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打响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枪,探索垃圾分类、污水处理,全力打造提升村容村貌,打造宜居农村,持续改善人居环境,关系到广大村民的自身利益。 过去的农村,给人们留下的印象永远是污水横流、垃圾遍地,所以,改变农村“脏乱差”的现象是时代的要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经济收入的增加,广大村民对生活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衣食住行有了新的要求,所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彻底改变村容村貌的必要之路。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一项幸福工程、民生事业,一要全域谋划、统筹实施。坚持一纸蓝图绘到底,全程全面,久久为功。全域规划、全域建设、全域提升、全域推进,统筹生产生活生态,统筹城乡融合发展,加快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从集中攻坚向全域实施转变,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走上标准化、常态化、制度化轨道。二要分类指导、因地制宜。遵循乡村发展规律,立足乡村资源禀赋,从打造清洁村庄入手,逐步升级建设美丽乡村。注意把握好整治力度、建设程度、推进强度与地方财力承受度、农民群众接受度的关系,稳中求进,稳扎稳打。三要内外兼修、标本兼治。既要建好村庄的“面子”,也要提升村庄的“里子”,深入开展移风易俗,引导改变农民群众生活习惯,塑造文明乡风,实现环境整治和乡村文明互相促进、互相转化、互相影响。四要保治并举、绿色发展。坚持农村田园风貌保护和环境整治同步推进,系统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村庄形态与自然环境相得益彰。注重乡土味道,突出乡土特色,保留乡情风景,保护传统风貌,找到传统乡村与现代农村的最佳结合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