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河南
- 精华
- 1
下士

- 积分
- 147
IP属地:河南省周口市
|
小时候,爬过最高的山是磨山,走得最远的山就是西山。
西山在老家的西边,其实也没有名字,只是因为在西边,大家约定俗成,便叫开了,成了真正的名字。西山由王家河、水砦、**坡、孙马张、殷家山坡、河边殷等六个自然湾共同拥有。
自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西山的山场被分到各家各户,荒芜多年的西山,一下子成为农民开荒种地的热土。西山属于荒山,开垦后不用交纳各种税费,能增加不少收入。我的老家离西山最远,其他几个自然湾基本上都在山脚下。开垦后,一般种植旱作物,以芝麻、花生为主,一年种一季,其他时间休养生息。在西山印象最深的不是农作物,而是一次迷路的行程。
暑期,小孩子一般都给田间劳作的父母打下手,或帮助锄草、送水送饭等一些辅助性工作。记得当时随母亲一起到山去锄草,说是去帮忙锄草,不如说去了却自己看西山的愿望,看自己认为附近最远的山。
中午,在山上,就着山泉,吃着早上带去的饭菜。饭后听着蝉鸣虫叫,困极了,狠不得席地而卧。母亲说,到你舅舅家去休息,免得晒伤、中暑。母亲认为,反正离舅舅家不太远,向我指好路线,我便前行。
年少自信又好奇,很想自己单干一把,就愉快地离开母亲。 刚走一里地的样子,路上出现几个分叉,迷路了。按照自己分析选择了一条路,其实已选择一条南辕北辙的一条路。
本应向北走,结果选择向南走,向着我们小时候望着的西山走去,一定不会错。开始饱饱肚皮,还能挺得住,后来感觉肚子也饿了,腿也迈不动了,口也渴了,只能咽口水,人也累了。
看见一个又一个村落,小孩子胆子又小,不敢上前问路,只知一直向前走,向着西山最高处走去。
平时经常听大人讲,西山有个九道士,法术高明,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神通广大,活到九十九,西山最高处就是他的坟茔。
夕阳快速西下,越来越低,我的情绪也越来越低落,甚至想到天黑了,回不了家,在哪儿可住下来,越想越害怕。
路边已有人将牛往家里赶,小孩子也开始将稻谷往拢里收,老爷爷已将乘凉用的木平床搬到路上,我内心越来越害怕回不了家。最后壮着胆子问路边站着的老大爷,他让我说出老家的名字,他认识我老家的人。
他说,你走反了,我回头一看,离我们小时候认为附近最高的磨山确实够远了,当时真想哭出来。立即掉头往回赶,拼命地加快脚步向磨山方向走去,走着走着,碰见在西山赶牛的回家同学王明烈,他家在王家坡,随着他走出山来,看见水砦,豁然明白,一会就到了舅舅家,整个人都累瘫。
母亲已到舅舅家,急得团团转。外婆责怪母亲没有将我送下山,母亲连忙将我的手拉起看又看,确定不是在做梦,露出了笑容。
西山迷路的场景对我影响深远,经常梦见迷路的场景,梦里山山水水、自然村落,仍然是过去的样子,原来儿时老家才是故里,越久越浓,记忆越深,西山仍然是我梦里老家。l
搜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