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jintiepi 于 2022-6-8 10:40 编辑
“躺平”是一个被赋予新时代意义的网络流行语,本意为面对复杂的社会现状表现一种平和、无害的心态,如孔夫子所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但是对于乡镇干部,特别是青年干部来说,“躺平”就意味着工作无能、服务无心、担责无力,无论是对于个人还是整个组织队伍的战斗力都是极大地损害。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三点: 一是政治理想信念不够坚定。时值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诸多不良因素接踵而至,“无欲无求、工作推,日子混”的“佛系”思想、“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工作态度等“噪声”充斥了年轻干部周围,部分年轻干部因为理想信念不够坚定、缺乏担当精神,很容易受其影响。 二是个人综合素质不够过硬。“两高两宜两富”的战略目标预示着乡村振兴已经步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而这对乡镇干部的个人工作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如此变化,有的干部迎难而上,选择“逢山开路、遇水架桥”;而有的青年干部选择了拖滑推让、敷衍了事,久而久之,自身能力和工作需求之间出现了不匹配、不相称的情况,只能被迫选择“躺平”。 三是为民宗旨意识不够牢固。“致理之要,惟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察其疾苦而已。”而部分乡镇青年干部,坐在办公室,端着“官架子”,不曾真正的走街串巷入户,听不到第一线的声音、察不觉第一线的民情、解不了第一线的矛盾,这样的干部,怎么能有足够的人民情怀去为群众办实事、有精神去担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