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7142|回复: 1

又是与逻辑相关的事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10

121

主题

215

帖子

341

积分

中士

Rank: 3Rank: 3

积分
341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21-11-23 20:29: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又是与逻辑相关的事
    最近在微信群里,与同学开展了一次关于城市开放的讨论,事情是因我在群里晒出的几张照片和两个视频引起的。我家住武汉市,群里都是我小学到中学的同学,是在武汉一起长大的伙伴。现在,其中的一些人早就离开了武汉,有的在省内他地,有的去了沿海,还有的移居海外,我从小到老扎根在当地。晒出老景新貌或是曾经不曾留意的旧址供大家分享,初衷是增加聊天的话题。
    武汉是内陆城市,长江、汉水两条河流穿城而过。特殊的地理条件,把城市分割成武昌、汉口和汉阳三个相对独立的区域,人们习惯称之为“武汉三镇”。如果再作进一步的深入解析,武汉有个显著的特点,让造访者蹊跷和疑惑。那就是汉口有一大片,有规模、成建制的洋房,并且是上世纪初遗留下来的正宗洋货。其具体情况如何?没来过武汉的朋友,可以参照上海和哈尔滨两座城市的街头,就大致可以琢磨出汉口的基本面貌。近几年,旅游热兴旺,汉口洋房街景成为武汉市一道特别的景观。
    问题是,上海和哈尔滨基本属于边境城市,跟域外的交往频繁,有洋房存在是顺理成章的建事。武汉是内陆腹地,与洋人八竿子够不到,这些洋玩艺的存在,犹如天外来客,尤显突兀和与众不同。不过,我和同学都是汉口长大的伢,长期耳濡目染,对这里的洋房就没有产生过异样的感觉。我猜想,这种麻木的状态,是习惯成自然的心理作用造成的。说起来,我从小到老生长在这座城市,真正对它有感觉也只是最近几年的事。
    我发的图片和视频跟洋房相关。所不同的是,我选取的是武昌的洋房,并附带了一个提问,图中是武汉哪个地方?事前我就估计,多数人会答是汉口某地。果然,有人说是花楼街、六渡桥,有人说是洞庭街、江汉路。猜来猜去,都没有离开汉口的范围。
    我选取的景观是两处,一处是武昌的昙华林。在解放前,此处是武昌达官政要、社会精英出入汇聚的所在地。解放后,建设目标转移,沉寂了一阵,近十几年开辟成了旅游景点,又登上了武汉的明星榜。此地毗邻黄鹤楼,又是丘陵地貌,房屋建筑背靠山岗,由下而上向山顶延伸。错落有致的布局,伴随蜿蜒曲折的步道,很有山城城堡的韵味。上世纪初,基督教的瑞典教会在这开有慈善医院、育婴堂、教堂等等。另一处,是距离此地约500米左右的民国大总统黎元洪的府邸。这是一组中西和壁式样的二层红砖瓦房。据介绍,民国初年,黎总统在清抚台衙门的旧址上改建而成。抗战时期,这里还曾是国民党军事委员会的驻地。
    我见大家猜不出来,就据实相告,并夹带了一些个人的见解,来突出这两个景点的意义和价值。我说:“武汉在中南地区有两个头衔是其他同类城市无法比的,一是省会城市,二是开放城市。同时冠有这两个衔子就很不一般,把相邻省会的城市比较一下,武汉的特点就很突出。戴上省会的桂冠是沾了武昌的光,原因是清朝统治时期,那里就是湖广总督府的所在地;顶着开放城市的牌子是沾了汉口的光,因为清道光年间汉口成了对外开放的口岸,准许外国人、外国资本进入。
    “还记得吗?读小学的时候,吳老师象嘱咐狗子过年(反复叮咛之意)地跟我们讲,武汉是开放城市,遇到外国人扔糖不要捡。被外国人照了相,就是给城市丢脸,给社会主义抹黑。当时是小孩,根本不懂“开放”的含义,更不明白最早开放只有汉口一小块区域,武昌、汉阳是外国人不能随便进入的地方,最终“开放”扩展到整个武汉是后来的事。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汉口江汉、江岸一带外国建筑多,而武昌、汉阳就很少有洋房的原因。
   “图中上面的洋房,是武昌昙华林的洋人教区遗存,为瑞典教会所建。是正宗原版的洋货。下面红砖瓦房,是民国大总统黎元洪的府邸。距教区不远,藏身在一个叫胭脂坪的巷子里。
   “武昌、汉阳的洋房与汉口的有本质上的区别,汉口的主要是外国资本入侵的结果,武昌、汉阳的模仿之作的可能性要大些。”
