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楼主: 卧马居

[特别关注] 湖北省楚文化四面楚歌5775万楚人当觉醒用行动抢回属于湖北的楚文化 图文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3

549

主题

4696

帖子

5005

积分

上尉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005

IP属地:湖北省襄阳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襄阳市 2022-4-12 10:30:13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家文物局关于开展第四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评定工作的通知

本帖最后由 卧马居 于 2022-4-12 11:19 编辑


国家文物局关于开展第四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评定工作的通知

文物考函〔2022〕248号

链接:http://www.ncha.gov.cn/art/2022/4/8/art_2318_45464.html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局(文化和旅游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化和旅游局: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根据《“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大遗址保护利用“十四五”专项规划》工作部署,进一步推进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高质量发展,我局决定开展第四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评定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请你局(厅)组织申报单位,按照《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管理办法》《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创建及运行管理指南(试行)》要求提交相关申报材料(见附件)。申报材料经你局(厅)初审后,汇总报送我局。

申报受理时间:截至2022年6月30日

纸质材料邮寄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四环东路高原街2号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 梅勇飞 收;邮编:100029

电子材料发送邮箱:gjkgyzgy@aliyun.com

联 系 人:陈  起、梅勇飞   

联系电话:010-56792069、13297991618                专此通知。

国家文物局

2022年4月2日

附件下载:

1.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申报材料要求

2.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评定申报材料要求

国家文物局考古文化遗址公园 评定工作通知.jpg

通知截图

参看:《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管理办法》颁布实施 建议老河口申报霸王坟楚文化考古遗址公园

链接:http://bbs.cnhubei.com/thread-4864514-1-1.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3

549

主题

4696

帖子

5005

积分

上尉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005

IP属地:湖北省襄阳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襄阳市 2022-6-9 10:33:24 | 显示全部楼层


