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需要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接续奋斗,必须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大力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是确保党和人民事业后继有人的战略之举,也是一项紧迫的现实任务,各级组织部门要切实增强责任意识,树立战略眼光,加强系统谋划布局,完善常态化、长效化工作机制。努力建设一支忠实践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数量充足、素质优良、充满活力的优秀年轻干部队伍,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必须源源不断培养造就爱国奉献、勇于创新的优秀人才。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人才是一个地方、一座城市发展的第一资源,在创新创造的新时代,人才的价值和作用显得更为重要。从科技创造、再到技术升级、又到新兴业态,每一处发展、每一个环节、每一处进步都少不了人才智慧发挥和才华施展。千秋伟业,用才为本。招才引智、聚引贤才,固然是为了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促进党和国家事业持续进入辉煌。但是,少数地方存在“压榨式用才”现象值得警惕,盯住既定的部分高层次人才不放,缺乏育才引才的后劲和动力,对现有的人才存量进行“极大限度”使用,造成人才创造力进入瓶颈。如此,不利于人才工作良性循环发展。跳出“压榨式用才”陷阱,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当今世界,开放包容、日新月异、互为一体,人才战略、人才眼光要跳出眼前、放眼世界,更要有胸怀天下的广博襟度,切实有聚引天下英才的高度和格局。唯如此,方能打破技术创新的内部循环,防止地方科技创造、产业创新陷入“内卷”,造成人才资源的极大流失和浪费。 能否真正跳出“压榨式用才”陷阱,折射的正是一个地方、一座城市未来发展的持续力和原动力,也关系着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