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浙江省杭州市 2021-12-17 12:07:2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90年代寄宿生常吃的10种坛子菜,你吃过几种?满满的回忆

小吴上农村
12-01 17:32:32
关注
在90年代的农村,农民依然是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那时普通经济不活跃,能过上温饱的生活已属非常不错的了。
小吴读高中的时候,10天回一次家拿米拿菜,20元的生活费家里都拿不出,90年代农村孩子读初中高中都是在学校里面寄宿的,从家拿米拿菜去,学校请师傅负责蒸饭,通常是一个星期(那时是6天)回一次家,6天的时间所吃的菜都是从家里拿的,有的家里经济条件好的,有钱买一些菜吃,有学校附近的居民炒好菜来学校卖的。

从家里带的菜为了能吃上一个星期,所以都是选择一些干菜,腌菜,酸菜之类的,煮的时候就是尽量不放水,这样保存的时间会久一些。那时谁家有小孩寄宿的,家里就会制作很多的干菜,酸菜,腌菜,房间内摆好多的坛子。
小吴回忆了一下,那个时候常吃的10种坛子菜,吃到厌,不知道你读书的时候吃过几种,想来都是满满的回忆。
第一种坛子菜:酸辣椒
湖南人以吃辣椒而出名,辣椒是不可少的菜了,任何菜都会放辣椒的,因此辣椒也是家里种得最多的菜了,什么干辣椒,辣椒粉,酸辣椒,泡辣椒都会制作一些。

酸辣椒炒虾,炒烟熏干鱼是那个时候吃得最多的了,虾家里没有,都是妈妈赶集的时候买的,烟熏干鱼是自己家里制作的。家里有种稻谷,每年都会在稻田里面放田鱼,待水稻黄了就放干水,把鱼捉回来,制作成烟熏干鱼。
切点酸辣椒,拿两三条干鱼,放油这样炒起来,放一点水再煮一下,然后再炒干水份,用一个罐头瓶子装起来,拿去学校里面吃。那时有干鱼吃,是很多同学羡慕的。
第二种坛子菜:酸南瓜藤
南瓜藤你吃过吗?在小吴家乡湖南新化,喜欢吃酸南瓜藤,到了秋冬季节,气温冷了,不结南瓜了,就拔南瓜藤回来,剥去皮,切碎,晒至7成干,加点盐,辣椒,姜丝,装坛子里面腌起来。

去学校的时候,放点油,随便炒一下,带去学校吃,有时也用酸南瓜藤炒虾,炒烟熏干鱼。
第三种坛子菜:酸豆角
酸豆角是除辣椒之外吃最多的坛子菜了,每年妈妈都会种植很多的豆角,摘回来切碎晒至7成干,加盐,辣椒,用坛子装起来,就是酸豆角了。

同时也会做一些干豆角,就是直接晒干,不用坛子装的。
第四种坛子菜:盐菜
盐菜同梅干菜有类似吧,就是用大头菜的茎叶,切碎晒干再用坛子装起来的。也有不用坛子装的干盐菜,听妈妈说,陈了几年的盐菜还可以做药。

干的菜只能煮了,加水煮发了,加盐油辣椒,再适当炒一下,炒干水份了再用罐头瓶子装好带去学校吃的。
第五种坛子菜:豆腐乳
豆腐乳是自己家里制作的,爸妈在田边上,地里种植的黄豆,到了年底就会打好几桌的豆腐,大部分的用来炸油豆腐,一两桌就制作豆腐乳。

小吴家制作豆腐乳也是简单的,见妈妈把制作好的豆腐,用一个竹篮子下面放点稻草,把豆腐放进去,上面再盖好,挂在房间梁上。待它长霉后,把豆腐切成四方的小块,加些盐,生姜,辣椒粉,用坛子装好,想吃的时候,就夹一些出来就行了。
第六种坛子菜:豆豉
豆豉也是在学校吃蛮多的,都吃厌了。
老妈用自家种的黄豆煮熟,用一个竹筛子下面垫些稻草,倒黄豆进去,上面用布盖好,同制作豆腐乳一样,挂在房间梁上,让它自然发霉。

发霉后,再倒出来晒一下,加盐,辣椒,生姜,用坛子装起来,想吃的时候,拿一些出来,放点油简单炒一下就可以吃了,非常的下饭。
第七种坛子菜:酸藠头
藠头 是一种类似葱的蔬菜,不知道你们那里有没有?它非常容易种植,可以说是一种懒人蔬菜,种好都不怎么管都有得吃的。

挖回来的藠头,去掉茎叶,洗净晒干水份,就加盐,辣椒粉,生姜来腌了,腌好装坛子放一段时间就可以吃了,想就就夹点出来。
第八种坛子菜:酸刀豆
刀豆你见过吗?因其外形像刀而取名刀豆。
种植的刀豆,选择大而不老的刀豆,撕去外屋的筋皮,用刀切成一小块小块的,来腌,加盐,辣椒,生姜,装坛子就行了。

过一段时间后就可以吃了。
第九种坛子菜:酸萝卜
每年的冬季就可以制作酸萝卜了,同时还有萝卜丝。

拔回的萝卜,洗净,切条晒至七成干,就装坛子,加盐,辣椒,生姜,腌起来就好了。
要吃的时候,拿一些出来,切成丁状,用来炒虾,鱼也是可以的。
第十种坛子菜:辣椒酱
辣椒酱一般都是在夏季辣椒多的时候做的,都是用红辣椒来做,摘回来的辣椒,洗净,晒干水份,切碎,加盐,装坛腌,腌好后直接就可以吃了,非常下饭。

90年代的农村孩子,可能地方不同,吃的菜会有差别,以上10种就是小吴家乡湖南新化,农村孩子读书寄宿时常吃的,那时都吃到厌,现在想来还是蛮好吃的。满满的回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