抢救性发掘保护作为砖瓦窑厂烧烤多年的安岗霸王冢墓迫在眉睫图
文/卧马先生(李敦彦)
    自2018年4月24日我在老河口博物馆第一次查看到霸王坟竹简文物并收到馆长提供霸王坟早期竹简照片,深入研究破译出关键的纪年竹简发现霸王坟M1号墓竹简文字内容与《左传》记载鬻拳生事相符,首次发现为鬻拳墓的确凿文字证据,并根据竹简文字左传记载推论出未发掘的双冢子、霸王冢为楚文王墓、楚武王陵以来,一直非常关注安岗霸王坟楚墓的研究动向。特别是2019年6月13日上午,我带领湖北省文化遗产研究会专家专程考察安岗霸王冢,发现霸王冢冢子堆发掘前,曾掏空冢子西北方地面以下接近墓葬棺椁墓室至冢子顶部为窑口,作为仙人渡安岗砖瓦窑厂的窑身制作砖瓦烧窑多年,至今可见当年烧窑熏黑硬化变质的窑厂内壁,看后大为震惊。
    因为烧窑时需好几天连续不停的大火焚烧,长期大火产生温度很高的高温烘烤过程和后期浇水转釉过程,每烧一窑砖瓦需要一个烧浇反复,如此长年累月周而复始长期如此的烧窑及浇水多年,使霸王冢长期处于忽干忽湿的烧窑环境下,这对霸王冢大墓以内的温度、湿度、饱水度等墓葬内部环境会造成很严重的长期人为干扰破坏。考古专家深知地下漆木器的保存是“干千年,湿万年,不干不湿只半年”。分析霸王冢内墓室遭遇烧窑这种长期超高温高湿循环作业的恶劣环境破坏,对地下文物一定是致命毁坏性甚至是毁灭性的破坏。
    实地考察安岗霸王冢发现,霸王冢窑口内的西壁已经坍塌出一个豁口外,受长年暴露风雪侵蚀雨水冲刷周围现出现不同程度的坍塌。研究认为,为楚墓的安岗霸王坟墓内漆木器埋入地下两千多年后又遭遇烧窑的忽干忽湿的干扰破坏多年境况令人堪忧,自发现这个严重问题后一年多来忧心如焚寝食难安,亟需湖北省文物局尽快制定抢救方案对霸王冢进行抢救性发掘,再拖下去的话霸王冢内的很多文物就有可能化为灰烬一件都抢救不回来了?如果这样的话对霸王坟和楚文化研究来说都将是毁灭性的。这一重大安全隐患会造成无法弥补不可挽回的毁坏性严重损坏,如不及时采取抢救性保护发掘遗恨千古之外其破坏性不亚于盗墓的破坏,建议省市各级文物考古相关部门,应当及时采取抢救性发掘予以保护。
    如果抢救及时尚能抢救一批有价值的文物,如果真是楚武王陵,楚文王墓葬的话,比秦始皇陵早500年的楚王陵,那楚文化研究、历史考古、文化旅游、经济价值就大了。届时的霸王坟就不可能是门前冷落车马稀的霸王坟了,为了验证研究预判的准确性,我先对霸王坟墓葬群的墓葬分布作一个大致的先期判断,以供考古专家研究参考。
据鬻拳墓竹简文字及《左传》记载:研究分析老河口安岗霸王坟楚武王陵及其它墓葬分布
    研究楚武王墓及楚武王陵,首先必须捋清楚武王生事和直系亲属家族世系演变。楚武王是楚若敖之孙,楚霄敖次子,楚厉王(楚蚡冒)之弟这是上辈,楚武王的下辈是之子屈瑕、熊赀、熊善,之孙楚堵敖熊艰、楚成王熊恽,这都是有史可查有明确历史记载的。研究楚文化寻找楚王墓地,需要特别感谢楚武王的祖父若敖,楚国君王从若敖开始以葬地为谥号,这个很好,即使没有找到楚王墓葬的准确位置,从谥号也判断和知道其大致范围。
    若敖熊仪,若敖氏即是以他的葬地在鄀命名的谥号。已经在淅川县仓房斗士墓地发现与若敖氏族相符的斗伯比斗克黄等传承证据。丹江西岸仓房斗邑符合为“若敖玢冒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向北开拓的疆域。
    楚霄敖,芈姓,熊氏,名坎,因葬于霄谥号霄敖。霄敖之墓已经在老河口发现葬地线索,有待考古证实。
    楚武王沈鹿会盟称王称霸王于诸侯,清华简《楚居》明确记载有“至武王酓霸自霄达于内”记载,安岗霸王坟的霸字霸名霸地与楚武王酓霸葬于霸的谥号相符。已破译发现有出土于安岗霸王坟M1竹简关于“霸陵”的文字证据。
    楚武王长子屈瑕(?—公元前699年),芈姓,熊氏,名瑕,楚武王之子,出生地楚国丹阳今,曾担任楚国最高官职“莫敖”,故史称“楚莫敖”。其莫傲之莫是谥号葬地。因为其已赐姓分支,理当葬于莫地。加上逝于公元前699年早楚武王九年。楚武王死后迁葬于楚武王陵的可能性不大?但也有葬个衣冠冢的可能。按照昭穆葬制,真是迁葬的话,霸王坟墓葬群的大冢子,有可能是屈瑕墓。
    楚文王之弟熊善子元(?—前664年),芈姓,熊氏,名子善,字子元,春秋时楚令尹,亦称令尹子元。楚成王六年(前666年),他在楚文王夫人息妫宫旁修建馆舍,成天歌舞不息,被息妫斥责。同年秋,率600乘战车伐郑无功而返后,擅自住进王宫。楚成王八年,被忠于楚王室的申公斗班杀死。
    如果屈瑕之墓没有迁葬,按辈分楚文王之弟熊善墓有可能葬于楚文王之侧。
    再往下,隔霸王冢、大冢子向北与双冢子对应的小冢子,按辈分又一个轮回,分析小冢子有可能是楚文王之子照楚成王之墓。
    按理这个墓的位置当属楚文王长子堵敖熊艰的,因为熊艰为王时一直想杀害其弟熊恽,最后被熊恽所杀。从历史记载的楚成王即位后,以熊艰未尝治国,不成为君,号为“堵敖”不以王礼葬之。谥号堵敖证明熊艰葬于堵地未入王陵。
    所以据楚武王祖父到楚武王之孙的家族排列演变分析,现存的安岗霸王坟墓葬群中双冢子、霸王冢、大小冢子的分布按照《周礼》的昭穆葬制研究分析,霸王坟最南端的双冢子居中,南上为大地位最高。原来的双冢子规模很大,后平整土地被铲平一个,现存双冢子仅为之一,左边的稻场部分是一个冢子,其规模比现在的霸王冢还要大。因为霸王冢与大冢子一西一东在同一个水平线上,按照出土记载鬻拳竹简的M1位置及《左传》记载及不在一个水平线上的排列分布认为,双冢子、霸王冢、大冢子之间存在辈分差别,双冢子符合为楚武王与邓曼合葬墓,霸王冢符合楚文王与息妫墓、大冢子疑为(迁葬)过来的屈瑕墓或为楚文王之弟熊善墓,小冢子疑为楚成王墓。
    当然,虽然是据鬻拳墓竹简文字及《左传》记载研究分析得出老河口安岗霸王坟楚武王陵及其它墓葬分布但也仅是推论。考古靠的是文物证据不能仅靠推论,已经发掘的古墓几十年尚未定论,未发掘的情况下任何考古专家都不能最终断定,唯一能解决的办法就是考古发掘中出土确凿无疑的文物证据。从目前安岗霸王冢的保护状况看,我相信不久的将来安岗霸王坟的霸王冢很快会被国家、省、市各级考古专家重视予以抢救发掘得以验明正身,等到发掘后那一天,我今日所说的对错与否就会有一个明确的答案了,共同期待吧。
                                              2010年10月14日 于湖北老河口市 卧马居

