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江苏
- 精华
- 1
下士

- 积分
- 147
IP属地:江苏省镇江市
|
小区不大,仅有三楼主楼,又与临街住户共用一个巷道,巷道逼仄,宽处两车可错行,窄处仅容一车通行,开车人的手艺就是从巷道过往练出来的。
巷道呈现出“7”字形的样子,进得小区,没有门房,只有物业沿着墙壁柱子,搭起简单的斗室,设有进出栏杆,扫码进入,居然还有收费功能。
“门房”对面被物业改成小摊,白天卖水果,晚上做烧烤,生意还不错,小伙子很乐观,一边做生意,一边听音乐,还享受着夕阳西下,月照夜空的日子。小区的人们,经常照面,慢慢熟悉。
“7”形的拐弯处,较为宽敞,成为老头、老太,年轻的媳妇、做小生意等人聊天的主战场。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吹着过道的风,即使炎炎夏日也感觉到凉快。
吃巷道水果摊的冰镇西瓜,西瓜论个论块卖,自在由人,长期在一起坐,不分彼此,想吃自己扫码付费,不存在谁请谁,谁欠谁的人情,倒也公开透明,相安无事。
晚上,就着烧烤,在巷道畅饮着啤酒,神采飞扬,意气风发,仿佛世界都在他们的掌控之中。
不时有车进出,不等车主按喇叭,按也没用,听见车声响,挡住道的人,只是挪挪屁股,收收腿,凳子都懒得动。
对驾车人充分信任,也不担心新手将刹车当油门,撞着他们,只是挤一挤、挪一挪,车辆勉强通过。
一群人再次靠拢,东的西的,南的北的聊个不停,天文地理、国内国外,阳阳八卦都是聊天的话题,婆媳妯娌更是日常主角。每天累得臭够回来,看着他们的快乐,甚为羡慕。
有时工作至夜半归来,只有门房孤灯一盏相伴,人感觉到甚是恓惶,活得不成样子了。
好在进门栏杆忠于职守,自动起落不辍,物业早已回家睡觉了,也不担心东西让别人盗走,还是很相信小城的治安的。
小区居民以农村陪读为主,省吃俭用买得房子,主要供孩子读书,期待下一代通过读书改变命运。
送孩子上学后,男女老少有的无事可做,自觉不自觉地聚在一起,小小娱乐。巷道住的卖鱼老板,看到商机,租下一楼闲置的车库,稍加改造,成为一个棋牌室。
收费不高,只供开水,茶叶自带,不供吃食,到点各回各家。
无所事事的人,自由组合成一个个的麻将摊,桌子上以一、二元的钞票为主,搓的是寂寞,和的是等待。上午十一点、下午四点准时散摊,为上学的孩子准备中饭、晚饭。
一天打发无聊的时光,除了聊天、搓麻将,也有勤劳的老头老太,恨不得一分钱掰成两半用。
自知子女在外赚钱不易,舍不得多花一分钱,想着法子,为子女减轻负担。有的到早点摊帮忙,扫地抹桌子,端盘子摘菜;有的凌晨出发,背着特制大号黑塑料袋,到垃圾桶里捡拾废弃的饮料瓶、纸盒子;有的老两口加入保洁队伍,分头扫大街,赚得些收入,补贴家用。
巷道影响最大的是棋牌室,七拼八凑到城里买房的人们,经济实力一般。
为了省钱,红白喜事过客的人,就汤下面,租下棋牌室,铺上面板,中间加几张可折叠的餐桌,把洗菜、做酒席为主的“一条龙”请进棋牌室,架起锅灶,成为酒宴场所,酒宴散后,撤下桌子,娱乐不误。
常常有过客的人群,巷道变得更加逼仄,住在一起久了,抹不下面子,只有将车停到巷道外的街面上,听之任之了。
巷道也是小孩子的天堂。放假的孩子,或踩轮滑车或小心地骑上辅助自行车,穿梭在人群之中。
有的拍打皮球或趴在地上打弹珠。狗儿猫儿闻到吃食味道,也出动了,一拔又一拔过来,抢食剩饭剩菜。
想要给物业提个醒,小区太乱太杂,又不好意思开口,终于忍不住,说了。
物业说,这就是人间烟火,你不接地气,好像我错了,半天回不过神来。说归说,日子还得往前过。
没有一棵树的小区,更谈不上绿化带了,只有在露台处,养了几十盆花花草草,对面高楼上的住户,见着我说,你家花草养心养眼,是小区最大的绿化带,我哭笑不得。
密集的巷道,还不止这些,见缝插针还办起的幼儿园、琴行、瑜伽馆、美容院、小超市,应有尽有,俨然成了一个微型社区,代表着世间百态,真实人间,我还真的不接地气了。 |
|