民志愿军,高举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正义旗帜,同朝鲜人民和军队一道,历经两年零9个月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彻底地粉碎了侵略者陈兵国门、进而将新中国扼杀在摇篮之中的图谋,是中国人民站起来后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彰显了中国人民志愿军英勇的军魂。 铭记是最好的纪念。在国庆假期这样一个特殊的时间节点,电影《长津湖》用176分钟,生动诠释伟大抗美援朝精神,该影片一上映就“走红”,再次证明,爱国主义精神才是永远的“主旋律”。从杨根思抱起炸药包与敌同归于尽,到“冰雕连”卧在摄氏零下40度的阵地上,手握钢枪、手榴弹,直到生命尽头保持着整齐的战斗队形和战斗姿态,无数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流血牺牲、无私奉献,才换来了今天的山河无恙、家国安宁。历史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每一个为党和国家舍生忘死的英雄,英雄浩气长存,英雄精神不朽,致敬每一个“最可爱的人”。 奋斗是最好的告慰。新中国成立72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砥砺奋进,一改近代以来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的命运,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GDP超过100万亿元,高铁公里数世界第一,成为世界工业第一大国、制造业第一大国;教育、文化、医疗卫生、体育、社会保障、扶贫脱贫、生态环保事业全面发展,人均预期寿命升为77岁;人民群众畅享着网上购物、用手机支付、骑共享单车、坐高速列车的新“四大发明”带来的便捷幸福生活,中华民放走上民族伟大复兴的康庄大道,人民群众的爱国主义热情空前高涨。 作为影片,《长津湖》无疑是成功的。而《长津湖》的成功的背后,实则是“主流”与“顶流”对决的胜利,是正统文化与“饭圈文化”对决的胜利,是唯物史观与历史虚无主义对决的胜利,更是爱国主义精神照进了现实,激励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而不懈奋斗、生生不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