参考图:

老河口市安岗霸王坟墓葬群航拍 图
老河口市安岗霸王坟发掘墓葬与现存冢子分布图
老河口市安岗霸王坟墓群曾做窑厂的霸王冢子窑洞窑口实况图



2019年6月13日湖北省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会考察老河口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霸王坟古墓群双冢子现场图 拍摄:李想
参看:关于发现楚曾谷国五座坟考古问题建议致湖北省文物局的公开信
《新浪网》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792a2a0102yxxt.html
《荆楚网》http://bbs.cnhubei.com/thread-4755899-1-1.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3

549

主题

4696

帖子

5005

积分

上尉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005

IP属地:湖北省襄阳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襄阳市 2022-6-9 10:42:12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河口仙人渡芈家山下遭遇严重盗扰的安岗霸王坟双冢子楚武王墓亟待抢救发掘 组图
/卧马先生(李敦彦)
    老河口市仙人渡安岗霸王坟冢子岗以东马冲水库以南,有个并不很高大的米家山,霸王坟到底埋葬的是哪个霸王?米家山什么时候叫的米家山?米家山为什么加米家山?米家山有多少姓米的人?至今老河口人包括仙人渡当地人都说不清?问及仙人渡当地万事通的晏社长他谦虚的说对米家山的事知之甚少,据我所知,米家山得名是很久很久的事儿,米家山米姓很少,这就是1992年发掘霸王坟专家云集与米家山下28年至今,一直像谜一样的老河口仙人渡霸王坟和无人知晓的米家山。