    为了加深同学对本地是开放之城的印象,我末尾加了一句,“汉口在道光年间开埠,类似于现在深圳、珠海的意味。”没能意料的是,这句话引出了一场事关逻辑问题的辨难。
    同学里的Y公是个鄙视传统的人,听我如此说,立马艾特我道:“汉口在道光年间开埠,相当于现在深圳、珠海的情况?深圳、珠海卖的是三洋、电视机、汽车,那道光开埠,据说鸦片特别畅销……。”
    很显然,近代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社会逐渐沦为外国列强瓜分利益的角斗场,老百姓在内忧外患的双重压迫之下,过着水深火热的艰难生活。从表面上看,是国门洞开,招来了列强入室盗劫。实际深层的原因,正是闭关锁国造成的落后,才招致强盗纷至 沓来。Y公话的意思,正是遵循了因为大门敞开,才导至引狼入室的推理逻辑,这实质是搞错了因果关系,把问题简单化了。
    我的意思被Y公曲解,分析其中的原因。首先是近代被洋人蹂躏的屈辱史,对国人的伤害深重,后人对近代史的整体印象极其负面,这是Y公曲解的主要方面。其次,我对当地认识,是通过所见、所闻的一些零星碎片化的信息拼接而成,其中有个人体会和感悟的过程。这个体验Y公没有,所以相互交流不在一个平台上。再一个,隔空喊话,靠单一发贴,形式简单粗糙,我真实的想法在传递中打了折扣。于是,我觉得有必要再啰唆几句,就说了下面一段内容。
    “新中国的四大散文家之一的秦牧,写过一篇《故乡的红头船》的记叙文。秦牧是华侨,早年在海外生活,回到故乡之后,发现家乡水面游弋的船只与别处的不同,都用红漆将船头刷得很醒目,他觉得奇怪,便明察暗访想探个究竟。结果他又发现,故乡的有些吃食不同凡响,不象是那个小地方应有的东西。他话的意思,就是这些食物如同御膳流落民间一般。经过追根寻源,他终于发现,原来,他的家乡在很早以前,是个蛮有影响力的港弯和贸易口岸。红头船是当时风头正劲的标志。后来风向转移,家乡变得冷清萧条了,但把船头漆成红色的习惯保留下来,而由客商引入的吃食也没因人散而消失。于是作家非常感慨,有些事不是表面看的那么简单,认识真相要经过一个深刻的过程。
    “我生在汉口,也长于斯处,还有从江北搬迁到江南的经历。刚迁移过江时,感到武昌很落后。有一次,我无意寻访到一个叫“石榴花塔”的古迹,在查阅相关资料的时候,看到一篇介绍武汉古塔的文章,作者是个汉口人。说武昌是乡下,口气非常鄙夷,有强烈的居高临下的优越感。抛开他的态度,武昌落后,与我刚到武昌的感觉不谋而合。当时有这样的落差,根本就没有意识到,汉口曾经是开放口岸这一茬。
    “你不要钻牛角尖,汉口是被迫开放的,跟现在的开放是两码事,把二者放在一起争个长短高低,未免是把问题简单化了。我们一出生就活在既定的事实之中,对曾经的开放未必作过深入充分了解。有一次看报,读到清政府表彰在华的洋稅务官,感到莫名奇妙。还有武汉关长期被洋人把持,也不知是咋回事。后来才清楚,鸦片战争以来,历次的战败赔偿均以清帝国的税收做抵押。洋人怕清政府打马虎眼,要亲白掌管财稅,这等于是卡住了一国的经济命脉。这是我们不曾体会到的开放,其中有很浓的肆虐和残暴的血腥味。
   “我们从那里来,又要去向何方?是哲学家们不停追问的终极思考。如果我们事先了解开放的历史,我想,介绍古塔的作者口气就不会那么的轻蔑,姿态就不会那么傲慢,看待差距就会是严肃和审慎的态度。
    “武汉成为行政市的历史不长,时间在上世纪二七年。之前,武昌是武昌,汉口是汉口,不是一个系统。后来合了,开放的范围大了,省会的地盘也大了。这对一个地方的竞争力和知名度来讲,无疑是重大的利好。用发展的眼光看,开放总比不开放好。身边就有一个例子,同学T班长身在海外,他的体会要比我们深刻。现在他若回国住酒店,则必须1住有涉外资质的酒店。治理国家,管理社会有相应的制度条款,卡严了对人员、物资流通就是阻碍。我们看问题,了解社会切莫浮在表面,切忌用简单的公式去套复杂问题。”
    我满以为把事情解释清楚了,谁知T班长艾特我说:“开放的代名词也许是国际接轨,汉口在道光年间就在(与)国际接轨了,  但事情总是一分为二的。但今天的中国,可能出现国际接轨中国了。  武汉是开放的,但不是所有的开放都是好的。”
    T班长的意思和Y公的讲法一致。他们共同点在于,开放是伴随鸦片战争一道强加给中国的东西,鸦片战争给中国近代社会造成了深重的灾难,肯定开放就是为侵略贴金。说实话,这个意思陈述出来很简单,然而其中纏绕的问题很复杂,要解开疙瘩,梳理清楚,使之改变看法,不是一桩容易的事。我深知自己的水平有限,但被逼到这一步只有硬着头皮上。
