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xu1949 于 2022-4-7 07:29 编辑
我家人世间的故事很多,可能写成故事回忆的却很少。因为不知道怎么写和写什么好?我的记忆中也有一些小事,虽然微不足道,却很难忘掉!是可谓“平凡中闪耀的幽微之光”?
贴在墙上的军舰图画
那是在五十年代的上海,我家住在虹口的一间有钱人家退出的花园洋房里,那栋洋房里住了五六家房客,我家祖孙三代五六个人只住了二楼的一间房,因为房间比较大就用木板隔成了两间房,墙壁上还印上了好看的小花纹。我有一张小床,睡了几年才让给弟弟。
父母都在上海工作的时候,我家的生活是比较宽松的,可能还有点积蓄,每到周末的夜晚,我家父亲总喜欢带着家人去南京路玩,热闹繁华的南京路上,五彩缤纷的霓虹灯,簇锦团花的商品,诱人食欲的美味,曾经给我的童年带来无比的欢乐! 印象最深的是观看外滩江面上的苏联军舰。那天晚上,爸爸妈妈带我去南京路外滩看苏联军舰,人山人海的外滩,我是骑在爸爸在肩膀上,才看到了停靠在黄浦江上的灯光灿烂的大军舰!军舰上挂满了万国彩旗,高高的桅杆和大炮,随风飘扬的苏联国旗:镰刀锤子五角星的红旗,给年幼的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那个时候,我虽然还没有上学读书,可我已学会了画画!观看了军舰的第二天,我就找了一张大白纸,用彩色铅笔画了一张大军舰的图:一艘高大雄伟的苏联军舰。在当时中苏友好的年代里,我们家让这张画在隔板墙上贴了好长的时间,直到纸张发黄变脏了才换下来。
没有书包的小学生
五十年代中期,在上海的快乐日子没有多久就因为爸爸的离沪读书而结束了。至今仍不明白的是,在上海金星钢笔厂工作的父亲,竟然去考大学,丢下了上海的工作和家人去南京工学院读书!
为了建设新中国需要大量的人才,那时录取考大学的名字都在解放日报上公榜。记得有一天,有人从楼下拿着一份大报纸来到我家,大家在桌子旁争相看报上的公榜名字,说是爸爸考上了大学。
爸爸辞职去南京读大学,对于父亲本人来说,虽然是公费负担。可是,家里的主要收入资金来源没有了!积蓄也很快就坐吃山空,家里生活无奈地陷入了困境。
最令人尴尬的是我上小学时竟然没钱买书包!第一天去上小学时,奶奶和姑妈陪着我,让我拿着一个花土布做的拎包!走在上学的路上,心里真是难受极了!小学生也是很爱面子啊!我虽然很不愿意也没办法!
幸亏我读书的小学,大多数家庭并不富俗,我没钱买书包也没有人嘲笑我。小同学们笑呵呵地结识了我,班主任李老师也很关心我。记得有一次我生病在家几天没有去上课,李老师还找到了我家里,特地来看望我这个刚上学不久的小学生。
两角钱的压岁钱
因为父亲读大学家里生活困难,每天吃饭也没有菜吃,一碗腌菜都要吃几天。奶奶还不断地说“省点吃!”...... 可是,这一年是我读小学的第一年,父母为了鼓励我,过年时,在我枕头下放了两角钱的压岁钱!
喜出望外的我立即跑到了街上,在食品商店化了两分钱买了“盐津枣”【一种桔子皮做的蜜饯】两分钱的“甘草橄榄”,两样都是自己最爱吃的小吃。剩下的一角多钱在当时仍是一笔“不小的财富”,可以担当一大家人一天的菜金!可是,家里给我的压岁钱,这可是第一次啊!
我又跑到菜市场旁边的摊店看看,有“香烟牌子”连环画摊,有各种各样的玩具摊,还有“引人入胜”的摸彩游戏摊!这个货摊是我平时从来不敢接触的地方,主要是因为没钱!货摊上摆满了丰富多彩的石膏画像等,石膏像制作得维妙维俏!一分钱就能摸彩,得到奖就能随意选择货摊上的物品,摸不到奖也有一颗糖。
在旁边张望了半天,我终于忍不住拿出了两分钱摸彩。所谓摸彩就是在一个布袋子里摸白果,摸到了红色的就有奖。我的运气真不错!第二次就摸到了红果!老板让我随意拿货摊上的物品。琳琅满目的石膏像和连环画等随意挑!拿什么呢?货摊上的物品绝对不止二分钱的价值?
最贵的可能是最大的石膏头像了!可是我不敢拿,因为我知道是摸彩也是赌博的行为,于是就拿了也是自已喜欢的一幅美术画框。
回家后,向家里人扯谎说:用两分钱买的美术画框,大家都不相信。我只好坦白是摸彩得到的奖品。爱我的奶奶,摸着我的头说:“知道错了就好!" 于是,我只好将剩下的一角四分钱又拿了出来交公,让奶奶补贴家用。
事情已过去了六十多年,可是,我仍记得那是一张有火车头的纸币两角钱“压岁钱”。
“勤俭是我们的传家宝。”生活越来越富俗的今天,仍要注意节约反对浪费,特别是保护我们有限的生态资源,把伟大中国建设得更加美好!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