芈(米)家山 安岗霸王坟位置分布北斗卫星图




安岗霸王坟墓葬排列分布图




2019年6月陪同湖北省文化遗产研究会专家考察霸王坟双冢子图

    自2014年前开始研究老河口霸王坟时,我就一直很关注仙人渡安岗霸王坟古墓群周边居住地的古村落和姓氏分布,隐约中感觉米家山、熊家营、邓家营等村落与霸王坟和楚文化有一定的关系?参看:2014年11月30日发表的《老河口霸王坟大冢子疑是楚武王熊通墓》考论文章,首次大胆提出霸王坟为楚武王墓http://bbs.cnhubei.com/thread-3594146-1-1.html至2018年破译安岗霸王坟楚简,发现确切记载鬻拳生平的鬻拳墓,据《左传》记载进一步研究发现鬻拳墓南的霸王冢、双冢子为楚文王墓、楚武王陵墓后,再次系统研究霸王坟东北的米家山、正西的熊家营、邓家营村,终于找到分布在霸王坟左右的米家山、熊家营、邓家营的答案,印证之前关于霸王坟为熊通墓的推断。
2019年3月武汉大学历史学院劉國勝教授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胡雅麗研究员 卧马先生释译老河口安岗霸王坟M1-1楚简文字对比图
    参看:2018年4月24日发表《破译安岗霸王坟M1-1楚简老河口发现鬻拳墓楚武王楚文王之墓》研究文章
    2020年10月13日,发表《抢救性发掘保护作为砖瓦窑厂烧烤多年的安岗霸王冢墓迫在眉睫》http://bbs.cnhubei.com/thread-4756150-1-1.html文章呼吁湖北省文物局考古专家尽快抢救性发掘遭遇砖瓦窑厂烧烤多年安岗霸王冢亟需抢救性发掘的同时,再次想起十年前就听博物馆老馆长说霸王坟双冢子遭遇盗墓贼严重盗扰的事儿,老馆长介绍盗墓贼疯狂盗扰霸王坟双冢子稻场南坎,盗洞深度达地平面以下六米多深,盗洞已经打到地下墓室,站在地面上能够看到墓室的棺椁板文物工作人员当即深入盗洞底部勘察过被盗扰情况。知悉后一直深为霸王坟双冢子墓葬内的文物有被氧化腐朽消失之危的境况十分堪忧。

    考古专家都了解古墓葬,特别是楚墓受青膏泥的保护隔绝椁室空气,在地下几千年一直处于恒温恒湿的密闭环境的状态下可以有效的保护丝织品、简牍、漆木器等异常脆弱的有机质重要文物。楚墓一旦遭遇盗扰破坏,看似对墓葬的影响不大实际的影响是致命的,即使回填也根本保证不了青膏泥密封保护隔绝椁室以外空气的保护作用。两千多年来一直十分稳定的埋葬环境一旦被扰乱,地下文物时刻都面临迅速氧化腐朽的危险。很多考古工作者经常会遇到发掘的地下文物暴露在空气中后很快会变色、氧化化成灰烬束手无策的眼睁睁看到文物在眼前迅速消失。
    霸王坟双冢子遭遇六米深盗洞的严重盗扰能够看到椁板的墓室不进入空气是不可能的,从盗洞深度分析双冢子墓室已经遭遇严重的干扰破坏十年之久了,如果不及时对双冢子进行抢救性发掘,双冢子墓葬内部丝织品简牍漆木器等异常脆弱的有机质重要文物很难得到有效保护,存在氧化变质消失的危险。
    当务之急是亟需国家、省、市各级文物相关单位对霸王坟双冢子墓迅速进行抢救性发掘,保住这些被严重盗扰恐将消失的国宝级珍贵文物,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有效保护文物。
    再看看双冢子位于霸王坟墓葬群居中的最南端,按照昭穆葬制是始祖之位。所以在楚文化和楚国历史考古史上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昭穆制度是指宗庙制度之一,庙制规定,天子立七庙,诸侯立五庙,大夫立三庙,士立一庙,庶人无庙,以此区分亲疏贵贱。延伸到民间,祠堂神主牌的摆放次序也就是昭穆制度,如:始祖居中,左昭右穆。父居左为昭,子居右为穆。二世为昭,三世为穆;四世为昭,五世为穆;六世为昭,七世为穆;二四六世为昭,三五七世为穆;先世为昭,后世为穆;长为昭,幼为穆;嫡为昭,庶为穆。
    所以从霸王坟双冢子的排列,与葬于左昭一世的楚文王一侧的鬻拳墓的发现,位于右穆的符合楚成王之墓。后续按照昭穆葬制可以依次准确找到楚王之墓。最后再从芈米的演变简单说下霸王坟与米家山与楚文化之间的历史渊源。
    芈,读音:[miē],[mǐ]。芈,为羊鸣;牟,为牛鸣是象声词之外,芈,为芈姓,是春秋时楚国祖先的族姓。“融之兴者,其在芈姓乎?”—《国语》。《史记》说其起自黄帝之孙颛顼高阳氏,是属于以图腾崇拜为姓的姓氏。据史籍《史记·十·楚世家》的记载:“高阳生…,陆终生子六人,一曰昆吾,二曰参胡,三曰彭祖,四曰会人,五曰曹姓,六曰季连,芈姓楚其后也……季连生附沮附沮生穴熊。其后中微或在中国,或在蛮夷,弗能记其氏”。
    据北宋画家米芾自己考证,米氏起源于春秋时的楚国芈氏。除了米芾自己的“考证“,由于中国几乎没有人姓芈氏,可见芈姓都改为同音的米姓了。一说则是黄帝之孙颛顼姓芈被周武王封于楚国后,因芈与米同音则改为米。而另一说则是因为芈姓曾经是人口众多的庞大贵族家族。秦灭楚国之后,楚国芈姓贵族,为了躲避迫害。于是把姓氏改成字型相似,而且同音的"米"。也有说是因为在书写过程中不便,而将“芈”字简化为“米”字。又据《唐书》记载,“米”氏为“昭武九姓”之一等说。
    从米姓由芈姓演变而来看,仙人渡米家山是可以叫芈家山的。米家山叫上芈家山的话,那米家山就与疑是楚武王陵霸王坟密切相关了。再联系上霸王坟周围的熊家营、邓家营村,原来无法解释分布来源的熊姓和邓姓就与疑是楚武王熊通和王后邓曼双冢子之间就存在与春秋楚国历史相符的关联了。当然,现在还缺乏更直接的文物证据,有待发掘霸王坟双冢子抢救发掘之后,一定有很多论定墓葬人确凿无疑的文物证据,届时霸王坟双冢子是否是楚武王与夫人邓曼合葬墓都将真相大白,芈家山也会有一个更加完美的答案。
    迫切期待湖北省文物局迅速采取措施抢救性发掘遭遇疯狂盗扰的霸王坟双冢子墓对地下文物予以有效保护。
                                                 2020年11月4日  于 湖北老河口 卧马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河南
精华
3

