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王思思 于 2022-3-17 08:26 编辑
草木为生,枝叶关情。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突出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一方土地滋养一方人民,只有人民居住的环境改善了,人民的幸福指数才会持续攀升,无论是长江十年禁渔政策、倡导绿色出行……一桩桩,一件件,都彰显着我国在生态环保领域的决心。作为基层党员干部,作为离人民最近的人,在自身做到身先垂范、低碳出行、节能减排等细小的事情的同时,要宣传引导群众垃圾入箱分类、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节约用水用电等,让环保之声唱响大地,让环保之行落地生根。 山水如初,宝藏自入。绿水青山更是金山银山。正如青海因地制宜进行的禁牧封育、湿地保护、植树造林,大力推进生态环境建设,就是活生生的范例,“荒土地尽披绿装,干河床里清水淌”,这该是当地人民多值得称赞的功绩!作为基层党员干部,要积极创新当地经济发展模式,“因地制宜”地创新“绿色发展项目”,强化绿色发展意识,排除万难,凝聚智慧,将绿色生态、环保发展作为日常工作中的大事去抓,排除万难,矢志不渝地争做党的环保事业的宣传者、践行者。 倡导绿色,成就未来。生态环保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值得重视的话题,人类的生存仰仗其平衡,只有坚定生态环保的步伐,善待家园,才会有持续的人类发展,人人都应该将环保意识入脑入心。作为基层党员干部就更要将跟环境保护相关的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平时的日常工作中,继续坚持问题导向,多走街串巷,了解环保方面长期存在的突出问题,如臭水沟、群众日常废水的排放、农村焚烧秸秆、钓鱼“一人多一竿”、垃圾分类等,又要有效遏制住趋势性苗头性问题,如控制新污染物污染等,还要加快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如噪声污染等,要睁大眼睛发现问题、竖起耳朵直面问题、沉下心来解决问题,切实担负周边生态建设的政治责任,积极探索当地环境治理的新策略,为创造美丽未来而不懈奋斗!(城关二小 邓瑞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