    “@T班长,昨天太忙,冇注意群里的信息,刚看到你的回复。看来你和T公对我所言的开放还是有些误解,现在只好再啰唆几句,看能不能把事说清楚。
    “生活是一条永动的河流,曾经发生的事,视之为历史去评介是一回事,顺着这条河流又身在其中沉浮则是另一回事。前者评价是总结性的判断,是只有过往而无下文的过式;后者是要既往开来的正在进行时,结论待定。
    “社科理论界有句名言:地理是历史之母;借用这句话的格式,我来贩点私货:环境是思想、思潮的温床。二十世纪能诞生一大批伟大的社会革命家,与类似武汉关长期被洋人把持的状况不无关系。外部势力的入侵一方面唤醒了国人的救国图存意识,另一方面被资本裹挟的新的生产方式及其关系对封闭的中国社会来说,也是一次接受思想解放的过程。大革命和抗战时期,武汉能成为全国关注的焦点,除了地理因素外,思想开化是一个重要原因。
   “推动社会发展,思想解放是不可或缺的必答题。当代的改革开放,反复强调要思想解放就是佐证。而且,思想解放对社会民间也有潜移默化的作用。眼界开阔了,办事和追求就是不一样,带兵的人普遍反眏,城里的兵好带就是这个道理。汉口开埠的年代,中国社会是自给自足的封闭社会。股份制、交易所、经纪人、广告推销以及各种复杂的商业模式不存在。洋人侵入带来了这些洋玩艺,从某种程度讲,对国人是一次思想解放的运动。
   “事物的运动发展会有惯性,这是规律。曾经的开放对于今天的招商引资有无关系?有开放城市的招牌在,答案是肯定的。当年屈辱的开放口岸,历史学的评价是给中国社会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但是,时过境迁,现在我们从中受益,并不是侵略者给的恩赐,而是我们先辈忍辱负重留给后人的利息。话到此处,我们要起立、立正,向我们的先辈,特别是那些把负资产变为正能量的革命志士仁人,深深地鞠上一躬!
   “社会矛盾错综复杂,近代史上的开放是伴随侵略战争而来,战争带来的直接后果是生灵涂炭,社会凋敝,民不聊生。因此,开放往往被人误认为是恶之源,其实,兵凶战火才是摧毁繁荣,消灭文明的元凶。当然,开放也有受侵略的风险,受害的主要作用和影响在经济、文化和思想意识方面,恶性程度远远低于战争的破坏,同时它还有促进社会繁荣的一面。正因为这个特征,战争贩子总要借助它的外衣,把强盗的嘴脸装扮成文明的绅士。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帝国主义的所谓‘大东亚共荣’,鼓吹侵略就是替被征服者建立王道乐土,所用的就是偷梁换柱的伎俩。其实这是他们预设好的强盗逻辑, 即侵略带来了开放,开放促进了繁荣。今天,如果我们不正本清源,回避开放的话题不谈,抛开开放中的有益因素不利用,就会落入强盗们预设陷阱里。
   “乘坐历史的航船,向未来的彼岸竞发。如果我们不摈弃非此即彼的简单思维,就会畏缩不前。”
    本来,同学好友聚在一起谈天说地,是一桩随意、轻松、愉快的事,没曾想到话题绕到严肃重大的国计民生的问题上,弄得人神经紧张,心跳加快。记录下这个过程,权当人生旅途上的一次奇遇。
    1633344402095.jpg
    1633344418204.jpg
    1636866673261.jpg
    1636868033020.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1123

2万

主题

60万

帖子

77万

积分

超级版主

人在天涯ξ灵气袭人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775850

东湖元老勋章东湖服务奖章东湖水王勋章东湖精华勋章

IP属地:湖北省

发表于 湖北省 2021-11-24 01:21:13 | 显示全部楼层
帮顶一下。
活着应该快乐,因为你会死很久。
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
如果你涉世未深,我会陪你看遍世间繁华;如果你历尽沧桑,我会带你坐十遍木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