549

主题

4696

帖子

5005

积分

上尉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005

IP属地:河南省许昌市

 楼主| 发表于 河南省许昌市 2022-9-9 09:13:42 | 显示全部楼层
湖北省博物馆“楚国八百年”展入选2022年度“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重点推介项目

-------------真正能讲好“八百年楚国历史”之路,还很遥远----湖北楚文化研究任重道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江苏
精华
0

22

主题

3007

帖子

3594

积分

中尉

Rank: 6Rank: 6

积分
3594

IP属地:江苏省宿迁市

发表于 江苏省宿迁市 2022-9-9 10:21:15 | 显示全部楼层
卧马居 发表于 2022-2-13 16:08
历史考古问题是科学严谨的,绝对不能想当然?“天下第一县”到底在河南还是在湖北的问题就是很好的例证 ...

卧马居朋友好,棼冒氏在宜昌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江苏
精华
3

549

主题

4696

帖子

5005

积分

上尉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005

IP属地:江苏省镇江市

 楼主| 发表于 江苏省镇江市 2022-9-9 17:53:06 | 显示全部楼层
呆板厂 发表于 2022-9-9 10:21
卧马居朋友好,棼冒氏在宜昌问好!

:好挺好 宜昌的棼冒氏中秋节-----------------------------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江苏
精华
3

