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湖北省襄阳市 2022-7-5 12:35:0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三角梅的传说》
关于三角梅,有这样一个感人故事:传说很久以前,老城绣衣池街巷里,有一位名叫小梅的绣娘,人长得秀气文静,而且绣花手艺远近闻名,吟诗作画也不一般。所以来绣衣池找她的,不仅有来切磋绣花技艺谈女红的妇人,还有不少文人雅士、公子哥儿。这其中就有一个姓曾的公子,出身名门,一表人才,正是小梅心有所属的如意郎君,尽管两人互相有意,却终因男方父母嫌小梅出生低微,双方门不当户不对而作罢。
小梅经此挫折,遂把儿女之情埋藏于心,将满腹深情融入细腻的女工中,这些刺绣,由于精美绝伦,巧夺天工,竟引得远在湖南一个叫胡应能的人诗兴大发,写出了“绣成安向春园里,引得黄莺下柳条。”的传世佳句。此诗几经辗转,传到小梅姑娘手中,她被诗人的才华深深打动,她想:能写出如此动人诗篇的,一定是个风流倜傥、器宇轩昂的人,也一定是个对刺绣极端欣赏的人。于是,小梅决定带上刺绣佳作去会一会这位诗人,不让此生留下遗憾。
跨越千山万水后,小梅终于找到胡应能,然而美好的梦想破灭了。胡先生并非料想中的风流倜傥,英俊潇洒,反而只是一个修补锅碗盆缸的匠人,世居此地且穷困潦倒。作诗并不多,但因对小梅的刺绣深爱,故也做出了传世名句。当小梅见到这位诗人时,他已卧病在床,家徒四壁,经过一番深入交谈,小梅不觉暗暗为这位颇有才气却时运不济的人叹息,她决定留下来照顾他的后半生。面对一位素昧平生的姑娘千里迢迢跑来照料,胡应能百感交集,他很想写点什么,可却怎么也写不出一点东西来——情到深处已无言!小梅姑娘安慰他,有你那两句,我心已知足。
小梅就这么守着胡应能近十年,胡去逝后,小梅姑娘终身未嫁。她坦言,此间知音已逝,世上再无懂她的人。不久后,小梅郁郁而终,这份爱情也画上句号。斯人已逝,但小梅勇敢追求爱情的故事却传遍了海角天涯,令人唏嘘不已。在小梅死后安葬的山野里,开出了一种鲜艳如火的花,一大片一大片,形似三角,人们为了纪念小梅,便为其定名为三角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