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1
下士

- 积分
- 147
IP属地:湖北省襄阳市
|
姐姐五十五岁,在同事的欢送中,迎来回归社会的高光时刻,姐姐光荣退休了。
退休后的姐姐并没有闲下来,她大胆地放下架子,走上了另一条路,做家政,帮助别人带上学的孩子。听姐姐说,收入还可观,反正退休也没有什么事,身体尚好,高兴就好,比在家玩着好。
姐姐爱热闹,从小故事挺多,外号“炸麻粉”,性格如磨好的米粉,一碰就飞,一碰就炸,这个性格一直延续至今。
姐姐小时候的故事,大多听湾里的老人讲起。姐姐面相像我奶奶。奶奶可是十里八乡的美人,可惜,我记事时,奶奶已经不在人世了。听说奶奶五官端正,皮肤很好,脾性暴躁。后来听说,爷爷去世早,一九五九年,祖父去世。当时父亲15岁,为避免别人欺侮,奶奶表现出很是强势,让父亲免了外人的欺侮。
姐姐作为长房孙女,生得好看,性格也接奶奶的衣钵,自然被宠爱。听湾里人讲了一个笑话,不服管的姐姐,因为外婆管教太严,表示抗议,把堂屋土地用脚跟蹭了一个窝,至今仍然成为本湾传统笑话。
姐姐到哪里就好像是王熙凤,人未到身先到,走哪儿讲哪儿。记得到姐姐做客,姐姐在住五楼,做饭临时差一些佐料,说去楼下买一点回来。结果左等右等不到,半个小时不见回家。原来在路上碰见熟人,讲一些家常,倒把出去买东西的事给忘记了,专门讲家常去了,直到我寻到楼下,她才猛然记起,还等着佐料下锅呢。
姐姐的宠爱的日子没有过多久,先后有了弟弟妹妹,大孩带小孩,在农村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姐姐至今还留下烙印,背部因背弟弟妹妹,有些微驼背了。
农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常态,姐姐也不例外,读完小学就开始参与大人的劳作。
随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改革开放的脚步从沿海传至内地,内地经济也开始活跃起来了。
小镇辖六个小公社,经济较为活跃。陆续建起砖厂、塑料厂、砂厂、采石厂等一些乡镇企业。街上有新华书店、照相馆、刻字社、供销商店、五金商店、旅店三个图书摊等文化、生活一应俱全。
姐姐招了工,工作的地方是旅店,在街北头,三间门脸,进深很长,有二十多米,楼下有八个单间,中间一个走道,楼上是通铺,主要住宿对象是一些乡镇采购员、外在在街做生意的流动商贩。镇里或村里出具介绍信才能登记入住。做一小生意的一般住大通铺,以河南人为主,主是要卖跌打损伤膏药或卖艺。广东人以卖铁锅或干鲜为主。
姐姐工作认真,为人热情,好客的很,旅店收益不错。三十年后,我再到旅店回望,已断垣残壁,失去往日的繁华。
当时,物资奇缺,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家庭条件大多不太好,子女多,负担重,穿打补丁的衣服是常事,菊凤姐和姐姐很是要好,后来成为我的二妈。她会缝纫手艺,我们的衣服整块的补丁都是出自她的巧手。姐姐很爱美,什么流行穿什么,成为引领时尚的人,父亲因此很是生气,说她穿奇装异服。当时蝙蝠衫、喇叭裤是她的最爱。姐姐手也很巧,虽没读多少书,但善于织毛衣,什么花色、样式流行,她就为我编织一件,很令当时同学们羡慕。
姐姐待我一直很好,把我从小带到大,无论什么时候,只要我有事,她一呼就到,其他的事情统统抛在脑后。 上小学时,一日三餐,变着花样做我吃,首先让我吃好,不管其他人,衣服最好给我穿。读高中时,每月从单位坐火车来看我一次,接我到小餐馆打牙祭,其实姐姐工资并不高,省下钱来给炒回锅牛肉、烧千张或小炒肉。让我吃得饱饱的,她说不想吃,现在想起来,她何尝不想吃好一点呢。
2008年6月8日,困扰我多年痔疮,酿成肛瘘,身上散发出异味,流脓流血,不得不住进院。姐姐二话不说,直接请假到医院来照顾我,帮我解决一切护理问题。时隔三十余年,还为洗弄脏了的衣服。写至如此,忍不住流下感激的泪水,感念姐姐对我无私地付出。姐姐说,我们不求大富大贵,只愿一生健康平安,姊妹和睦。
说着姐姐的故事,我想起刘和刚一首歌曲《姐姐》,离开妈妈的怀,就爬上你的背,有衣我先穿,有吃你就退。姐姐只比我大几岁,走过成长的路,你把冷热全体会。
此时,姐姐,还在做家政,期盼她开心、健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