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圣诞节、情人节氛围浓厚,传统节日氛围不足,随着国家对传统节日的重视和政策的出台,华夏民族用与亲人的团聚开启新的一年;从清明时节的细雨纷纷,断魂的路人们开始追忆着逝去的故人;从碧艾处处粽香扑鼻,脚踏龙舟呼声震天,到纪念屈原吃粽子,吃着月饼赏中秋。传统节日文化,让传统文化薪火相传,增强民族自信。 在现代快节奏、高速度的社会竞争环境中,人们仿佛心灵无处归依,在国家大力保护和弘扬传统文化的当下,也进一步唤醒人们对传统节日的情感记忆:中秋节思乡思亲的乡愁、月宫古老神话的魅力、七夕鹊桥相会的甜蜜等等。挖掘文化内涵,才能让日子越过越红火的同时,精神也越来越丰盈,守望和迎接美好生活。 在互联网时代,在技术的赋能下,互联网几乎能满足文化产业发展所需要的全部场景和功能,新的传播渠道连接经典与大众,让传统文化的扩散及传承方式更加多元。比如受到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的《诗词大会》《国**藏》等系列节目,疫情防控期间的“云”游博物馆,短视频平台上的“让文物活起来”的活动等,都在以更新颖的方式、更权威的解读,既激发了年轻人了解传统节日文化内涵的兴趣,也集思广益凝聚智慧来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新时代,我们追求时代的新脚步,要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 传统节日的形成,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长期积淀的结果。从流传至今的传统节日习俗里,后人不但可以看到古人生活的精神画面,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还能提升民族文化认同感,不迷失方向,让前进的脚步更加笃定,让幸福的守望更加自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