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记忆揉进面里,让美味藏在馅里
(文/公安县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 张倩芸)
记忆中,每当看到路边的小摊升起袅袅炊烟,那周围定会围着三五人群,等待着锅盔师傅将公安美味送到手边。 如果说“因为一道美食爱上一座城”,那么一定是街头巷尾香气四溢的锅盔味吸引了大家。 锅盔历史由来悠久,一道回味无穷的地方美食,见证着这里先民的生活习俗。相传刘备与曹操大战,火烧博望坡,大败曹军大将夏侯惇。当时为帮关羽“饷将士收军心”,诸葛亮传信前方将士,多用干面掺少许水,和成面块,大锅炕烤,得食为盔,以饷将士,锅盔这种军粮的做法,便逐渐在公安民间流传开来。“公安锅盔”由面粉、肉末、芝麻、辣椒油等制作而成,经过不断的研究改良,现有香葱蒜苗锅盔、榨菜锅盔、莲藕锅盔、梅干菜锅盔、牛肉锅盔、糖锅盔等多个品种。“公安锅盔”的特点,可以用“薄、香、脆” 三个字来概括。“公安锅盔”与其他锅盔大不相同。“公安锅盔”成椭圆形且非常薄,吃起来香脆可口,不仅让人食欲大开,还能随身携带饱腹充饥。丰富的口味选择,不仅满足不同口味的顾客需求,更是老少咸宜的人间美食。
(图为三种不同形状的锅盔)
据统计,公安县共有65000人正从事锅盔行业。公安县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将以壮大“公安锅盔”特色小吃的信念,精心打造“公安锅盔”劳务品牌,在2022年持续开展公安锅盔制作与经营培训,扶持创业、推荐就业工作。培育公安锅盔特色产业,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实施品牌带动战略,推动更多人员走上就业、创业致富之路。
(图为县人社部门开办公安锅盔培训班授课现场)
一块小小的锅盔,是公安人心中挥之不去的记忆。不少外出的公安人,回到家乡第一件事就是吃正宗的“公安锅盔”。他们觉得,只有吃到了正宗的“公安锅盔”,才是真正回到了家。现在,以“矮子锅盔”为代表的“公安锅盔”开始走出公安、走向全国,现已在湖北武汉及全国其它地方扎根发展,甚至走出国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