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新春第一会”,再次聚焦“区域发展布局”。
近日,湖北召开全省深入实施区域发展布局暨县域经济发展大会,提出“强核、壮圈、带群、兴县”推动全域高质量发展。此次会议明确,“一主”、“两翼”、区域性中心城市、县域、乡村五个层级要协同发力。
这意味着,在武汉、襄阳、宜昌之外,区域性中心城市要“提档升级”。具体来说,要加快推动荆州打造鄂中省域区域性中心城市、黄冈打造鄂东省域区域性中心城市、十堰打造鄂西省域区域性中心城市。
很显然,在建设“省域区域性中心城市”方面,荆州、黄冈和十堰率先起跑,这三市地位明显提升,将在全域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承担更多责任,获得更多发展机遇。
1
城市地位提升,主要靠“硬实力”。
资料显示,2021年,武汉GDP达到17716.76亿元,城市能级持续跃升,同时,湖北新增两个5000亿元GDP城市,分别是襄阳和宜昌,“一主两副”的格局持续优化。
在“一主两副”之外,湖北省内还有哪些城市GDP排名相对靠前?梳理可知,荆州2021年GDP为2715亿元,实际增长12%,位列全省第4;孝感2021年GDP为2562亿元,实际增长13.4%,位列全省第5;黄冈2021年GDP为2541.31亿元,实际增长13.8%,位列全省第6;十堰2021年GDP为2163.98亿元,实际增长11.5%,位列全省第7;荆门2021年GDP为2120.86亿元,实际增长10.8%,位列全省第8。
湖北还有5个GDP超千亿元的城市,分别是黄石、咸宁、恩施、随州、鄂州。由此,在GDP维度,湖北形成了“1个万亿元市、2个5000亿元市、5个2000亿元市和5个1000亿元市”的新格局。此外,仙桃、潜江、天门正在加速向“千亿元GDP”发起冲击。
总体来看,荆州、孝感、黄冈、十堰排名相对靠前,特别是荆州,GDP即将突破3000亿元,有望加速迈进国内GDP百强城市行列。
孝感2021年GDP位居全省第5,为何没有被列为“省域区域性中心城市”?最显而易见的原因是,其离武汉太近了,在引领区域发展中的作用不够明显。
2021年,“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区域发展布局加速实施,湖北区域发展协同性、协调性持续增强,龙头城市引领的三大城市圈(群)实力明显提升。在当前发展格局之下,湖北在持续做强武汉、襄阳、宜昌的同时,也迫切需要更多GDP超3000亿元或4000亿元的城市,为全省经济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加快推动荆州、黄冈和十堰建设“省域区域性中心城市”,就是要优化全省经济格局,同时为区域发展注入更多动能,进而带动上述城市周边区域发展。
2
荆州、黄冈和十堰只是率先起跑,其他城市也拥有同等机会。
当前,湖北正深入推进区域发展布局,增强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综合承载力,提升区域中心城市能级,构建大中小城市及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化格局。
2021年,11月18日,《湖北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年)》正式发布。该规划显示,湖北初步认定13个区域中心城市,分别是黄石、十堰、荆州、荆门、孝感、黄冈等6个综合型区域中心城市,以及鄂州、咸宁、随州、恩施、仙桃、潜江、天门等7个特色型区域中心城市。此外,武汉是国家中心城市,襄阳、宜昌是省域副中心城市。
根据规划,湖北将形成省域中心城市、省域副中心城市、区域中心城市、重要节点城市、其他城镇的五级城镇等级体系。
虽说湖北的区域中心城市达到13个,但就全省来看,武汉、襄阳、宜昌之外,黄石、十堰、荆州、荆门、孝感、黄冈等6城定位明显更高,且这些城市能级更高,发展目标也相对较高。换言之,这6城有望在未来迎来更多发展机遇,以增强湖北区域发展支撑力。
湖北省城镇规模结构图。
如今,荆州、黄冈和十堰的城市地位提升,黄石、荆门、孝感也不用着急。在上述规划之中,也明确提出,支持黄石建设长江中游区域中心城市,打造全国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支持荆门建设湖北中部中心城市;支持孝感建设武汉城市圈副中心……
随着全域协同发展加快推进,湖北省内的区域中心城市,都将找到自身位置,作出更大贡献。
3
建设“省域区域性中心城市”,起跑之后,如何跑得更好更快?
湖北赋予荆州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新使命,无疑提振了其加快发展的信心。荆州直接提出,2022年,力争GDP、工业总产值双双冲刺3000亿元。
未来5年,荆州将围绕国家重大战略,以建设升级版的荆州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为主线,做实做优重点产业链“链长制”,做强做大“4611”现代产业集群,打造区域性先进制造业中心。力争到2026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700家、总产值突破6000亿元。此外,荆州还将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打造荆州科创大走廊,建设区域性科教创新中心。
2021年,黄冈GDP为2541.31亿元,实际增长13.8%,领跑武汉城市圈。近年来,黄冈交通区位优势不断增强,产业发展更是全面融入武汉城市圈,建设光谷科创大走廊黄冈功能区,对接光电子信息和生物制药等产业。
未来5年,黄冈将在区域竞争中赶超进位,经济总量超过3500亿元,成为全省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20%,制造业占比达到30%,现代服务业占比达到55%。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均实现倍增。支持麻城、武穴挺进“全国百强”。
十堰地处鄂豫陕渝交界区域几何中心,该区域距离各自省级中心城市较远,正好需要区域中心城市来引领带动发展。
未来5年,十堰将全力推动经济倍增,加快构建“一主三大五新”现代产业体系,实现GDP翻一番。以汽车为主导的先进制造业产值达到3000亿元以上,力争“三大”(大旅游、大健康、大生态)产业产值4000亿元以上,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倍增计划,支持丹江口市、郧阳区冲刺中部地区百强县。
武汉、襄阳、宜昌之后,荆州、黄冈、十堰也站了出来,期待他们的表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