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4489|回复: 0

道观河畔寻唐韵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4

15

主题

22

帖子

63

积分

下士

Rank: 2

积分
63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21-12-10 15:58: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道观河畔寻唐韵
江腊喜
在武汉市新洲区的东部,坊间流传着一条歇后语:道观河的柳树——管得宽。毫无“行为能力”的柳树,怎么会与管闲事沾上了边呢?于是,爱好民俗的我,决定前去一探究竟。
在离道观河风景区以北约两公里的道观河畔,我找到了那颗传说中的柳树。
说是柳树,可她的躯干和枝叶,与婀娜多姿的柳树一点也不相似。那颗“老态龙钟”、须数人才能合抱、根部已经被蛀空的古树,上面挂着武汉市人民政府确认、由武汉市林业局所制的一块匾,上面明明白白地标明这棵有二百多年树龄的“古树名木”,名叫“枫杨”。原来,这棵叫了两百多年的“柳树”并不叫“柳树”,而应叫做“杨树”。
好端端的一颗杨树,怎么被叫成了“柳树”呢?当地一位老先生用一个传说告诉我答案。相传,隋朝的第二个皇帝隋炀帝杨广,崇奉“享乐主义”,他凿通了京杭大运河以后,常乘龙舟下江南游玩。隋炀帝带有大量妙龄美女,在龙舟上跳舞唱歌;河的两岸,广植柳树做“风情树”。婀娜多姿的柳树与仪态万方的美女交相辉映,隋炀帝看了“大喜乐”,于是,便赐柳树以“国姓”——姓杨,柳树自此便被叫做“杨树”,而民间则把原本叫做杨树的树种叫做“柳树”,以示区别。
考诸典册,就连严肃的《辞海》也说,“枫杨,一名‘麻柳’、‘柜柳’、‘枰柳’、‘榉柳’、‘元宝树’……”五个别名,竟有四个说它是“柳”!看来,当地管这棵枫杨叫“柳树”,并无不妥之处。附近居民告诉我,当地上了年纪的人,都管柳树叫“杨树”,而把杨树叫“柳树”。而唐宋时期的诗词歌赋,也管柳树叫“杨树”、柳絮叫“杨花”。
这棵“张冠李戴”的“柳树”,又是怎么与“管闲事”扯上边的呢?附近居民告诉我,一直到建国前,这颗“大柳树”底下都是“断是非”的场所:当地乡公所处决犯人,选择此处;活跃于此地的新四军杀土豪劣绅、锄汉奸,也把这里当作刑场;就连地方上有人犯了“十恶不赦”的罪行,族长也要把罪犯拉到这里,“昭告天下”然后处决!
原来“管得宽”的不是树,而是人,这只不过是一棵“替罪树”而已。那么,选择在这棵树下行刑的原因又是什么呢?附近的村民不能说出个所以然来。翻阅新洲县志,考察附近我才恍然大悟。这颗“柳树”位于从河南到黄州的古官道旁,离古树约二百米远的地方,曾是古官道上的一个驿站,就连孔子南下楚国,也是沿这条官道走的。古树附近,有一条曾繁华一时的道观河街。而与这颗“柳树”隔河相望的,是一座有一千三百多年历史的“唐敕紫霞寺”。相传,唐太宗李世民南征北战路过此地时,看见这里紫气缭绕,大有“王者之气”,李世民当了皇帝以后,即命于此处修建紫霞寺,以镇住“王气”。由于唐朝的皇帝姓李,道教的鼻祖老子也姓李,唐朝的皇帝便自称是老子的后代,唐初奉道教为国教,这紫霞寺也自然是道教的建筑物了。道观河名称的由来,据说即源于此。
因此,选此处作为刑场,既有交通的便利,也有出于制造轰动效应的考虑。但我认为,更主要的原因,还在于对传统的继承。唐朝的时候,都城长安没有专门设立“午门”之类的刑场,要处决那些罪大恶极的人,唐朝的惯例是,官至宰相一类的人,押至长安城西南的一颗独柳之下处决;而普通犯人则押至狗脊岭斩首。依傍唐代建筑物紫霞寺的道观河,自然更具“唐风余韵”,就连杀人也追求具有正宗的唐代“斩于独柳之下”的传统了。
因此,“道观河的柳树”,与其说它“爱管闲事”,不如说它是大唐文化的传承者,也是一枝独秀、傲立于红尘一隅的唐代传统的见证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