549

主题

4696

帖子

5005

积分

上尉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005

IP属地:江苏省苏州市

 楼主| 发表于 江苏省苏州市 2023-8-20 10:01:41 | 显示全部楼层

淅川发现若敖墓文物铁证 将结束湖北河南两省楚国丹阳楚文化世纪之争

本帖最后由 卧马居 于 2023-8-20 12:38 编辑


2023淅川徐家岭发现若敖墓文物铁证 将结束湖北河南两省楚国丹阳楚文化世纪之争
\卧马先生(李敦彦)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豫州的河南省,与湖北省除了诸葛亮躬耕地隆中之争外,与湖北省基本不存在楚文化之争问题。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南阳市方城县、南召县相继发现石磊城寨遗址,河南开始了为期三十多年的楚长城楚方城之争,三十年后2016年老河口卧马先生航拍鄂豫楚方城还原绘制汉水楚方城军事防御设施,仅用关键的“汉水”两个字就结束了长达三十年的湖北河南楚方城之争。因为河南南阳方城、南召的楚长城远离汉水三百里,与《左传》记载的“楚国以方城为城以汉水为池”城池相依的军事防御要求不符,当年河南已经基本抢到手的湖北河南楚方城之争,最后以改写荆阮、冥阨、连堤、楚方城历史词条的湖北大胜告终,至今河南已基本退出楚方城这以楚文化之争的行列。
    楚方城之外,河南湖北两省最激烈的楚文化之争要属楚文化源头的“楚国丹阳地望”之争?
    湖北与河南的楚国丹阳之争,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的仓房镇,因为大旱丹江水库下降、淅川下寺、和尚岭、徐家岭陆续发现发掘出土、楚庄王之子令尹子庚墓、发现楚国箴尹斗克黄之之升鼎、发现王孙诰编钟、发现化夫人小口鼎等,春秋中晚期的楚国墓、出土大量的楚国青铜重器,河南省这些楚国春秋中晚期历史文物的出土,对湖北的楚文化冲击和影响非常大。从此河南省的考古专家们,藉此开始做起楚国丹阳的楚文化大梦。
    因为丹水贯穿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丹江大坝淹没区的香花镇西有一个“龙城”遗址,河南的考古专家在没有厘清淅川县下寺、和尚岭、徐家岭出土的楚庄王之子令尹子庚王子午鼎、箴尹斗克黄之之升鼎、王孙诰编钟、化夫人小口鼎铭文文字、没有西周春秋早期确凿历史文物文字证据的情况下,做起了“楚国丹阳城”的美梦,并在媒体网站公然大肆宣传推介淹没区的淅川县香花镇西“龙城”遗址是楚国丹阳城遗址,宣称八百年楚国四百多年发生在河南南阳市淅川县,楚国的发源地在河南南阳市淅川县。

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政府网公然把“龙城”作“楚国丹阳城”截图

    因为湖北省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没有发掘春秋早期楚君大墓、没有出土淅川县那么多的青铜重器,眼睁睁的眼看着河南省公然把楚国历史文化源头的楚文化桂冠抢到河南去了?
    因为湖北省没有代表早期楚文化历史的青铜器,加上楚国早期历史记载匮乏,修建丹江大坝古丹水流域遗迹淹没消失、楚国丹阳地望未予论定等因素,在这波跨越近半世纪的楚国历史文化的激烈角逐竞争中,显然河南南阳市靠淅川出土的青铜器占了上峰?
    因为缺乏过硬的证据,湖北的楚文化研究专家们2009年干着急的严重跑偏的论定“楚国丹阳在汉江以西的保康县紫阳”,此说一出舆论哗然,虽叫了多年但根本不被手中有干货的河南考古专家们接受和认可?河南反而变本加厉不跟湖北理论商量直接把楚国丹阳城明抢到河南南阳淅川县了?
    历史往往常常跟人开历史玩笑?谁也不会想到,基本已经被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抢去的“楚国丹阳城”问题,湖北的楚文化考古研究,已经到了山穷水尽无力回天的关键时刻,随着南阳市淅川县徐家岭出土的一件化夫人小口青铜鼎罐铭文的研究新发现,终于力挽狂澜扭转乾坤,让两省之争的楚国丹阳问题来了个惊天大逆转,并且成为结束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与湖北省襄阳老河口市楚文化源头“楚国丹阳”之争的考古文物铁证。
    如果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徐家岭出土的这件化夫人小口青铜鼎罐“关于“若敖鼎”若敖墓的青铜铭文,最终得到科学的考古论定,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将因为这一青铜鼎铭文研究的重大发现,将彻底告别八百年楚文化源头之争、楚国丹阳城之争,正式退出五十里楚国丹阳的包围圈?心服口服的彻底输给湖北襄阳老河口市,从此划上河南南阳与湖北襄阳系列楚文化之争的圆满句号。
    参看:淅川县仓房镇徐家岭出土“化夫人小口青铜鼎”铭文相关研究。
破译淅川仓房镇徐家岭11号化夫人小口鼎铭文 发现楚国若敖墓 图
--揭开2800年楚国若敖居鄀、葬鄀、“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斗邑封地之谜
《邓州论坛》:https://www.dzmhw.cn/thread-244860-1-1.html
《 荆楚网》https://bbs.cnhubei.com/thread-4900276-1-1.html
破译淅川仓房徐家岭11号化夫人小口鼎铭文发现若敖之妻郧国云夫人之墓
《邓州论坛》:https://www.dzmhw.cn/thread-244876-1-1.html
《 荆楚网》https://bbs.cnhubei.com/thread-4900343-1-1.html


老河口光化县邓州古邓国与淅川县区域演变史证古鄀国疆域地望
《邓州论坛》:https://www.dzmhw.cn/thread-244877-1-1.html
    古为鄀国、西临秦国、南临楚国的淅川县仓房镇,出土春秋早中晚期的若敖墓、云氏族墓、斗克黄墓、斗氏家族墓葬群、令尹子庚墓等,大量与2800年前楚国若敖“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地、居鄀、郢鄀、葬鄀、斗邑封地、朝秦暮楚历史相符的文物考古铁证,一下准确的把南阳市淅川县楚文化的历史上限定格在公元前791-764年楚国若敖熊義在位之间。
    楚君熊義与鄀国的历史关联,始于若敖在位时“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居鄀、郢鄀、逝后葬鄀,谥号若敖,封其后裔于斗邑封地,终于公元前605年的斗氏叛乱灭族,《左传》、《史记》等信史均有明确记载。
    所以南阳市淅川县仓房镇,春秋楚墓青铜重器的历史,只能止于上限的公元前791年。即使南阳市淅川县有丹水丹阳之地,也只能是上游的丹水、是位于鄀国的丹阳?不可能与公元前791年向上至公元前1042年周成王封熊绎五十里楚国丹阳的251年楚国历史产生历史瓜葛。
    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仓房镇徐家岭出土确切记载“若敖”的青铜鼎铭文文字为证,有与若敖“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历史相符的鄀国山林之地、有若敖后裔斗克黄之升、斗克黄之墓、斗邑封地之证,系列考古证据可谓铁证如山,有如此强的出土文物为证,十八年前就已经出土,相信河南考古专家看到徐家岭墓楚国若敖的研究发现在这样确凿的文字铁证面前无话可说,相信湖北省最终一定能够毫无悬念的打赢这场旷日持久的楚文化之争之仗。所以,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的考古专家们不会想到,正是他们河南南阳淅川县出土的这件青铜重器,成为压垮河南楚文化源头楚国丹阳之争的最后一根稻草,将是结束河南南阳与湖北襄阳早期楚文化发源地之争的历史文物铁证。

2016年依据《光化县志》记载北大卫星地图还原绘制五十里楚国丹阳疆域四至图

楚国攻灭诸侯临国列表图南阳市的申国、谢国、鄀国、邓国都是楚国的附庸国

    斗邑封地划出了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的古鄀国,将五十里楚国丹阳的包围圈直接从东南的邓州市至襄阳北邓城的邓国、正南的宜城市罗国、西南的南漳县卢国、正西的谷城县谷国、郧县的麇国、丹江口绞国、淅川县鄀国等疆域界线之外直接从东西南北向内压缩到汉水以东的古丹水流域二劈山分流孟桥川老河流域、至襄阳清河口入汉的排子河流域,把五十里楚国丹阳之地直接推向春秋时期鄀国淅川县之外“楚国收阴,阴入于楚”的湖北省襄阳市楚方城下老河口之境,除了老河口之地再也无地可推,准确的在汉水以东二劈山脉以西的老河口精准如GPS定位一样的找到古丹水流域以北符合丹水之阳的五十里楚国丹阳疆域四至。
    以此可以揭开八百年楚国历史事件中“楚国收阴,阴入于楚”的“阴楚地望”谜?
        可以揭开“朝秦暮楚”成语故事发生地的秦鄀楚三国疆域地望之谜?
        可以揭开楚文王“伐申过邓”历史事件发生地的申国邓国楚国疆域地望等等与楚国丹阳有关的楚国历史之谜,从此结束湖北河南两省之间跨越半个多世纪的楚文化之争和楚国丹阳之争?
                                                       2023.8.1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江苏
精华
0

42

主题

8097

帖子

8131

积分

少校

Rank: 8Rank: 8

积分
8131

IP属地:江苏省苏州市

发表于 江苏省苏州市 2023-8-21 08:16:57 | 显示全部楼层
湖北省楚文化四面楚歌5775万楚人当觉醒用行动赢得属于湖北的楚文化 之崇高地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